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及改革开放前沿地,历史厚重磅礴,精神大度从容。进入新时代,广州勇立潮头逐浪前行,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奋力谱写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四个出新出彩 新篇章。 岭南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品格,这是历史留给广州的宝贵财富,也是人文湾区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从文学的视角读懂广州,乃至读懂粤港澳大湾区、读懂中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 读懂广州 书系之《文学里的广州》,通过历代名家的篇章,向读者娓娓解读广州的辉煌历史。 读懂广州 书系之《文学里的广州》,围绕广州城市历史脉络,按照诗词、散文、小说、杂记四种体裁收录不同年代的名家名作。所选作品均以广州为背景,彰显历史、经济、民俗等
330张彩绘《山海经》帛画,通过摄影和后期,结合原经文展开图说,展示了整体设计精美的异域风情的山海经图画,神兽和事物名称全部配有拼音。
本书是 世界遗产在中国 丛书之一种。本丛书旨在将中国的世界遗产进行分类研究,对其突出普遍价值进行分类研究,使广大读者了解中国世界遗产在全球视野中的地位和价值,是一套科研与普及相结合的世界遗产丛书。本册《历史城市》详细介绍了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城市名录的平遥、丽江、澳门、鼓浪屿,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针对其历史发展与变迁、城市空间、建筑群体、居住环境、人文特征、保护实践等进行了生动阐述和分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历史城市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作者均为在这一领域耕耘多年的专家,不仅熟悉材料,且深入参与过这些项目的具体实践,对这一专题有独到的研究。书稿总体架构清晰,层次递进有序,内容安排较合理。作者在恪守专业准确的前提下,能面向非专业的读者,行文明白流畅,图文并茂,具有相当的可
《朱子全书廉洁章句辑要》以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的《朱子全书》(修订本)、《朱子全书外编》为蓝本,从《周易本义》《诗集传》《仪礼经传通解》《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等30部典籍中探骊、淬炼出5000余条的廉洁章句,是目前最系统全面整理中国传统廉洁章句的书籍。本书是朱子廉洁思想的集成读本,为研究中国传统廉洁文化提供了一部新的工具书,也为人们行世以廉、修身为洁立规矩、树铭箴、作教材提供了一种新的维度。
丛书以鼓浪屿史话、鼓浪屿风光、鼓浪屿建筑、鼓浪屿音乐、鼓浪屿宗教、鼓浪屿原住民、鼓浪屿公共租界、鼓浪屿侨客、鼓浪屿教育、鼓浪屿学者等十个专题为主要内容,较客观准确地介绍了鼓浪屿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充分展现了鼓浪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是一套系统研究鼓浪屿历史文化的史料读本和百科全书。
泉州申遗项目的遗产整体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构成,分布在自海港经江口平原并一直延伸到腹地山区的广阔空间内,它们完整地体现了宋元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贸易体系与多元社会结构,多维度地支撑了 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这一价值主题。本书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系列遗产进行总体介绍,从遗产辨认、遗产描述、列入理由来阐释泉州的世遗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的图书。以一流的文字、一流的图片、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制作,以国际化的表达全方位地展示世遗泉州突出普遍价值。
本书分为 上海之源 人文化成 文化江南 发现江南 四个部分。在 上海之源 序列下,作者描述了从崧泽、福泉山到朱家角镇、金泽镇等的地方文化;在 人文化成 序列下,作者列举了屠隆、夏瑞芳、席氏兄弟、董健吾、王钝根、陆礼华等文化人物;在 文化江南 序列下,作者发现了上海之源与文化江南的传承与创造的特质和基因,展现了不一般的江南文化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因为作者缩小了单位,以描述青浦地方文化为职志,随之的目光也下沉到乡镇一级,因而发掘出许多容易被忽视的本土籍贯的重要人物和名物。本书所成就的结果,就是比一般著作提供了更加详尽的细节,为我们描述了一种更加具体,更加深入的 上海文化 和 江南文化 。
以国家图书馆藏嘉庆《彭县志》为底本,省称底本;底本残缺、漫漶之处,则以彭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所藏抄配本参校,省称抄配本。抄配本之误,一般不出校说明;抄配本在全书之末增补之内容,根据其附注门类,散入全书相关卷次,以 【补】 为标志与前文分开,并在条目之末出校说明。 光绪《重修彭县志》之末专门撰写《订讹》,对嘉庆《彭县志》之错谬多所是正。此次校注亦全面参考,并将原文作为附录,置于书末,省称《订讹》。 以简体字进行重排,异体字、俗讹字等全部统一,人名、地名、书名、经典著作之特殊用字及校勘记中繁简有别之字则保留原字形。避讳字之可判定者一律改回,于首次出现时说明,馀不一一。星野图、舆地图等据底本扫描重印。
