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从古到今,许多文人政客都学习《通鉴》,从中得到益处。为了普及《通鉴》,使中等文化程度的人都能读懂,本书语译《通鉴》全书,采用原文与语译逐段对照的形式,即双页码为《通鉴》原文,单页码为语译。第一册开篇有 导论 ,介绍《资治通鉴》这部千古奇书的总体情况,以及这套编年史书的历史价值,有很强的延伸性阅读价值。第一册设总目,方便读者概览18册全貌。每一册前设有本册目录,方便读者索引。每卷前设大事提要,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体大思精的历史著作,同时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传记著作。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已有多种文白对照本,本书特点是体例创新,有五体说明,单篇题解,篇中有结构段意,使白话本更贴近司马迁的原创,体现了五体结构纪传体的魅力所在,不只是机械的古今语言转换。单就古今之互译,亦当后出者胜。书后五个附录,展现了译者的译文态度与方法,以及译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可扩大读者视野,对阅读全书大有裨益。
朱子读书法 是中国古代影响*广泛、*系统的读书方法,近代以来的大学者钱穆、徐复观、余英时等都曾专门向读者推荐。《朱子读书法》一书首先由朱熹亲传弟子辅广从朱熹众多作品和语录中辑录而成,而后再由张洪、齐增补,并进行系统的整理, 更易次第,先定纲领,以载书之所当读之故,与读之所当务之说。复于中撮其枢要,厘为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志,而著其说于每条之下,于是纲领条目粲然明白 。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 以事为纲 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左传纪事本末》,清高士奇(1645 1704)撰。撰著者从《左传》二百五十四年的历史记载中,总结提取了五十三个重要史事,纂辑为五十三卷。每卷以一个历史事件为中心,每事又按年月顺序加以纂辑。其中涉及周的事项四卷、鲁十一卷、齐七卷、晋十一卷、宋三卷、卫四卷、郑四卷、楚四卷、吴三卷、秦一卷、列国一卷。除传文之外,还增加了 补逸 考异 考证 辨误 发明 五项注文以及高士奇本人的历史评论。每事首尾完备,展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篡弑谋立、公族兴废和卿大夫执政等重大历史事件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对于研究历史的学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了解春秋历史脉络的入门书。
《群书治要》是唐朝初年魏徵、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人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从前人著述中辑录精华以资辅政,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 贞观之治 提供思想理论基础的匡政巨著。是一部汇集中国古代经、史、子书精华,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的经典之作。 本书在对原文进行精良校对的基础上,有进行了精心的白话翻译,采用左页排印原文,右页排印译文的排版方式,便于读者阅读。
《楚辞》是我国*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战国晚期天才诗人屈原及其后学宋玉所创造的一种具有楚国鲜明地方特色的新诗体,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书是《楚辞》的注译普及读本,全书对疑难字词采用分句注释,尽量选择古今学者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充分吸收20世纪以来楚辞学、神话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力求详尽通俗,译文则主要采用直译,以便于读者理解原文。
刘烈茂,欧阳世昌译注
庄子,战国时代宋国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共三十三篇,分 内篇 外篇 杂篇 三个部分,一般认为 内篇 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 外篇 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 杂篇 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春秋繁露》是后人汇编的汉代大儒董仲舒的著作集,是研究董仲舒以及西汉儒学思想的重要资料。本书选注、选译了其中主要的篇章,以期展现董仲舒哲学思想的概貌。 董仲舒是汉代*重要的经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更是具有开创性和体系建构能力的哲学家,集先秦儒学之大成,对儒学以及中国古代政治哲学都有着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了解董仲舒以及汉代儒学思想,有助于梳理和理解儒学成为两千多年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关键历程,以及汉代儒学充分吸收、容纳先秦各家思想以应对时代挑战,建构庞大儒学体系的思想脉络。
《晏子春秋》并不是严谨的史书,而是在史实基础上加以虚构、渲染的传记类作品。它的思想又比较驳杂,很难简单地用某家思想来概括,归纳起来,主要有尚礼、爱民、举贤、节用等。 晏子所处的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思想*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晏子春秋》中所表达的一些忠君、爱民、节俭等观念,不同派别的论述中往往都有涉及。因此,吴则虞先生认为晏婴本人的思想并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学派,他的思想也不属于某一学派。
张岱撰的《夜航船》共二十卷,按类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撰写,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内容广采博收,涉及广泛,是一部百科全书类的著作。《夜航船(传世经典文白对照上下)(精)》以 版本核校原文,在此基础上,对原文逐句进行翻译,主要以直译为主,追求晓畅明白。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精神产品,那时候还没有文字,这精神产品只能在众人的口舌中滋生、长大、成熟、传播……神话故事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是先民留给世人的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世界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对世界各地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在绚丽多姿的世界文化史中,神话故事如同一串闪闪发光的珍珠贯穿其中。经过漫长岁月的涤荡,抹去历史的尘烟,仍以其奇特的情节、多样的风格,以及丰富的内容全面体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与民族的多源性,吸引我们去倾听祖先的声音,领略远古时代的旖旎风光,欣赏创作结晶中的艺术美感。 神话故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的平台,而且能够让我们在感受神话王国美丽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起内心潜藏的想象力和创
郑板桥一生创作的对联数量众多,所撰对联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他治印也成就斐然,“印史”中有很高评价。本书集中介绍郑板桥的对联和印章,对其进行赏读、品鉴,饱含深情,似可借品评文字走进板桥先生的灵魂世界。
全书包括军事制度、军人军职、军人衔级、军队标志、军人赏罚、军队服饰、军队礼仪、军事机构、武器装备、军事演习、军事战争、军事将帅、军事名著、军事秘闻等内容,并通过新颖的版式设计将图片与文字叙述有机结合,将丰富的军事知识融入到轻私的阅读当中,同时有益于军事爱好者开拓视野,丰富知韶结构,提高素质。
《说文解字》由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约58~约147)所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全书收入正文9353字,重文1163字,合计为10516字,全书解说用字133441字,首创540个部首编排法。《说文解字》自东汉问世以来,一直为历代语言文字研究者所推崇,为后代研究文字的重要依据,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部大典。 一、本书以清同治十二年(1873)陈昌治刻本为底本,校以清嘉庆十四年(1809)孙星衍覆刊宋刻大徐本,又参考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以及近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标点、校勘。 二、本书首列原书小篆,次列楷书字头,楷书字头后为汉语拼音和大徐本反切注音;其次为原书说解文字;再次为【译文】和【注释】,【译文】是对原书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古老的地理书。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产、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而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考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这是伟大的诗人陶渊明读了《山海经》后所引发的赞美与感叹。 《山海经》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巫术、宗教的知识,以及古史、医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并保存了大量的神话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