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城市寻端 大连开埠建市》 为 品读大连 系列丛书之一,讲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大连港口和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构建了大连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史演变的清晰脉络,再现了120年前大连从一个小渔村向远东自由港和贸易中心推进的曲折历程。 02《故园寻迹 大连古城》 为 品读大连 系列丛书之一,以人对于本源的追索情怀,寻找大连地区的众多古城踪迹,如牧羊城、营城子、卑沙石城、巍霸山城、龙潭山城、城山山城、金州古城、复州古城等,对其历史、文化、人物、故事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是一本全面解读大连人故园母土来龙去脉的精致文本。 03《文化寻奇 大连民间艺术》 为 品读大连 系列丛书之一。大连民间艺术多彩而耀眼。本书内容丰富、翔实、生动,展现了大连民间艺术的硕果和大连民间艺人的风采,对保护、传承、发展大连民间
《闽台文化大辞典》为区域文化综合性的大型工具书,重点介绍福建文化的基本知识,同时从福建与台湾同属一个大文化区的特殊关系出发,介绍与福建相关联的部分台湾文化知识。 本辞典收录条目约1.5万条,上起远古,下迄2010年(附录延至2013年)。分地理、历史、民族与宗族、思想与学术、文学、语言、教育、艺术、工艺美术与雕塑、出版与传媒、科学与技术、医药卫生与体育、宗教与民间信仰、民俗、饮食、旅游、建筑、文化设施、海洋文化、华侨华人20卷。为帮助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闽台文化及闽台关系,辞典在正文之前,置以《闽台文化导论》专文,对闽台文化的基本情况、特征做了概说。书后附有 参考书目 ,可供读者作深入研究之参考。正文之后,有15种附录,补充闽台文化方面的重要内容。
天水是一座有着两千八百多年建城史的老城,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于此。伏羲始演八卦,拉开了人类洞悉宇宙机密的序幕。古人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诗人叶梓以细腻的笔触,沿袭八卦生六十四卦的体系,用抒情的笔调写下了老城天水的六十四篇文章。这些文字共分八辑,每辑八篇,相当于一爻一文,涉猎了老城的风土、人情、美食、工艺、歌舞、名胜,既是一册天水人文手册,更是唱给时光的一曲哀婉挽歌,呈现出缓慢的优美与温情。
本词典收词八万余条,以现代汉语为主,词条除一般词语外,还收有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成语、谚语、名言警句、方言词以及各学科的常用词汇。上述词语,相当一部分出自藏文的翻译出版物,译文具有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
对河北省境内古中山国文物的研究,揭示古中山国的文化。 中山国文物的发现曾轰动了考古界和艺术界。编著者力求以大量珍贵文物和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以比较与研究的科学方法,对中山国的由来与发展、时代与文化及其文明之遗踪,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剖析,同时介绍了大量文物知识,诸如铜器、玉器、陶器以及金、银器的发生、发展和文化特色等。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山国这个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白狄族建立的诸侯小国的由来与发展,以及它所蕴藏的文化艺术等。
该书以通俗而幽默的语言,生动描写了全国各个省、市(区)人们的性格特点,深刻剖析了群体性格形成的原因,真实呈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群体形象、性情禀赋、风土人情和人间百态。阅读本书可以帮助人们全面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将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带来莫大的裨益。
宋代以后,浙江是中国的文化大省。“文化之邦”的含义,不仅包括精英文化方面的繁荣,还包括通俗文化的方方面面。本书运用文化地理学的视角,以学术(儒学学派及进士数量)、风俗(民间信仰、节日、婚姻、丧葬习俗、堕民、九姓渔民)、方言与戏剧等文化要素为切入点,对近世时期(宋元明清)浙江的文化区域特征与地域差异展开具体而深入的描述、分析、总结,解剖其形成、发展、成熟的自然与人文背景,并挖掘其深层次的制约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地域文化进行了文化区划,揭示了区域文化中心的变迁轨迹。本书为认识中国各地传统地域文化及其形成机制提供了一个典范,也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
广东省三普登记珠三角地区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深圳市、珠海市、中山市,共有祠堂建筑3172座,约占广东省全省登记祠堂建筑约7500座的42.3%。根据广府祠堂、客家祠堂和潮汕祠堂在全省三普登记数量中所占比例,我们遴选了219座广府祠堂、40座客家祠堂、41座潮汕祠堂,编入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