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它不仅是道家(包括道教)代表作,而且还被尊为诸子之首、万经之王。《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军事、教育、人生处世等各方面智慧。《道德经》把人放置于大自然这一无限的时空中去探求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之间的关系,通过逆向思维,提出了许多为时人所忽略的重大问题。在本体论方面,老子提出了其思想体系中的优选概念“道”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德”。“道”是天地间所有规律、真理的总称,是整体,是客观存在;而“德”是指具体事物的规律、本性,是个别,是主观存在。在方法论方面,《道德经》重视辩证地去观察、处理问题,认识到有与无、高与下、前与后、好与坏、善与恶等事物都是在相互对立中才能出现,并由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盐铁论》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盐铁论》共分六十篇,标有题目,内容是前后相连的。桓宽的思想和“贤良文学”相同,所以书中不免有对桑弘羊的批评之词。书中语言很精练,对各方的记述也很生动,为现代人再现了当时的情况。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为私塾教学而编选的古文选本,收录从先秦至明末的散文共二百二十二篇。《古文观止》选文,全面而有重点,虽兼及各朝,但突出先秦和唐宋;重点选择思想性、艺术性突出的作品;同一体裁的作品,则从不同角度着眼进行选录,避免雷同;入选的文章篇幅短小,极具特色,广受读喜爱。《古文观止》自付梓以来,广受好评,堪称初学文言文的课本。
《论语》是一本记载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语录体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分20篇,492章。两千多年来,它教导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学习、交际、处世、修身、为政。可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骨性格、道德智慧,都蕴藏在这本书里。 由于此书年代久远,文字又缺少历史背景,故歧义颇多。现代人常常缺乏历史知识与古文功底,想要读懂读透,活学活用,颇为不易。但若参照前辈学者的解读,必能事半功倍。 唐翼明出身书香世家,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学研究。《论语》一书,他从总角之年读到耄耋之年,历经几十年积淀,方著成这一集注释、译文、导读于一体的《论语》读本。 本书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论语》卷为底本,原文近16000字悉数收录,精心编校。注释详尽,兼顾梳理相关历史人物背景
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平行世界?地心世界?还是遗失的一片大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找中华文明之根,我们的根在哪里 嫦娥奔月、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耳熟能详的古代神话故事,列异传》《搜神记》《神异记》等古代小说,《青云志》《花千骨》《捉妖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现代影视,都与《山海经》有关。 《山海经》是中国神话和传奇故事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描述华夏文明起源、先民衣食住行、古老动植物中药文化、史前山川地理形胜的宝典。它记载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地理、动植物、矿产、民族等,涉及多个学术领域,如哲学、宗教、历史、天文、民俗、医药、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可谓包罗万象。 《山海经》是中国历代史家的参考书,是记载神话*多的一部奇书。全书记载了四十个邦国、五百五十座山、三
幽梦影 《幽梦影》大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大约是张潮三十岁到四十五岁之间断续完成的,不是一时一地之作,全书共219则,在写作的过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学者和艺术家的赞赏和评点570多条,影响极大。他用幽静的态度去观察人生与自然,取幽人梦境、似幻如影之意,尽情地抒发了对生活所拥有的感受和体验,蕴涵着破人梦境、发人警醒的用心,因此取名《幽梦影》。 《幽梦续影》成书于光绪年间,收录格言、箴言、哲言、韵语、警句等86则,约五千字。在内容上,多是阅世观物小语,从中可窥作者的人生观及其为人处事态度,其中不乏哲理名言。于诗文亦略有评述,文字虽短,却有独到见解。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汉族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围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刘氏子书》,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它被近代学者梁启超称誉为 汉人著述中*流 。胡适说: 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 全书内容繁富,包罗万象,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农学、生物、音律、神话等诸多方面。它可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 绝世奇书 。
《六韬》又称《太公兵法》,被誉为兵家圣典。司马迁在《史记 齐太公世家》中称: 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北宋时期,《六韬》被列入《武经七书》,成为武科举的需读教材,确立了其在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中的正统地位。历代名将,如唐代李靖、明代戚继光均研习此书,将其视为军事实践的指导手册。16世纪《六韬》传入日本,开始走出国门,并于 18 世纪传到欧洲。 如今,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国文字。 《六韬》有六卷,共六十篇,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不仅包含兵法,还囊括了治国、治军、安民、御敌、立国等文韬武略,是一部集政治智慧、战略思维、人生智慧、管理艺术、修身养性于一体的千古奇书。 《鬼谷子》又称《捭阖策》,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