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胥斯原:乡族、风水与地方记忆》本书继承了中国社会经济史学 傅衣凌学派 的理论和方法,以民俗乡例证史,以实物碑刻证史,以民间文献证史,并结合生活史、宗教史、家族史与思想史,尝试进行科际整合之史学范式的写作。作者立足于 大历史 和 区域史 的双重视野,将风水知识-实践视为南方乡土社会的文化系统和民众的生活方式,借此 再现 一般性的风水知识、观念和信仰在长时段的社会结构变迁中所塑造的文化图像和生活场景。 近世以来,南方乡土社会的秩序构建和乡族共同体的持续发展,一直受到民俗化、仪式化的术数记忆的深刻影响。风水术数作为一种竞争性的精神力量,反复刺激了地域各阶层在社会流动方面的文化想象和可能机会。透过风水术数这一面镜像,我们可以从中反思中国 连续性文明 何以可能、何以生长。 术数中国 (冷传统)与
本书分为关于《太乙金华宗旨》《太乙金华宗旨》的分析心理学评述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此书的来源;此书的心理和宇宙论背景等。
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为瑰丽的东方文明史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中国的风水文化,在21世纪的世界文明殿堂里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风水学在中国源远流长。风水又称形法、堪舆,是中国传统地质地理学、哲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集中反映在地理选址布局方面的艺术。几千年来,在这个充满智慧文明的国度里,人们结合地理环境、山川河流的变化,提炼五行、星象知识,吸收儒、释、道学的精华,打造了风水学这门伟大的艺术。在科学相当发达的今天仍被许多人关注、研究和运用。于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风水与建筑生态学、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学科相结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这是值得我们引起重视的一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