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泾水间的先周文化》依据历史典籍、考古发现和民间文化资源,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从弃的诞生到武王灭商这段重要历史。周先祖在泾水上游生活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本书重点描述了从夏朝末年不窋失去后稷之官、逃往“戎狄之间”,到古公亶父南下周原,周人十二代先祖在泾水上游的庆阳等地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开启周代基业的感人事迹。全书以时间为脉络,以重要历史事件为对象,在叙述周族发展史的同时,对当代相近的有关书籍或文章的一些观点也进行了简要的评介。
佛教有许多神灵,制作佛像是宣传佛教思想的重要途径,所以佛教有“像教”之称。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66年开始建造石窟,代代兴建不息,到元代仍在修建,千年凿击出数以百计的窟龛,南区和北区合计编号窟龛735个。本书首先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形制以及莫高窟的首创、窟主、工匠等。其后分十六国北朝时期、隋代、唐前期、中唐以后等专题,详细论述了莫高窟不同时期开凿、建造的缘由和历史文化背景于石窟规模、特点等。
本书分“飞天花雨”和“佛陀微笑”两部分,介绍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的概况,重点赏析一些壁画和雕塑精品,并从佛教故事画、飞天艺术、彩塑佛像、装饰艺术等方面总结了敦煌壁画的风格与成就,揭示壁画和彩塑的宗教意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特色。
该书展示皇甫谧所铸就的坚强意志与高尚人格,突现其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立独行的“思想力量”,彰显皇甫谧在其时思想文化上的巨大成就以及历史影响,探讨皇甫谧对陇右文化的积淀与升华,对关陇实践理性精神的发掘。本书稿的重点,乃写出皇甫谧人生的“精彩”来。
中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属于一种雅文化,在学术层面考察可视为阳春白雪。然而,基层和群众今天对于雅文化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易中天现象”“于丹现象”等,就雄辩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讲的是中国的经典甚至元典文化,但是普通老百姓对他们的讲座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中原文化解读》这本书的出版,将满足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渴求,对于基层和群众了解中原文化,将发挥独特的作用。
本书分“飞天花雨”和“佛陀微笑”两部分,介绍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的概况,重点赏析一些壁画和雕塑精品,并从佛教故事画、飞天艺术、彩塑佛像、装饰艺术等方面总结了敦煌壁画的风格与成就,揭示壁画和彩塑的宗教意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特色。
当唐诗宋词的美景变得难以寻觅的时候,当名满天下的长江三峡变得似是而非的时候,五百里清江终于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五百里清江的古老宁静和天然质朴,注定被发现。清江流域的绝壁巨洞、飞瀑虎踪,既赏心悦目,又惊心动魄。景阳光的风光文物,长阳陕的美艳光华,柴埠溪的绝尘绮丽,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可以点燃我们的热情。清江流域的史影光怪陆离,异彩纷呈:廪君冷酷果断,盐水妖绕浪漫,虎钮錞于质朴古拙。清江流域的跳丧、哭嫁,既通俗易懂,又出神入化;田氏贵族诗人群作品丰赡;民间五句歌融楚辞、唐诗七绝、古代巴歌艺术风格于一体,开诗坛先河。让我们顺流而下,看一看令人沉醉的清江;让我们逆流而上,看一看令人低徊的清江。
本书为中英对照读物,介绍中国江南的丝文化。开篇《锦绣江南》总写江南丝文化,接着,分别从蚕桑、染色等丝绸生产文化,织锦、丝绵、缂丝与刺绣等丝绸工艺文化以及盛泽丝文化、南浔丝文化、上海丝文化等丝绸地域文化三方面对江南丝文化进行了分述,每一方面包含若干主题,每一主题单独成篇。
《高原泾水间的先周文化》依据历史典籍、考古发现和民间文化资源,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从弃的诞生到武王灭商这段重要历史。周先祖在泾水上游生活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本书重点描述了从夏朝末年不窋失去后稷之官、逃往“戎狄之间”,到古公亶父南下周原,周人十二代先祖在泾水上游的庆阳等地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开启周代基业的感人事迹。全书以时间为脉络,以重要历史事件为对象,在叙述周族发展史的同时,对当代相近的有关书籍或文章的一些观点也进行了简要的评介。
