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与自由》 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领袖、宗师,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论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胡适的学问与为人堪称知识分子的典范,李敖、唐德刚、季羡林等历史学家都对胡适极为推崇。本书精选了胡适极具代表性的二十八篇文章,涵盖了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呈现了这位中国自由主义先驱的自由与民主的思想,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的治学方法, 认真做事,严肃做人 的处世风范。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先生在公民道德修养教育方面的杰出作品,收录了他为重要的道德思想教育代表作《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以及其他若干篇相关散论。本书原为普通学生所用的教科书,它完美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理念与现代公民德育理念,通过细小事件,理论结合实践,
《中华文明史》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多学科融合的学术著作。以文明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这一观点贯穿全书,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展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出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过程。 全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那些对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全书力图将中华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
本书是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约翰·斯道雷所著之经典著作,在西方学界产生的影响经久不衰,是公认的媒介与文化研究领域的综述性著作之一。本书对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历史、传统及当下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广涉文化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诸多社会科学思潮,梳理了国际学界对这一领域的近期新研究成果,是文化研究、媒介研究、大众传播学、文艺批评以及新闻学等领域的学者与研究生阅读、参考的重要文献。
北京和上海拥有不同的城市性质、文化机制和生态环境,使两地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功能和趣味。我们通常用“京派”和“京味”这两个不同的语词来描述北京文化的上下两层。京派知识分子精英文化与京味民间民俗文化构成大雅大俗的强烈对比和反差。我们却只有“海派”这样一个词汇指称上海文化。不同社会阶层、职业角色的上海人,生活在由高度社会化和一体化的城市社会造就的大致相仿的生活方式之中,笼罩在由市场和大众趣味导向的市民文化的氛围中——它造成了一种雅俗共赏的高品位的通俗文化。该书稿通过多维度地对于京沪两地对比研究,来理解一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变迁。
《把握自己的生命密码》传授:修德、守德、合道的修真秘诀。祛病、健康、长寿的养生方法。生慧增智、彗智双运的诀法。仙学“内丹学术”的根本。《把握自己的生命密码》倡导:学习中华道学,获生命的得救至宝!实践中华道学,乘东方的!与老子同居!与老子同谋!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香道以及日本香道发展历史以及香料的选择和香道具、香事礼仪的图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中日香道的发展历史;香道主要原料沉香的基础知识、鉴别与购买等基础知识;同时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玩家适合品玩什么样的香以及如何品玩;书中还介绍了多种不同的合香、香道具、各种品香方式等,是一本有关香道的百科全书。
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这是民主精神;也给你所不爱的人以自由,这是宽容精神;理应将之深深植根于每个公民的心灵。 没有太阳,就感受不到温暖;没有自由,就感觉不到关爱。 ——本书编者:何宗思
《史载之方》,北宋·史堪撰。史堪,字载之,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生卒无考,约生活于北宋末年。史书无传,其事迹散见于两宋及清代笔记中,《洪氏集验方》、《全生指迷方》、《家藏经验方》、《普济方》等宋明方书中,对其理法方药与医事活动也多有载录,是与宋代名医许叔微术相伯仲的名医,医闻一时。 《史载之方》共两卷,凡三十一门,每门各有论述在前。所论常见疾病涉及内、外、儿各科,尤重疫毒痢等。传染。载方共九十余首,约三分之一冠以方名,如荆芥散、神和散、削术豆蔻散、藓胜金丸、通神散等。本书十分重视医理的阐发,尤重脉诊,其论脉强调脉证结合,注重胃气,其对脉象·的描述亦十分详尽,反映了宋代脉学发展的概况。周学海评谓:“其随证论脉,条分缕析,独辟新思,启发后学,功在《脉经》、《脉诀》之上。” 《岭
《书者生也》收入本书的都是有关藏书和书籍史的文章,作者既是古书爱好者、收藏者,也是从事历史学、文献学研究的学者,因而能从版本目录学以及历史、文化等的角度对所经见、购藏的古书加以考察研究;再加之作者通俗有趣的讲说,使本书可读性、知识性、学术性兼备,可给喜欢读书、购书及藏书的读者带来阅读的快乐,提供有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