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董楚平译注的《楚辞译注》以王逸《章句》本为根据,收录《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悲回风》、《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裁去《惜誓》以下的汉人作品。每篇有原文、题解、白话翻译和注释。注释择善而从,尽可能吸收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间或也有作者自己千虑之一得。书末附《史记 屈原列传》,适合大众阅读。
《善本书所见录》著录曾经罗振常目验过的近六百种善本书,计宋刻本79种,元刻本121种,明刻本220种,清刻本47种,稿本14种,抄本99种,校本7种,活字本6种,和刻本3种。 本次整理,是以绍兴天泉山房所藏《善本书所见录》誊抄稿本6册为底本,遵原有分册,新整理稿分经、史、子、集、总集五卷,将原末册题“善本书题跋”12篇,编为“善本书所见录补”,置于前五卷之后。又经整理者历年收集辑存罗氏书跋26篇,增补了《善本书所见录》和《天一阁藏书经见录》之阙。
本书作者是清代著名学者,汉宋学互相争胜期间宋学最重要的人物。本书是作者撰写的一部专谈古今著述体例的著作,历来广受好评,现代史学大家陈垣先生最为推荐,并要求作为启蒙发凡的良好读物。
《三十二篆体金刚经》是佛教大乘般若类的重要经典。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分。集的三十二体分别是玉筯篆、奇字、大篆、小篆、上方大篆、坟书、穗书、倒薤篆、柳叶篆、芝英篆、转宿篆、垂露篆、垂云篆、碧落篆、龙爪篆、鸟迹书、雕虫篆、科斗书、鸟篆、鹄头书、麟书、鸾凤书、龟书、龙书、剪刀篆、缨络篆、悬针篆、飞白书、殳篆、金错书、刻符篆、钟鼎篆,每一体写《金刚经》一分,用楷书对照。在使用每一种篆体字前,都有一个简要说明。此经艺术性————大于科学性。此次出版,以明万历三十九年本为底本影印。
《善本书所见录》著录曾经罗振常目验过的近六百种善本书,计宋刻本79种,元刻本121种,明刻本220种,清刻本47种,稿本14种,抄本99种,校本7种,活字本6种,和刻本3种。 本次整理,是以绍兴天泉山房所藏《善本书所见录》誊抄稿本6册为底本,遵原有分册,新整理稿分经、史、子、集、总集五卷,将原末册题“善本书题跋”12篇,编为“善本书所见录补”,置于前五卷之后。又经整理者历年收集辑存罗氏书跋26篇,增补了《善本书所见录》和《天一阁藏书经见录》之阙。
《三十二篆体金刚经》是佛教大乘般若类的重要经典。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分。集的三十二体分别是玉筯篆、奇字、大篆、小篆、上方大篆、坟书、穗书、倒薤篆、柳叶篆、芝英篆、转宿篆、垂露篆、垂云篆、碧落篆、龙爪篆、鸟迹书、雕虫篆、科斗书、鸟篆、鹄头书、麟书、鸾凤书、龟书、龙书、剪刀篆、缨络篆、悬针篆、飞白书、殳篆、金错书、刻符篆、钟鼎篆,每一体写《金刚经》一分,用楷书对照。在使用每一种篆体字前,都有一个简要说明。此经艺术性————大于科学性。此次出版,以明万历三十九年本为底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