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图文并茂、具有浓烈人文历史色彩的图书;以同名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为蓝本,用绚丽多彩的图文形式,生动直观地再现以河南为主体的华夏中原地区的辉煌灿烂的古老文明。 从夏至清的漫长历史中的三千多年,河南一直居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心脏地带,二十多个朝代、二百多位帝王建都或迂都于此。洛阳、开封等古都见证了传统中古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安阳殷墟等历史遗迹,记录着华夏先民筚路蓝缕的文明创造及其薪火相传。儒、道、佛三家的会聚,影响并建构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老子、庄子等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令后人追怀瞻仰的足迹。 阅读此书,不仅是一次寻索华夏文明的朝圣之旅,还将获得历史反思之理性的珍贵启迪。
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古代黄河与洛水交汇地区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中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主流。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性;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以洛阳古都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把这一文化传播到海内外,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辐射性。本书是河洛文化研究丛书之固始与闽台研究。
《华夏文明之源·陇文化的历史面孔:神秘的河陇西夏文化》主要介绍了神秘的西夏文化,甘肃在西夏兴亡的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境内保存有极为丰富的西夏文化遗存,对揭开西夏神秘的面纱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于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初,存在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立国近两百年,今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兰州、定西等地都在西夏王国的版图及势力范围之内。
本书由悠远的梵音、历史的足音、华夏文明的坐标、嵩岳诗魂四个板块构成。 中岳嵩山寺院林立,本书选取了最负盛名的少林寺、永泰寺、法王寺三颗灿烂的明珠展示给大家。禅宗祖庭少林寺以少林功夫独步天下,被誉为“天下名刹”。永泰寺是嵩山地区一座皇家尼寺。北魏时期的转运公主、明练公主、永泰公主相继在这里出家为尼,演绎出千古浩叹的人生故事。法王寺有“嵩山胜地”之美誉,是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曾在这里讲佛译经。
本书分“飞天花雨”和“佛陀微笑”两部分,介绍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的概况,重点赏析一些壁画和雕塑精品,并从佛教故事画、飞天艺术、彩塑佛像、装饰艺术等方面总结了敦煌壁画的风格与成就,揭示壁画和彩塑的宗教意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特色。
佛教有许多神灵,制作佛像是宣传佛教思想的重要途径,所以佛教有“像教”之称。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66年开始建造石窟,代代兴建不息,到元代仍在修建,千年凿击出数以百计的窟龛,南区和北区合计编号窟龛735个。本书首先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形制以及莫高窟的、窟主、工匠等。其后分十六国北朝时期、隋代、唐前期、中唐以后等专题,详细论述了莫高窟不同时期开凿、建造的缘由和历史文化背景于石窟规模、特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