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先秦时期的一部经典作品,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记录当时的帝王言论、政治制度及重大的历史事件。由于《尚书》文字佶屈聱牙,非常难懂,所以,自汉代时,便不乏学者为之作注。在历代数量繁多的注本中,南宋学者蔡沉所作《书集传》是其中的一部代表作,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书集传》,又名《书经集传》、《书经集注》,《书蔡传》,共六卷。蔡沉为朱熹晚年高足,《书集传》的写作,就是在朱熹授意、在朱熹未完稿基础上完成的,可以说,《书集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朱熹在研治《尚书》方面的心得体会。此次整理,以宋淳祐十年上饶郡学吕遇龙刻本为底本,以元德兴堂刻本、南涧书堂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并参校以元儒陈栎《书集传纂疏》与清官修《书经传说汇纂》。
《儒藏》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的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一项基础性文化建设工程,2003年由批准立项,由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几十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承担。先期成果《儒藏》 精华编 收录中国历史上zui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儒学文献 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510种,以及韩、日、越三国历史上用汉文著述的儒学文献160种,编为339册。随着《儒藏》 精华编 的主体部分即中国部分282册的完成出版,《儒藏》 精华编 的编纂已进入收官阶段。《儒藏》(精华编卷首)系统收集整理了《儒藏》工程立项以来,尤其是《儒藏》 精华编 编纂与出版相关的政策文件、编纂范例、组织体系、书目索引等文件,是《儒藏》 精华编 及整个《儒藏》工程实施的忠实记录,也是研究丛书编纂史和古籍整理编纂史的重要资料。
《牡丹亭》全剧五十五出,是汤显祖思想和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是他带着对人世炎凉沉浮的深刻体验、饱含热情而创作的经典传奇。明代拟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在戏曲中,汤显祖对话本中门当户对的婚配情节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性改革,把传说故事同明代社会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它具有强烈的反礼教压制、反宗法束缚色彩,焕发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光辉理想。 汤显祖自称 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盖因只有《牡丹亭》充分展现了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的人间至情。也正是因为东西方文化精英对人类情感价值的共同体认,使得我们在四百年后重温旧典,仍能感受到其中折射出的人性主题。
黄永年先生所著《古籍版本学》和《清代版本图录》为古籍版本目录学领域经典著作,其所收藏古籍亦颇多精善之本。古籍收藏尤重稀缺性,固须重点考虑版本精良、传世稀少之特点,然亦有其特殊性,即不能忽略古籍本身内容价值与使用价值。黄永年先生于研究古籍版本之余,兼及收藏,其特点是实践性较强,收书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专业性,因而积累起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具备较强的古籍版本鉴别能力。本书系黄永年先生心太平盦所藏之古籍善本精粹图录,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编目,每书缀以版本简介文字,并附精选之该版本重要书影,由黄永年先生之子黄寿成教授编著,黄永年先生弟子辛德勇教授特撰代序推介。
《十三经注疏》是中国古文献的基础典籍,《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左传》等五经注疏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在五经注疏的各种版本中,清阮元刻本体例较为完备,影响亦较为深远(至今仍为学界通行本)。之前已影印出版了《阮刻毛诗注疏》一种,此次拟将其余四种同时印行,组成完整的《阮刻五经注疏》丛书。
《敦煌遺書書法選集》擬刊布400余件書法水準高超或具有書法史意義的敦煌遺書,其中絶大多數選自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敦煌遺書,少量選自中國敦煌研究院、法國國家圖書館、英國國家圖書館等機構藏較有書法特點的部分敦煌遺書。時代涵蓋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吐蕃占領河西時期和歸義軍時期,跨度達600餘年,以大量樣本清晰地反映了中古時期中國書法的演變。印刷采用原大彩印方式,用圖選自中國國家圖書館所攝高清數位圖片,版面設計賞心悦目。入選的敦煌遺書均全卷影印,相當於刊布了一大批文獻的清晰圖版,部分地滿足了敦煌學界使用敦煌遺書彩色圖版的需求,在書法價值之外兼具一定的文獻價值。本書附有各寫卷簡明提要,著録名稱、卷次、著譯者、外觀基本特徵、抄寫年代、重要題記勘記等内容,爲讀者深入瞭解各件敦煌遺書的價值提供了便
《三字经》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易于诵读,内容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涵盖教育、天文、地理、历史、伦理道德及民间传说等方面。古人有云:「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幼儿识字课本,也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
古籍影印。本书为清末著名学术丛书。南菁书院在江苏江阴城内,清光绪十年江苏学政黄体芳创立,以经史词章教授学生,主讲者有黄以周、缪荃孙等人。此套丛书辑录清代以来诸多著名学者的文章,如黄宗羲、姚鼐、俞樾等,并收录了南菁书院学生撰写的优秀论文。编书目的是为了使 海内人士,咸知崇厉实学,以空腹高谈为耻 。是清末国学重阵南菁书院的代表性作品,代表了当时国学的较高水平。有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本,据此本影印。
