《左传纪事本末》,清高士奇(1645 1704)撰。撰著者从《左传》二百五十四年的历史记载中,总结提取了五十三个重要史事,纂辑为五十三卷。每卷以一个历史事件为中心,每事又按年月顺序加以纂辑。其中涉及周的事项四卷、鲁十一卷、齐七卷、晋十一卷、宋三卷、卫四卷、郑四卷、楚四卷、吴三卷、秦一卷、列国一卷。除传文之外,还增加了 补逸 考异 考证 辨误 发明 五项注文以及高士奇本人的历史评论。每事首尾完备,展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篡弑谋立、公族兴废和卿大夫执政等重大历史事件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对于研究历史的学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了解春秋历史脉络的入门书。
首先,对唐宋词坛的词调数量和词人的用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次,选取宋代词坛在用调和创调上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的四位词人即柳永、苏轼、周邦彦和无名氏来进行个案研究。 其三,以《望江南》、《鹧鸪天》、《满江红》这三个唐宋词坛的金曲名调为对象进行分调研究。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贵州独山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家世传业,通文字训诂之学,有“西南巨儒”之称。曾为胡林翼、曾国藩幕僚。本次将其手书日记整理成册,时间跨度自咸丰十年至同治十年,日记以真实朴素的笔触记录了其去世前十余年日常生活状态,包括其居家生活、亲友交游、工作、藏书等内容,其中涉及许多近代史重要人物与历史细节事件,具有相当的学术史价值。附人名字号音序索引,以便读者查询。
《语言学和文史语言研究集稿(续集)》涉及语言理论的中外对比研究,语言学史研究,简帛学研究等课题,视野较开阔,思致较深邃,考据较细密,对汉语本体、汉语研究本体的研 究有指导作用。此前《语言学和文史语言研究集稿》曾于2015年出版。全书分块,一是音韵、校勘、注释,二是语言理论、语学语史,三是汉语文化,块中都不同程 度涉及中国语言哲学问题,有的创新性。本书对语言学、文化学、文史研究工作者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中国古代史书不仅仅是中国历史文献资料的宝库,而且也是汉语言词汇的渊薮。史书所载,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其中词汇自然也是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史书词汇中为数众多的词语,有的时至今日还在使用,但也有很多今天已不使用。后者,其意义、用法通常可从各种语文性辞书中检寻获得,不过,因为辞书(包括大型辞书)漏收而至今不知其义的也复不少。对这些曾经出现于史书中,而至今尚未被各种辞书所收录的词语,有意识地进行搜集并加以考释,其工作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从小处说,它是一种拾遗补阙的工作,其成果将使当代大型辞书更臻完善;从大处说,它是事关正确释读古代文献、事关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继承问题的基础工作之一。从学术界目前研究该课题的现状看,应该说尚未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零星散见的考释
《三国志》是我国有名史学家陈寿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全书共65卷,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
郑板桥一生创作的对联数量众多,所撰对联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他治印也成就斐然,“印史”中有很高评价。本书集中介绍郑板桥的对联和印章,对其进行赏读、品鉴,饱含深情,似可借品评文字走进板桥先生的灵魂世界。
《居士传》五十六卷,清代彭绍昇着,以列传体裁记载东汉至清康熙年间在家奉佛的男性居士312人事迹,记事详备,不囿於宗派,广泛征引内外典二百余种,被公认为研究中国居士佛教、士大夫佛教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居士传校注》此次整理以乾隆四十年长洲彭氏初刻本为底本,以光绪本、赵嗣沧点校本为参校本,对《居士传》全文进行校注,并附“参考书目”、“人名索引”,为阅读恩书提供了极大便利。
汉代学者在大量分析汉字“音、形、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六书理论,由于当时所见古文字资料的局限和六书理论的不完善,自许慎《说文》之后,不断有人对六书理论提出批评、修正和补充,明代学者赵撝谦潜心六书研究,完成力作《六书本义》。《赵撝谦 研究》在综合考察赵撝谦《六书本义》的基础上,对比古今学者关于六书理论的观点,就六书理论及《六书本义》涉及的俗字、异体字、古今字、同族字等文字学现象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六书理论,对字典编纂、汉字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御选古文渊鉴》于康熙二十四年成书,所录文章上起《左传》,下迨于宋朝,共六十四卷。书中有大量的康熙帝、徐乾学、张英等人的评注文字。康熙通过《古文渊鉴》选注,不仅组建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台阁古文批评家队伍,重建了古文批评标准,也组建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台阁古文作家队伍,弥合了秦汉派与唐宋派的分歧,统一了他们的古文创作思想,落实了古文批评标准,推动了清代台阁文风乃至清代文风的形成与发展。本书稿不录所收古文,只收录评注文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御选古文渊鉴》为底本,康熙评语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古文评论》为校本,其他评注以哈佛本《御选古文渊鉴》为校本。每篇文章的评注按作者注、题注、尾注、按、评的顺序编排。本书稿的附录部分还收录《御选古文渊鉴》的凡例、进呈表、后序与四库全书荟要总目按语,供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