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是一部融合了儒、释、道思想,以心学、禅学为核心,集人生智慧与修身养性于一体的清言小品集。以 菜根 为书名,取 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寓意人生经历锤炼磨砺才能造就完美的品德和才识。书中以亦骈亦散的文字手法,格言警句的表现方式,阐述了洪应明对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等的深刻理解与认识,书中既主张积极入世、心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又宣扬亲近自然、悠游林泉的隐逸旨趣,同时也提倡参悟禅机、空灵清净的超脱境界。对于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可以从此书中获得为人处世、修身养性、职场生存技能等方面的有益启示;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可以通过它了解选拔人才、经营企业的理念,以及如何提升管理者修为的实用指导。
《山海经》像是一块五彩的宝石,我们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都会发现惊喜。漫步在《山海经》里,我们犹如走进了伊甸园,满眼是奇花异草,到处是猛兽珍禽。智慧的先民们不止流连其间,更重视它们的实用价值。在《山经》中,作者在细致描绘花草禽兽的基本特征之后,总要指出它们给人带来的利弊。书中特别重视动植物的药用功能,一部《山海经》就如同一部上古的《本草纲目》。同时,《山海经》对各地的矿藏资源也十分留意。色彩斑斓的宝石,光芒夺目的金银,简直是满山遍野,俯拾皆是。从先民的这些记叙中,我们看出他们了解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类。在他们对山神祭祀的虔诚态度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颗敬畏自然的心,而这点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今天,我们高扬和谐社会的旗帜,先民们的智慧应该能对我们有所启示吧! 自汉代以
荀子是战国末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是先秦儒学*重要的三个人物。荀子思想综合了战国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诸家的成分,而对儒学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他关于人性、礼法、人的地位、名实关系的学说,这一学说构成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其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荀子》一书中。本书以《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为底本进行校对,约请业内专家出注、翻译,纸面精装。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鲁人(另说宋人或楚人),生于公元前468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76年左右。 墨家与儒家曾并称显学,与儒家相似的是,墨家一派的起源与仪礼文化也有一定的关系。《汉书 艺文志》称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 ,《吕氏春秋 当染》中的记载大概可以证明这一点: 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 墨子与孔子都生活在人文气息浓厚的鲁国,其学术渊源相近也就可以理解。所以《淮南子 主术训》说, 孔丘、墨翟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 ;《淮南子 要略》也说: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王志彬译注的《文心雕龙(精)》作为 子书中的文评,文评中的子书 ,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文章写作精义,体大思精,笼罩群言。全书共五十篇,三万七千余言,用精美的骈文写成,约成书于中古时期南朝的齐末梁初。本次约请龙学专家整理,以黄叔琳辑注本即养素堂本为底本,并吸收历代龙学家之研究整理成果,进行题解、注释和翻译。题解旨在概括提示该篇之主要内容和重要歧疑,使读者明确其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存在问题的症结;注释力求简洁准确;翻译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重在贯通前后文意。
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百科全书式的重要文献。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30多个行业、130多项生产技术,插图122幅。无论是对操作技术还是对工具本身,宋应星都尽可能用数字进行精确的描述。本次约请中山大学杨维增教授在其编著的《天工开物新注研究》(江西科技出版社1987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将其纳入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出版,以帮助普通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这部古代科技名著。本书不仅对字词进行了详细注释,更用现代科学对其中的技术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更令读者感悟到古代人民的智慧。
《声律启蒙》是一本专门训练儿童吟诗作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全书按韵分编,每韵编有三首对子文,从单字到双字,从三字对到十一字对,循序渐进,内容包罗天文、地理、人物、景物、器物、典故、史实等。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意韵铿锵、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诵读,对启蒙儿童作对联、写作、积累文化常识等有重要的作用。