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古代黄河与洛水交汇地区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中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主流。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性;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以洛阳古都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把这一文化传播到海内外,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辐射性。本书是河洛文化研究丛书之固始与闽台研究。
庆历元年五月至庆历五年正月,范仲淹知庆州共四年零九个月。主要负责对西夏的战争,针对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山谷交错、地势险要的特点,范仲淹提出“积极防御”的守边方略,即在要害之地修筑城寨,加强防御工事,训练边塞军队,以达到以守为攻的目的,扭转了战局,得到了庆州民众的拥戴。本书主要记述范仲淹在庆州期间的政治、军事活动,展现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爱国主义精神。
李益,是唐代中叶一位杰出的边塞诗人,李益一生创作了许多的诗篇,现存160多首。《华夏文明之源·河陇人物:李益》分八章对李益的生平及诗歌创作做出全面介绍与概述,前六章介绍生平,后两章叙述诗歌成就。《华夏文明之源·河陇人物:李益》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李益一生及其诗歌展现在读者面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适宜的气候、肥沃的黄土、丰富的水资源使这一区域成为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农业经济区和长期的政治、经济中心,并形成了高度发达、绵延不绝、根深源正、兼容并蓄的文化成就。作为黄河流域的腹地、黄河中下游的交界处,郑州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黄河文明中居于中心地位。不仅黄河文明的肇始与之密切相连,而且黄河文明中心地位的建立亦与之息息相关。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两位书法家是公认的圣人:一位是“书圣”王羲之,另一位就是“草圣”张芝。有关王羲之的记述,在古代文献中很多;而关于张芝的描述却非常少,仅在《后汉书·张奂传》和卫恒的《四体书势》中有不足百字的记载,以后记述都是以这些文字为依据的。这给后人研究张芝及其书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书正是以这不足百字的记载为基础,结合史料及其他相关资料,对张芝的生平做一梳理,并对其书法成就与对后世草书创作的影响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古老的燕赵大地孕育了灿烂的燕赵文化。从泥河湾旧石器文化到磁山文化,从以“慷慨悲歌”为稳定标志的传统燕赵文化到以西柏坡精神为灵魂的革命燕赵文化,几千年来,河北人营造的燕赵文化,一次又一次地冲刷着威严而坚固的黄土文化,为中华文化谱写了一段又一段的辉煌篇章。如今,燕赵文化依然以自己鲜明的特色,为河北乃至中国的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本书分“飞天花雨”和“佛陀微笑”两部分,介绍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的概况,重点赏析一些壁画和雕塑精品,并从佛教故事画、飞天艺术、彩塑佛像、装饰艺术等方面总结了敦煌壁画的风格与成就,揭示壁画和彩塑的宗教意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特色。
本书分“飞天花雨”和“佛陀微笑”两部分,介绍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的概况,重点赏析一些壁画和雕塑精品,并从佛教故事画、飞天艺术、彩塑佛像、装饰艺术等方面总结了敦煌壁画的风格与成就,揭示壁画和彩塑的宗教意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特色。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具有浓烈人文历史色彩的图书;以同名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为蓝本,用绚丽多彩的图文形式,生动直观地再现以河南为主体的华夏中原地区的辉煌灿烂的古老文明。 从夏至清的漫长历史中的三千多年,河南一直居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心脏地带,二十多个朝代、二百多位帝王建都或迂都于此。洛阳、开封等古都见证了传统中古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安阳殷墟等历史遗迹,记录着华夏先民筚路蓝缕的文明创造及其薪火相传。儒、道、佛三家的会聚,影响并建构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老子、庄子等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令后人追怀瞻仰的足迹。 阅读此书,不仅是一次寻索华夏文明的朝圣之旅,还将获得历史反思之理性的珍贵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