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所著的一部日记体的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在34年旅行中记录下了六十余万字的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这部书既是地理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实录性质的历史著作,还是一部文学名著。具有多方面的科学价值。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及其助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略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16朝1362年史事囊括无遗,备受历代统治者及文人学士兵青睐,视之为之书。 司马光(1019 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爱好历史,出仕以后,仍治史不懈。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撰成一部战
《竹窗随笔》是明代云栖祩宏晚年的随笔文集,共三卷。《初笔》一六一条、《二笔》一四一条、《三笔》一二五条。三笔合计,共有四二七条。书中的内容多为作者记述自己的实际经历和个人见闻,对人生真理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生活中种种见闻的思索等等。凡所议论都充满着智慧,这些智慧对现代读者来说,同样有着很大的作用,是一部难得的典籍。本书在对原文精良校对的基础上,又做了详细的字词和典故注释,翻译力求通俗易懂,非常适合现代人阅读。
《夷坚志》是宋代文言笔记小说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亦是我们历史上篇幅最大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又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不朽名著。本书以绝大篇幅记述了大量的鬼神怪异之事,还记载了不少宋人轶事、当时人物的诗文以及社会风俗风尚,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宋代 稗官野史的宝库 。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宋代社会史的极有价值的资料。
《礼记》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制与研究儒家学术思想史的书籍,内容驳杂,殊为难读。本书对之作精心注释和今译,为阅读这部典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左传》是中国现存的*部编年史,,起于隐公元年,止于哀公二十七年,记载了这一时期各国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生平。 《左传译注》依照原书分为《隐公》、《庄公》、《闵公》、《文公》、《襄公》、《昭公》等篇,包括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个部分。
《张岱文集》选辑了张岱具有代表性的三部小品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快园道古》。《陶庵梦忆》是记述关于明末散文家张岱所亲身经历过的杂事的著作,它详细描述了明代江浙地区的社会生活,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山水风景等等。其中有对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的描写,也有对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 《西湖梦寻》则以西湖及周边七十一处景致为核心,通过对这些景物历代兴废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兴亡之感和故国之思。 《快园道古》的体例与《世说新语》相似,分盛德、学问、经济、言语、夙慧、机变、志节等二十部(卷)。内容大多是作者先世、亲朋以及当时很多名流雅士的遗闻佚事,内容广博,涉及明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文笔简练,博雅诙谐,可以和《世说新语》相媲美。
小说家的始祖 汉代虞初,将《周书》改写成小说性质的《周说》。之后,明代就有人辑录传奇小说 《虞初志》。 张潮又广搜明末清初名家,魏禧、周亮工、侯方域、王士祯、徐芳、毛奇龄、钱谦益等的作品辑合成《虞初新志》。此书共二十卷,作者历时近二十年时间才集结、评论完成。其中收录奇闻异事、游记随笔等共计一百五十余篇,以传记小说为主,其中还有若干小故事。
《古今谭概》一书,编纂于明万历后期。全书分三十六卷,在每卷之前都加了按语,在不少篇章之下,还加了简短犀利的辛辣评语,使本来可笑的事,更加发人深省,宛如一面照妖镜,把历史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丑态照耀得须眉毕现;又如一把锋利的匕首,淋li尽致地解剖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阴暗面,把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古今谭概》不仅仅是一部供人消遣的笑话集,还是一部饱含哲理的人生处世的百科全书,每读完一篇,都令人掩卷深思,浮想联翩,从中获得不少教益和启示。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 1646),字犹龙,又字耳犹、公鱼;别署子犹、龙子犹,还有别号墨憨子、墨憨斋主人、香月居主人、可一居士、顾曲散人等。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崇祯中贡生,曾任知县。是一个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著述极丰的文学大家。
