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盘古开天地直至清代,中原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圈中先进文化的象征,并且也逐渐成为正统文化的代表。本书以翔实的资料,论述与分析了中原文化的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以及在不同时代政治、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的突出成就。同时也探索总结了中原文化向中国其他地区传播的特性、方式、路径;它与整个华夏文化逐步交融的特点,及在各类文化的发展态势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从中可窥中国文化是怎样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对于当前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热潮,具有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
中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属于一种雅文化,在学术层面考察可视为阳春白雪。然而,基层和群众今天对于雅文化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易中天现象”“于丹现象”等,就雄辩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讲的是中国的经典甚至元典文化,但是普通老百姓对他们的讲座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中原文化解读》这本书的出版,将满足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渴求,对于基层和群众了解中原文化,将发挥独特的作用。
佛教有许多神灵,制作佛像是宣传佛教思想的重要途径,所以佛教有“像教”之称。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66年开始建造石窟,代代兴建不息,到元代仍在修建,千年凿击出数以百计的窟龛,南区和北区合计编号窟龛735个。本书首先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形制以及莫高窟的首创、窟主、工匠等。其后分十六国北朝时期、隋代、唐前期、中唐以后等专题,详细论述了莫高窟不同时期开凿、建造的缘由和历史文化背景于石窟规模、特点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讲好 “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如何讲好“黄河故事”、如何保护和传承好黄河文化、如何促进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值得学界认真探索的课题。 本书从黄河文化传播特征、黄河文化传播效果、黄河文化传播的创新策咯、黄河文化的 传播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述,反映了当前 关于黄河文化传播研究的 成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曾以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黄河又是中华大地的“害河”,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滚滚洪流不知淹没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和宝贵的财物。何以善良的母亲会变得如此暴虐?何以溅溅清流会化成滔滔浊浪?是母亲的本性使然还是子孙的作孽过多?为了治理黄河,历代人士做过怎样的努力?为了黄河安澜,沿岸民众有过什幺样的举动? 本书以黄河沧海桑田的变化为线索,围绕上列种种问题展开叙述,从人文的视角阐释黄河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贡献以及她对沿岸地域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读者由此可以了解:文明的辉光不仅仅需要河流的灌溉,更需要沐浴在这种辉光中的人们善加呵护。
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古代黄河与洛水交汇地区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中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主流。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性;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以洛阳古都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把这一文化传播到海内外,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辐射性。本书是河洛文化研究丛书之固始与闽台研究。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曾以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黄河又是中华大地的“害河”,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滚滚洪流不知淹没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和宝贵的财物。何以善良的母亲会变得如此暴虐?何以溅溅清流会化成滔滔浊浪?是母亲的本性使然还是子孙的作孽过多?为了治理黄河,历代人士做过怎样的努力?为了黄河安澜,沿岸民众有过什幺样的举动? 本书以黄河沧海桑田的变化为线索,围绕上列种种问题展开叙述,从人文的视角阐释黄河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贡献以及她对沿岸地域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读者由此可以了解:文明的辉光不仅仅需要河流的灌溉,更需要沐浴在这种辉光中的人们善加呵护。
庆历元年五月至庆历五年正月,范仲淹知庆州共四年零九个月。主要负责对西夏的战争,针对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山谷交错、地势险要的特点,范仲淹提出“积极防御”的守边方略,即在要害之地修筑城寨,加强防御工事,训练边塞军队,以达到以守为攻的目的,扭转了战局,得到了庆州民众的拥戴。本书主要记述范仲淹在庆州期间的政治、军事活动,展现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爱国主义精神。
李益,是唐代中叶一位杰出的边塞诗人,李益一生创作了许多的诗篇,现存160多首。《华夏文明之源·河陇人物:李益》分八章对李益的生平及诗歌创作做出全面介绍与概述,前六章介绍生平,后两章叙述诗歌成就。《华夏文明之源·河陇人物:李益》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李益一生及其诗歌展现在读者面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适宜的气候、肥沃的黄土、丰富的水资源使这一区域成为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农业经济区和长期的政治、经济中心,并形成了高度发达、绵延不绝、根深源正、兼容并蓄的文化成就。作为黄河流域的腹地、黄河中下游的交界处,郑州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黄河文明中居于中心地位。不仅黄河文明的肇始与之密切相连,而且黄河文明中心地位的建立亦与之息息相关。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两位书法家是公认的圣人:一位是“书圣”王羲之,另一位就是“草圣”张芝。有关王羲之的记述,在古代文献中很多;而关于张芝的描述却非常少,仅在《后汉书·张奂传》和卫恒的《四体书势》中有不足百字的记载,以后记述都是以这些文字为依据的。这给后人研究张芝及其书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书正是以这不足百字的记载为基础,结合史料及其他相关资料,对张芝的生平做一梳理,并对其书法成就与对后世草书创作的影响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本书分“飞天花雨”和“佛陀微笑”两部分,介绍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的概况,重点赏析一些壁画和雕塑精品,并从佛教故事画、飞天艺术、彩塑佛像、装饰艺术等方面总结了敦煌壁画的风格与成就,揭示壁画和彩塑的宗教意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特色。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具有浓烈人文历史色彩的图书;以同名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为蓝本,用绚丽多彩的图文形式,生动直观地再现以河南为主体的华夏中原地区的辉煌灿烂的古老文明。 从夏至清的漫长历史中的三千多年,河南一直居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心脏地带,二十多个朝代、二百多位帝王建都或迂都于此。洛阳、开封等古都见证了传统中古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安阳殷墟等历史遗迹,记录着华夏先民筚路蓝缕的文明创造及其薪火相传。儒、道、佛三家的会聚,影响并建构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老子、庄子等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令后人追怀瞻仰的足迹。 阅读此书,不仅是一次寻索华夏文明的朝圣之旅,还将获得历史反思之理性的珍贵启迪。
本书运用“边缘研究”方法,对“华夏边缘”作了新的解读。作者认为,所谓“边缘研究”,就是“这种研究法将研究的重点由民族的内涵转移至民族的边缘”。并由此通过对“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华夏族群边缘的维持与变迁”等的论述,用以揭示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成为非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