朱柏庐,与顾炎武、归有光齐名,并称为江苏 昆山三贤 ,是明末清初教育家、理学家,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春秋五传酌解》《困衡录》《愧讷集》《毋欺录》等,其《治家格言》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全集多选善本为底本,国内首次系统地加以整理、校勘,全面掌握朱柏庐著述存藏版本,精心选择底本和参校本予以汇编整理,《删补蔡虚斋先生易经蒙引》系据珍稀手稿残卷整理,《大学讲义》、《中庸讲义》、《愧讷集》底本为初刊本且都是首次校点。全集穷尽式辑录朱柏庐集外诗文、交游者相关文字以及后人传记作为附录。全集堪称朱柏庐著述的集大成之作,极大便利学术研究的开展,填补学术界在朱柏庐研究领域的空白,拾遗补缺,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价值,对于保存古典文化、传承学术经典、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是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各地文史研究馆和馆外专家用6年时间撰写的学术著作,共34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均有1卷。各卷上编纵向地描述当地文化的发展史,下编重点描述当地文化的特点和亮点。上起于远古时代,下迄于1911年辛亥革命,可视为各地的“文化地图”。《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以学术性、现实性、可读性三者的统一为目标,可供学者参考,也可供干部培训及广大读者研习之用。尤其希望《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能对当前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海峡西岸闽南方言与文化研究》一书挖掘许多新材料,并运用新方法和新 理论来研究海峡西岸的闽南方言与文化。全书共分为11章。分别研究清末民 初西方传教士所著厦门、漳州、潮汕闽南方言的字典辞书的音系及其音值构 拟;探讨近现代西洋传教士《新旧约全书》闽方言翻译与传播及其闽方言罗 马字音标研究;研究探讨清代民初关于泉州、漳州、厦门、潮汕方言韵书的 音系性质;阐述清末民初福建切音字运动概况及重要成就;阐明现当代闽南 方言学者的学术成就及其重要论著;介绍并分析闽粤传统闽南戏曲艺术所反 映的闽南传统文化;传承古诗文闽南方言吟诵的艺术与弘扬闽南方言文化。 这是一部着重研究清末民初闽南方言文献的巨著。
湖南历代省志,皆未列 氏族 一门。 新世纪初,湖南图书馆对馆藏各姓氏族谱、地方志、诗文集等文献作了大规模系统的梳理,著录全省300多个姓氏、10000多个家族迁湘始祖、迁湘时间、迁徙缘因、迁出地、迁入地、族谱纂修概况、各届修谱时人口概况、字派及族中名人等内容,并于2006年由岳麓书社出版。 此书出版后,影响较好,销售亦旺,对研究湖南氏族迁徙、人口发展及海内外民众寻根问祖皆发挥了较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实际起到了 湖南省氏族志 的作用。应社会需求,湖南图书馆拟对此书进行增订,除删除原书中记载过于简略的条目外,主要据近年入藏的各姓氏族谱作了大量的补充。删减、增补字数达40余万字。涉及全省300多个姓氏、约15000个氏族。 本书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姓氏族谱。族谱为各族自纂之史,普遍存在着攀附、夸大、讹误等现象,甚至有
海外客家人作为海外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努力保持和延续着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成为客家文化在海外的重要传承者和传播者,是一个具有共同信念、相似方言、相近习俗、相同理想追求的观念共同体。本书重点聚居于研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及毛里求斯四个国家的客家人及其后裔,旨在观察海外客家人各方言群体的异同及其在全球化、区域化、本土化过程中所经历的文化适应与嬗变。本书共分为四编,分别为理论探析、印度尼西亚客家人、马来西亚客家人及泰国和毛里求斯客家人,先从理论层面探讨海外客家人观念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与特点,再分类研究四个国家的海外客家人特性,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学术性,为今后的海外客家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苏州山林图鉴》以苏州山林的空间属性为基准,组织有关历史进程、时空关系及自然、人文和发展等专题的内容,不同部分的内容之间可以相互参照,以书内链接加以说明并建立关联。 《苏州山林图鉴》文字叙述与图照表述并重,其中,照片与图表按3个系列统一排序,并在书末附有 照片索引 和 图表索引 ,以供读者检索。 《苏州山林图鉴》所用照片均为原创。每幅(组)照片由照片影像(单幅或组照)、照片标题、照片说明三个部分构成相对独立的基本单元。照片标题后附有照片拍摄年份(组照中的照片拍摄年份不同时,在次级标题中分别标注)。照片拍摄地点在照片标题或照片说明中加以阐述,不再单独标出。照片拍摄参数不再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