《笠翁对韵》是一部教人对仗和用韵的书,相传为清代文学家李渔所著,因作者别号笠翁,故名 笠翁对韵 。这本书和清代车万育所著《声律启蒙》齐名,都是学习汉语诗词格律技巧的极好启蒙读物。全书以 平水韵 平声三十韵为目编写而成,分为上、下两卷,各卷有十五韵部。《笠翁对韵》每个韵部各有二到四则对文,每则对文各有对句十对,由简到繁,选取的都是每个韵部的常用字,这些字在诗文创作中出现的概率大,经过熟读和背诵,容易被学习者牢牢记住。《笠翁对韵》的对句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典故,学习者在学习对仗的同时,也能学习到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
陈曦译注的《六韬(精)/中华经典名*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采用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的对话体的撰述方式,探讨了政治学与军事学两大部分思想内容,《六韬》兼收并蓄了儒家的仁民爱物、墨家的尚贤节用、道家的清静无为、法家的赏罚严明等,同时又多有发展与创造。其中很大的亮点是反复倡导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的思想。
汉学家史景迁说: 明朝灭亡时,张岱四十八岁,尔后他得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让他活得多姿多彩的辉煌明朝,被各种竞逐的残暴、野心、绝望、贪婪力量所撕裂,土崩瓦解,蒙羞以终。他反复追思回想,事情愈是清晰,如迷雾笼罩的路径,于眼前重现,诸多遗忘的嘈嘈低语,也咆哮起来 嘈嘈低语,是张岱娓娓展开的叙事方式;咆哮,是文字背后痛定思痛后的心情。 繁华靡丽,过眼皆空 ,作者在《陶庵梦忆》的自序里,一句苍凉的低吟奠定了全书的基调。但是八卷本的《陶庵梦忆》作者写到的则都是自己往昔快乐的经历,品茗、赏花、观剧、访古、宴饮、雅集 奢华而不失优雅的场景,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张岱在娓娓的叙述中,寄托了自己的家园之悲,故国之痛。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千家诗》是中国古代蒙学书籍中影响z大的几种,自问世以来风行海内经久不衰。当前随着国学热的深入,以传授优良道德规范和文化常识为目的的传统蒙学读物,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次译注我们将这五部经典蒙学名著合为一册,根据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统一体例,进行全文注释翻译,作者在详细注释有关历史典故的基础上,采用与原文类似的韵文体把三篇读物译为白话文,读来琅琅上口。即保留了蒙学读物的优点,又简洁流畅,易于记诵。百家姓注释部分重点突出了姓氏源流,《千家诗》注释部分则重点介绍创作主旨缘由及诗中涉及的典故,按体裁和自然时令分类,易于记诵理解,是同类读物中的优秀之作。
《抱朴子内篇》与《外篇》同为东晋葛洪撰述。作者认为道本儒末,《内篇》属道家,《外篇》属儒家。《内篇》论证神仙的存在、论述金丹和仙药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各种方术的学习应用、各种道教书籍;是对战国以来、直至汉代的神仙思想和炼丹养生方术所作的系统的总结,为魏晋神仙道教奠定理论基础的道教经典。此次,我们约请业内专家,以清孙星衍平津馆校勘本《抱朴子内篇》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精心解题、注释、翻译,以飨读者。
《拾遗记》作者为东晋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渭源)人。该书本为19卷,被南梁宗室萧绮整理为10卷。《拾遗记》集杂史、博物于一体,语言华丽奇诡,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和艺术成就。《拾遗记》前九卷上自春皇庖牺,下至晋时事,以历史年代为经, 记述了帝王后妃、文人名士、宦官娼妓等各个阶层历史人物的异闻逸事。部分卷篇后有萧绮录语,对王嘉正文或补正、或辩难、或发挥、或评价。《拾遗记》第十卷则是较为典型的地理博物类结构,此卷以方位的转移为依托,历述昆仑、蓬莱、方丈、瀛洲、员峤、岱舆、昆吾、洞庭等八座仙山,以及山中的奇景异物、有关神话传说等。
《西湖梦寻》为明代张岱所著,是一部兼具文学与史学价值的小品集。以西湖及周边七十一处景致为核心,通过对其历代兴废的书写,抒发兴亡之感、故国之思,写得极为精致考究,代表着晚明小品文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西京杂记》是一部记载西汉奇闻逸事的笔记小说。 西京 指的是汉代都城长安,鉴于此,故有人支持此书署名方式为 汉刘歆撰,晋葛洪集 。《西京杂记》是一部记录长安生活为主的内容丰富庞杂的著作。蕴含了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科技常识、遗闻逸事、风俗制度、历史述评等方面的知识,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化、语言文学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可补《史记》《汉书》之不足,也为考古发现提供了书面印证材料。其作为笔记小说,叙事视角独特、描写曲折生动、语言幽默简洁,具有一定的艺术成就。鲁迅曾评价其 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 。《西京杂记》对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果也多有记载,内容涉及纺织机械、生物物种学、气象学、数学、医学等领域,保存了西汉时期科技发展的诸多珍贵史料,
孝与忠,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内涵,对古代中国人影响至深至远。《孝经》十八章,成于秦汉之际,南宋时被列为儒家 十三经 之一,全面阐述了孝道思想及一些行孝的具体事项。《忠经》仿照《孝经》体例写成,对 忠德 进行系统总结。本次出版将其合为一册,题解、原文、注释、译文、解读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易读的本子。
