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明书系》研究“ ”沿线且对人类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古代埃及、巴比伦与亚述、印度、波斯、中国、希腊、罗马等文明,以中西比较、中西交流为研究特色,既注重宏观的理论思考与对历史的反思,从当下观察古代文明的整体性变迁,以宏大的视角展示古文明的兴衰;又注重具体问题的实证性研究,并反映学术研究的 动态,用中国人的视野来重新观察世界,架构认识世界的话语权,以实际行动反击“西方中心论”。 易宁、祝宏俊、王大庆等著的《古代希腊文明(精)/ 古文明书系》概述了古代希腊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到托勒密王国灭亡止的历史,内容包括爱琴文明、黑暗时代、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代、古代希腊文化等,展现了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明。
本书主要梳理20世纪上半叶以来印度学者的汉学研究发展史,涉及印度学者对中国语言、哲学、文化、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研究。20世纪以来,印度汉学界对中国文学、历史、哲学和 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因此,本书除了对印度汉学进行历史梳理外,还围绕印度本土汉学家进行研究。
本书论述了墨西哥谷地印第安人的历史和文明。作者凭借扎实的野外考察、翔实的资料和数据,用宏大而客观的历史视角,向我们再现了神秘而光辉的阿兹特克文明。书中闪烁着历史与现实碰撞的火花:阿兹特克人的习惯、风俗和心理,构建成了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而这一切对于今天的我们并非没有意义。本书既有严谨的学术性,又有生动的可读性,被认为是人类学著作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同时又是研究阿兹特克帝国兴衰的一部著作。
《古代希腊:人与神》是有史以来,我国举办的规模的古希腊文物展。此次展出的120件套文物自新石器时代至公元5世纪,时间跨度长达7000多年。对于古希腊尚知之甚浅的广大市民该如何欣赏这个展览?古希腊文物与同时期的中国文物相比有哪些特色?策划此次展览的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煜先生介绍,希腊文明被称为是当代西方文明的基石,希腊古代文化流传下来的,主要是雕塑和戏剧。从此次展览上不难发现,古希腊雕塑艺术十分发达,尤其是石雕。也许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虽然中华文明不以雕塑而著称,但我们的古代雕塑艺术依然高超,同时期的艺术品与希腊相比,各有千秋。 此次展览会集了来自希腊37家博物馆的120件展品,包括古希腊自新石器时代(公元前70世纪)至公元5世纪的陶像、青铜制品、大理石雕、金属浮雕、陶器绘画等不同种类的古代艺术珍品,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是阿拉伯半岛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个以产油著称的中东沙漠国家,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阿联酋北濒波斯湾,海岸线长达734公里。东和东北与阿曼交界,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接壤,面积83600平方公里。阿联酋人口930万(2017年),外籍人占88.5%,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国。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教,多数属逊尼派。在迪拜,什叶派占多数。按照波斯史籍的记载,公元6世纪,萨珊王朝越过波斯湾占领了该地区。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现在阿联酋所在的地区,并使生活在该地区的阿拉伯人皈依教。但自16世纪开始,该地区相继被葡萄牙、荷兰、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入侵。1820年,阿联酋沦为英国的保护国,直到1971年12月2日,阿联酋才完全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这里讲述和展示的是在五千多年以前在尼罗河谷由人类创造的一个古文明。古埃及历史从王朝统治前到旧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到托勒密王朝和罗马帝国入侵时期。这个历史中的文化包括了艺术、建筑、宗教和医学.所有这些都在以后的历史中直接影响了世界文明。 本书用文字和黑白图片汇集了古埃及文明发生、发展的各个形态,详细讲述了古埃及文明时期人的日常生活、风俗格调、器皿物件等,展现了埃及现代文明和文化的起源。它们用鸟瞰的视角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埃及文明的机会,无论从做学问、满足好奇心还是求知的角度,人们都可以从书里找到有用和有趣的知识。同时,又因作者独具匠心的编排,这套知识性读物还具备参考书和工具书的功能。
本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编写公布的关于全球文化状况的报告,也是该组织编写的部世界文化报告。全书共分七部分:首先结合近年全球经济发展状况概述了文化状况;第二部分从多角度论述了全球化视角下的文化进程;第三部分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研讨了多种文化政策的选择;第四部分讨论了民意与全球伦理的关系,而第五部分则涉及到人类幸福的文化标识。第六部分介绍了重塑文化政策的可能性,最后有相关数据与统计表。全书论据新颖,观点独到,译笔流畅,是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参考书。
本书属日本的全彩铜版画册,曾是日本昭和时代的教科书。书中图片精美绝伦,以图说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插花技艺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