《营造法式》于北宋徽宗崇宁年间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是一部精心构思的创新之作。作者为李诫。共34卷,357篇,3555条,分为释名、诸作制度、诸作功限、诸作料例、诸作图样等部分。纵观全书,纲目清晰,条理井然,内容丰富,阐述精妙,堪称古代建筑的百科全书。该书的面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是我国古代设计思想理论发展的重要界碑。
《齐民要术》为北朝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是中国现存*早保存*完整的古代农学专著,在中国农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全书共10卷,92篇,记述的生产项目很多。包括农、林、牧、渔、副 大农业 的全部,从农作物栽培、动物饲养到农副产品加工,诸如酿造酒、醋、酱、豆豉,制作饴糖,腌制咸菜,乃至文化用品(如笔墨)的制作,无所不包,可以称得上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巨著,对后世农学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书中记述的众多农业生产技术,对今天的农业生产活动仍然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此次整理,不设底本,采用各本汇校方式,以日人所摹北宋崇文院刻本、日人据崇文院刻本所抄的传抄本、明人据南宋刻本所抄的抄本为主,参校其他诸本。各篇依次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注释对诸本文字差异、农学术语
淮南王刘安所著《淮南子》,被胡适称为 绝代奇书 。全书二十一卷,集秦汉黄老道家之大成。 陈广忠先生研究《淮南子》三十多年,此书稿为多年来在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本套译注书的体例增改整理而成,基本架构是作者2008年黄山书社版《淮南子斠诠》。 书的底本采用北宋本,校勘精审; 题解 部分以原题解及《要略》为基础,而又重新加以阐释; 注释 部分参照许慎、高诱旧注,并融入*新研究成果; 译文 部分以直译为主,意译次之,以正、雅为行文目标。本书扬清代朴学求实之精神,以研究、普及兼顾为原则,力在为读者提供一部新的《淮南子》研究读本。
纵观明末小品名著,《帝京景物略》算得上其中的佼佼者,它善以不寻常来写寻常,删繁就简,别开生面。《帝京景物略》重在记录明朝时北京的名胜景物,它将北京划分为 城北内外 城东内外 城南内外 西城内 西城外 西山上 西山下 畿辅 八个区域。这八个区域内的山川园林、寺庙祠堂、亭台楼观、名胜古迹、风俗民情、花鸟虫鱼等,书中都有详尽的记录。在每处景物之后附有文士们所咏风物之诗,总计千余首。卢沟桥、潭柘寺、卧佛寺、戒坛、什刹海、海淀、西山 这些人们所熟知的名胜古迹都可以在这部书中找到它们的渊源。
本丛书由出版大家王云五先生主编,严选国学经史子集各部中的名家名典,力邀一批学风严谨、学术缜密的文化名家(如南怀瑾、毛子水、杨亮功等)进行注、译、释,博采历代注本,旁搜学界新知,是国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珍品,出版至今再版二十余次,深得学界赞誉。 本书以汉服虔注《春秋左氏解谊》三十一卷为底本,参考了前人今人对晋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三十卷、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的大量研究成果,力求在信达雅的前提下更加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适于大众读者和青少年学生阅读。
幽梦影 《幽梦影》大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大约是张潮三十岁到四十五岁之间断续完成的,不是一时一地之作,全书共219则,在写作的过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学者和艺术家的赞赏和评点570多条,影响极大。他用幽静的态度去观察人生与自然,取幽人梦境、似幻如影之意,尽情地抒发了对生活所拥有的感受和体验,蕴涵着破人梦境、发人警醒的用心,因此取名《幽梦影》。 《幽梦续影》成书于光绪年间,收录格言、箴言、哲言、韵语、警句等86则,约五千字。在内容上,多是阅世观物小语,从中可窥作者的人生观及其为人处事态度,其中不乏哲理名言。于诗文亦略有评述,文字虽短,却有独到见解。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汉族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围
《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高亨先生研究先秦文学卓有成就,治《诗经》以传统文字训诂学为根基,在校勘训诂上创发新义。砥砺基础,夯实根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诗经》各篇加以说明注释,有许多地方别具识见。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本版史记是文白对照,释义注音,译文精准,带历史年代表全本无删减,年代表按古法排列印制。
《史记》很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目前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
《杜诗镜铨》是清代的杨伦对杜甫诗文的诠注。杨伦为诠注以精简著称,不附会,不予会,不呈博,平正通达。本书是对杜诗加深了解的一部好书。本书最早点校整理出版为1962年,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排印,1980年正式出版。为新中国成立后较早的杜诗注本整理本,也是杜诗整理本的经典之作。后来加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