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先秦卷)收入传记6篇,计23万字,按创作时间排列。传主多为春秋战国的杰出思想家及政治家,故名为“先秦卷”。其中,《中国之武士道》部分传主为汉朝人,特此说明。本丛书以作者生前好友林志钧先生在1936年主编的《饮冰室合集》为底本,收入由梁启超著古今中外人物传记44篇,共70余万字。传主的身份,上至帝王、将相,中则师友、名流,下则刺客、乞丐,无所不包,人数也达到百余人;有生活在公元前7世纪的改革家管子,也有与作者同时代的政治家李鸿章,时间跨度长达2600年;有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有各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传记的篇幅,长则十几万字的挥洒,短则百余字的“略传”;创作早的是1896年《三先生传》,晚至1924年《朱君文伯小传》,长达29年。作者终生所想,无非国强民富;毕生所求,只是开启民智。翻开本书,
黄尊三原名礼达,字德生,后改名尊三,字达生,湖南人,光绪三十一年赴日留学生,回国后先后执教于江汉大学、中国公学等,翻译有部分法律著作。他的日记早在1933年就曾 出版,其留学日记曾引起关注。此次将其日记重新全部整理,对近代史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六朝文絜》是广受欢迎的骈文选本,后有黎经诰为之笺注。本书收录自晋至隋36位作者的72篇骈文作品,选文清新隽永,注释审慎细密,亦能补充《文选》之不足。
《中华蒙学经典:小学》对儿童的教育,内容具体,要求详细,操作性强。如“父子之亲”的小目类中,有子女问候父母的仪节,有子女侍奉父母着衣、进食、安寝的仪节,要求子女怎么应答父母,指导子女如何处理家财,建议子女如何劝谏父母,指出父母生病时子女该做什么,点明父母去世后子女守丧与祭祀的礼制,还有对子女不孝的谴责。只要儿童能在生活中按照书中的内容去践行,孝道自然完备。本书以《朱子全书》(朱杰人等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之《小学》(王光照、王燕均校点)为底本,参照明·陈选《小学集注》、朝鲜·李珥《小学诸家集注》、清·张伯行《小学集解》、清·高愈《小学纂注》,对原文进行译注。选择性地译出历代名家的评说,作为点评,对理解原文,或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