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 o)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全书共65卷,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是一部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 前四史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是南朝刘宋人,成书时间晚于《三国志》一百多年,《三国志》实际是 二十四史 中紧承《史记》、《汉书》的第三部史著。
刘义庆撰写的《世说新语》是记录中国东汉至南朝刘宋时期士族阶层言行举止风尚与生活轶闻琐事的一部独具特色的文史名著,全书由一千一百多则长短不一的小故事构成,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对中古时期政治、哲学、文学、美学及社会思想道德状况等均有涉及,是研究中国魏晋历史文化*重要的原始典籍之一。 《世说新语(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精)》原文底本采用民国上海涵芬楼影印明袁氏嘉趣堂刊本《世说新语》,参考了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的校勘、笺疏成果。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以《世说新语》三十六篇为序,各篇之下按底本次序编目排列若干则故事,不再标出卷数:断句参考了中华书局版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但部分语句根据译文作者的理解有所调整;白话译文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以避免意译发挥离原书本意太远
《曾国箴言录》分为《嘉言钞》和《治兵语录》两部分。《嘉言钞》由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所辑。鉴于曾国藩传世的作品太多,为了能够让普通的读者只需要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够了解到曾国藩的思想,因此辑成了代表曾国藩思想精华《曾文正公嘉言钞》。《治兵语录》由近代著名的军事家蔡锷先生辑录,是一部语录体军事著作,集中反映了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和治兵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其中部分内容散见于《嘉言钞》中。
《战国策》,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一二百四十年间,十二大诸侯国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在战国这样一个动荡剧变的时代,往来于各国之间的纵横家是时代宠儿,他们多以谋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点山河,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机锋敏睿,汪洋恣肆,从某种程序上影响了一个时代诸侯国的盛衰和历史的走向。这部国别史著作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精境界,洋溢着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宋代史论家高似孙在《子略》中说: 淮南,天下奇才也!《淮南》之奇,出于《离骚》;《淮南》之放,得于庄列;《淮南》之议论,出于不韦之流;其精好者,又如《玉杯》《繁露》之书。 近代梁启超说: 《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流也。 胡适说: 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子》又集道家的大成。 《淮南子》,由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所撰。全书二十一卷,以道家为宗,融黄老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儒家的仁政学说、法家的进步历史观、阴阳家的阴阳变化理论以及兵家战略战术等各家思想精华为一体。本书约请专家以北宋本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精心校勘并翻译,每个对开页的左边排原文、右边排译文,堪称当今*方便读者阅读的《淮南子》版本。
《通鉴》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为开端,这一年周王正式承认三家分晋,因为史书的目的即在于 史鉴 ,司马光于此作了*篇议论 臣光曰 。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和《史记》有所不同,司马迁的目标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重视天人关系和朝代更替的规律;而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目的则更加现实,他是要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因此在选材上,能够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作用的政治史就毫无疑问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通鉴》极其重视腐败政治,对于政治清明和黑暗时期都用功很深,也重视战争。举凡权力更迭、施政得失、制度沿替、人才进退都有详尽深入的记载,这些内容也是《通鉴》一书的精华所在,记述中尤其表现出编年史的优点。比起纪传体的一事互见于不同传记,《通鉴》在记述一件事、一项制度的时候,可
《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的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为了使更广大的读者读好、读懂《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中华书局特约请当代“《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大家”韩兆琦先生等做了《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全书的原文校证和白话翻译工作。本书的翻译水准堪称国内一流,充分体现了当代翻译《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的水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历时久远,原文中有一些错误,很多《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点校本也未解决,韩兆琦先生多年研究《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
《方舆互考》是 厦门文献丛刊 之一。《方舆互考》八卷,明卢若腾撰,清卢勗吾汇抄,清林树梅校订。是书乃地理考证之作,为卢若腾困寄金门时,以遣愁愤无聊而着,原为四十卷。今尚存,有清道光年间林树梅校订抄本八册藏厦门市馆,然只存三十二卷。《金门志 艺文志》谓: 自序称四十卷,林树梅《啸云文抄》乃云三十六卷,补遗一卷,盖屡遭兵燹,残缺久矣。 该书披阅舆地诸书,搜集郡邑山川、关梁、陵墓、古迹等同名异地,录而存之,并加按语,有证据者,正其伪误。
《夜航船》,明代张岱(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著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名著)撰。全书二十卷,按类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撰写。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内容广采博收,涉及广泛,是一部百科全书类的著作。《夜航船》并非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较为浅显的文言叙述四千余个文化常识段子,这些条目绝大多数都是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所必须熟知的内容。虽然也收录了一些现在看来荒诞不经的内容,但作为古人的情趣笑谈,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状况,也未尝不可以看看。
《四书(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原文以权威版本为底本,由整理者校以多种版本而成;译文则分别约请张燕婴(《论语》)、王国轩(《大学》、《中庸》)、万丽华、蓝旭(《孟子》)完成。本书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以对开的方式排版,以为读者提供阅读方便的文本,相信广大读者在阅读《四书(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原典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经典的无穷魅力。
内容提要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志人笔记的代表作,作者为刘宋临川王刘义庆。全书共36篇1130则,主要记载了东汉末年至刘宋初年近三百年间的人物故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思想、习俗、民生等各个方面。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只言片语即可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 本书是《世说新语》的全本注译,每一篇前都用一个简短的题解对该篇进行介绍。本书除对生僻字依《汉语大词典》做注音、解释外,更注重对于涉及的历史事件、背景的说明,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当时人物以及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认识那个时代独特的时代风尚。 本书底本选用涵芬楼影印明嘉趣堂本,参考了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的校勘、笺疏成果。 刘义庆撰写的《世说新语》是记录中国东汉至南朝刘宋时期士族阶层言行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