《长物志》书名 长物 ,出自《世说新语》,取 身外余物 之意。《长物志》是中国古代造园名著之一,书中直接有关园艺的有室庐、花木、水石、禽鱼、蔬果五志,而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香茗七志,其内容远远超越了园林的范围,可以说从衣食住行到器用鉴藏,全方位展示晚明文人的精致生活和审美趣味,是古代文人生活美学的典范之作。 文震亨在园林建造及日用品鉴中,追求雅、古、隐,在历史与文化的时间中,描述他眼中的美好之物,将闲情与趣味变成了隽永的文字,在叠山理水、莳花艺草、品书论画、焚香品茗中,将生活审美化、审美生活化,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古代文人雅士 诗意栖居 的处所。
《老老恒言》是一部汇集清以前各家养生思想,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编纂而成的老年养生专著,号称老年人养生宝典。全书共五卷:前二卷叙起居动定之宜,如安寝、饮食、出门、防疾、慎药、消遣、导引等;次二卷列居处备用之物,如衣、帽、床、枕、被、褥、卧房等;末附粥谱一卷,列粥百种,借为调养治疾之需。本书从日常饮食起居入手,不标新立异,不涉旁门左道,而以儒家 不语怪力乱神 的态度谈老年养生方法,且大都经作者亲身体验,细致入微,切实可行。
《帝范》据文献记载为唐太宗晚年为太子李治撰写的帝王教科书。《帝范》现存四卷,内容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等十二篇,涉及帝王治国从政的若干重要问题。 据《旧唐书 经籍志》记载,《臣轨》是武则天撰写的,专门讲述为臣之道。《臣轨》从十个方面提出了臣下的准则:同体、至忠、守道、公正、匡谏、诚信、慎密、廉洁、良将、利人。其中心思想,是要求每个臣僚都成为德才兼备、忠君爱民的人物,从而建立强有力的统治秩序。 《庭训格言》是雍正八年(1730)雍正皇帝爱新觉罗 胤稹追述其父康熙皇帝爱新觉罗 玄烨在日常生活中对诸皇子的训诫而成,共二百四十六条,包括读书、修身、为政、待人、敬老、尽孝、驭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细微琐事。内容具体、生动而真实,没有虚饰。
《刘子》,又名《刘子新论》,一般认为是南北朝时北齐刘昼所著。全书共十卷五十五篇,综论修身治国之要,以儒道互补的思想倾向融合法、名、兵、农等各派学说精神,以探求养性修身、强国富民之旨。全书体系完备,内涵丰富,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其崇学、惜时、荐贤等思想,多为后世借鉴引用。《刘子》广泛征引《左传》《论语》《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说苑》《汉书》等文献,对研究六朝以前的文献典籍,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晏子春秋》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古书,被称为中国古老的传说故事集。全书既有子书的特点,又有诸如《战国策》等史书的风貌,共8卷,由短篇故事组成,刻画了晏子及其身边诸人物形象,所载史实,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
《北山酒经》系统总结了前代有关饮酒、酿酒、制曲的重要理论,详述制曲技术与酿酒的工艺过程及各种酒的酿造技术,既有理论高度又切合实用。书中所记酒曲的制作方法及酿造经验,至今仍在江南米酒生产地区广泛流行,后世研究酒文化及酿造技艺者,大多奉此书为酒之 内典 ,不断从中汲取养分。 书中另收李时珍《本草纲目 谷部四 酒》和袁宏道《觞政》。作为医药学家,李时珍更关注酒的保健、医用功效,除辑录一些著名配方药酒之外,又列举了屠苏酒、地黄酒、枸杞酒等69种药酒配方、酿制、主治等,至今仍有很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袁宏道的《觞政》,既是诗酒自娱、寄情山水的性灵之说,也是对酒文化内涵做的深度探索。
《温疫论》,明代吴有性(字又可)撰于崇祯十五(1642)年,是中医史上*部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著作,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全书二卷,上卷主要论述温疫之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变证、宜忌,以及温疫与伤寒的区别。下卷重点叙述温疫的种类、传变、治疗原则,各种兼证、变证的治疗和调理。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创立了 戾气 病因学说,强调温疫与伤寒完全不同,明确指出 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由此创立了表里九传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以 驱x外出 为中心,创制了达原饮等治疗温疫的有效方剂。这些方剂和治疗思路对后世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中,中医仍然在使用这种思路和这些方剂。 三全译注者《温疫论》以文渊阁《四库
《明夷待访录》与《破邪论》都是黄宗羲的政论性专着,此次 三全本 收入这两种书合为一本,从它们前后相承的关系中,更清晰、深入地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 《明夷待访录》共有《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上》《取士下》《建都》《方镇》《田制一》《田制二》《田制三》《兵制一》《兵制二》《兵制三》《财计一》《财计二》《胥吏》《阉宦上》《阉宦下》计二十一篇,涉及政治、法制、教育、经济、军事、人才选拔等各领域,每一篇或数篇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谈古论今,深切要害,并在*后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黄宗羲身处明末清初的社会变化大局中,深感明朝灭亡之痛,欲在君主专制政体下挖掘明亡的根本原因,所以他通过对君、臣、相等地位及相互关系的分析,阐释了他的君道和臣道,重新定义了君与民、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