"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尚书集注音疏》,清著名经学家江声撰。该书是注释《尚书》全文之作,初以篆文写成,后收入《清经解》本,改用楷体重刻,后于咸丰年间重校补刻。《儒藏》整理本以《清经解》庚申补刊本为底本,以近市居刻本为校本。由曲文、徐阳校点。是该书首次整理出版。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东汉永寿二年(156)九月刻立。隶书。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碑阴三列,各十七行。左侧三列,各四行。右侧四列,各四行。碑石原在山东曲阜孔庙东庑,1996年移入孔府西仓汉魏碑刻陈列馆。《礼器碑》书法秀逸超绝,历来书家评价极高, 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自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 (王澍《虚舟题跋》), 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 (杨守敬《平碑记》),洵为汉隶佳品。此本为上海图书馆藏陶湘之弟陶洙忆园旧藏,分二册。上册碑阳系 明代中后期拓本 ,下册碑阴为 清初拓本 ,为《礼器碑》善之又善本。
《敦煌遺書書法選集》擬刊布400餘件書法水準高超或具有書法史意義的敦煌遺書,其中絶大多數選自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敦煌遺書,少量選自中國敦煌研究院、法國國家圖書館、英國國家圖書館等機構藏較有書法特點的部分敦煌遺書。時代涵蓋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吐蕃占領河西時期和歸義軍時期,跨度達600餘年,以大量樣本清晰地反映了中古時期中國書法的演變。印刷采用原大彩印方式,用圖選自中國國家圖書館所攝高清數位圖片,版面設計賞心悦目。入選的敦煌遺書均全卷影印,相當於刊布了一大批文獻的清晰圖版,部分地滿足了敦煌學界使用敦煌遺書彩色圖版的需求,在書法價值之外兼具一定的文獻價值。本書附有各寫卷簡明提要,著録名稱、卷次、著譯者、外觀基本特徵、抄寫年代、重要題記勘記等内容,爲讀者深入瞭解各件敦煌遺書的價值提供了便
本书按《四库存目提要》子部索隐,择取子部要籍60种,采用*有代表性的精善或稀见之本为底本,参校以其他版本,影印出版,故取名为《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此书的公开发行,为学术界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要的资料,俾使学术界通过这批学术资料能够开拓出新的研究思路,掌握新的研究方法。本册为《江公选择秘稿》,精装出版。
天下*楷书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七十六岁时的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所推崇。此本为杨绍和旧藏北宋拓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 九成宫 原名 仁寿宫 ,建于隋文帝时。此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正书。碑文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水质甘美之涌泉并命名 醴泉 之事。碑在陕西省麟游县,贞观六年( 632 年)四月十六日刻石,碑文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额阳文篆书六字。原碑残损严重,传世多为宋拓本。 此本为北宋拓本之精品, 重译 之 重 字未损。割裱本,一册,十三开,墨芯高三十三厘米,宽十六 五厘米。杨绍和旧藏,江恂题签,有江恂、梁巘题跋。钤 梁闻山收藏印 杨绍和审定 东郡杨绍和观 宜子孙 于九 蔗畦 梁巘私印 干研主人 闻山父 等印章。 此碑书法结构严谨,法度森严,圆润中见秀劲,平稳处见险峻,充分体现了欧体书法
古籍影印。本书为中国古代散曲总集,共96卷。卢前编刻。这部散曲集分为正、续两刻,共收录60种作品集,其中除两卷为中州乐府音韵类编校订,一卷为卢前所著《饮虹簃曲话》,其余皆为元、明、清三代的五六十位散曲家作品的辑录。这些散曲的整理和印行,使过去藏书家们视为珍本秘籍的散曲作品成为坊间易寻之物,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和文献价值。本书原刻于1936年,1980年广陵古籍刻印社以卢前所刻旧板重新刷印,本次即据广陵刷印本影印出版。
《敦煌遺書書法選集》擬刊布400余件書法水準高超或具有書法史意義的敦煌遺書,其中絶大多數選自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敦煌遺書,少量選自中國敦煌研究院、法國國家圖書館、英國國家圖書館等機構藏較有書法特點的部分敦煌遺書。時代涵蓋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吐蕃占領河西時期和歸義軍時期,跨度達600餘年,以大量樣本清晰地反映了中古時期中國書法的演變。印刷采用原大彩印方式,用圖選自中國國家圖書館所攝高清數位圖片,版面設計賞心悦目。入選的敦煌遺書均全卷影印,相當於刊布了一大批文獻的清晰圖版,部分地滿足了敦煌學界使用敦煌遺書彩色圖版的需求,在書法價值之外兼具一定的文獻價值。本書附有各寫卷簡明提要,著録名稱、卷次、著譯者、外觀基本特徵、抄寫年代、重要題記勘記等内容,爲讀者深入瞭解各件敦煌遺書的價值提供了便
《敦煌遺書書法選集》擬刊布400餘件書法水準高超或具有書法史意義的敦煌遺書,其中絶大多數選自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敦煌遺書,少量選自中國敦煌研究院、法國國家圖書館、英國國家圖書館等機構藏較有書法特點的部分敦煌遺書。時代涵蓋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吐蕃占領河西時期和歸義軍時期,跨度達600餘年,以大量樣本清晰地反映了中古時期中國書法的演變。印刷采用原大彩印方式,用圖選自中國國家圖書館所攝高清數位圖片,版面設計賞心悦目。入選的敦煌遺書均全卷影印,相當於刊布了一大批文獻的清晰圖版,部分地滿足了敦煌學界使用敦煌遺書彩色圖版的需求,在書法價值之外兼具一定的文獻價值。本書附有各寫卷簡明提要,著録名稱、卷次、著譯者、外觀基本特徵、抄寫年代、重要題記勘記等内容,爲讀者深入瞭解各件敦煌遺書的價值提供了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