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张先 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 (《石林诗话》卷下)。其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含蓄项正,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里影响巨大,在词由小令向慢词的过渡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其初以《行香子》词有 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之句,人称为 张三中 。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 云破月来花弄影 (《天仙子》); 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 (《归朝欢》); 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 张三影 。《一丛花令》中有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之句,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生动。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 无理而妙 。 整理者对张先的
《流沙坠简》所录包含了两汉至魏晋间的木质、帛质及纸质文书,分为小学术数方技书、屯戍丛残、简牍遗文3类,并分别进行考释。
《线条的连接之王系尺牍书风》主要内容包括:行草书贯气的主要因素、行草书的行气贯注、行轴线的变化、字距的疏密变化、字形的大小变化、线条连接与行草书的贯气、王系尺牍书风的线条连接、王羲之、概述、线条连接等。
本帖是从木简中选择出类拔萃的、书法特征鲜明的隶书汇集而成的,编辑中并不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四平八稳这一点上,而是着重于木简隶书上的特质,以及视觉上的特殊性的理解方面,其目的是让学者探究早期隶书的真谛,领略其自然的书写方式和原始面貌。 全帖共收十一种类型的木简隶书,原简登出,分别以A、B、C、……英文字母标明,以示区别。其中A类简属于典型的扁平垂直的例子,与其相似的是将扁平垂直的要素进行极度夸张的E类简。两者不同之处在于E类的垂直线条稍有斜向的流动感,A类的则比较平稳严密;两简都强调波势,但在波势的处理方式上E类更放开一些。从这两类简中,可以看到石碑隶书的严整影子,以及木简隶书特有的速度感,体现了木简隶书的标准写法,书写者的技艺也较高,因此,这两种简是临习木简隶书必须掌握的基础写法。其它类
2011年8月25-26日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这是继1991年兰州国际简牍学研讨会之后在甘肃召开的第二次国际性简牍学研讨会。会议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等单位承办,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及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的1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提交会议论文115篇。与会代表围绕20世纪以来国内外出土的历代简牍帛书展开了热烈讨论,总结简牍学百年来取得的成果,展望简牍学发展的前景,可以说是简牍学界相互交流学习的一次国际盛会。 《甘肃省第2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为这次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会后经作者修改提交的论文60余篇,涉及西北汉简研究、秦简研究、其他汉简研究、三国吴简及晋简研究、楚简及古文字研究等。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含蓄项正,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里影响巨大,在词由小令向慢词的过渡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其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一丛花令》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生动。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
《简帛探微简帛字词考释与文献新证》是由作者已发表的相关论文整合而成,分上中下三编,主要包括对简帛文献中疑难字词的考释及简帛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对读两部分内容。简帛字词考释由战国楚简字词考释和汉代简帛字词考释两大部分构成,涉及上博简、信阳简、包山简、九店简、马王堆汉墓简帛等,材料丰富。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对读方面,涉及《诗经》、《吕氏春秋》、《仪礼》等典籍的词语新释。上述论文收入《简帛探微简帛字词考释与文献新证》时,作者均对其进行了程度的修改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