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问题出发,探讨了全球文化与城市本土文化冲突与融合背景下城市传统民俗节庆重塑地方认同的问题,由此提出了本书的研究问题。对国内外地方认同理论与案例、民俗节庆与地方认同建构关系等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评论,阐明了本研究的具体问题。对本书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通过文献研究,重新梳理广州迎春花市这一传统民俗节庆的历史演进与变化。对广州迎春花市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揭示了文化记忆在迎春花市塑造地方认同过程中具有独特价值,世居居民、父辈移居者和新来者等不同群体地方认同建构存在差异等结论。总之,迎春花市建构起相对统一的地方认同。介绍广府庙会的由来及引发的广泛争议。分析广府庙会参与地方认同建构过程,认为地方性是广府庙会引发争
《东方文化圈内的不同趋向:中日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阐述了中日封建时期在提地制度、小农状况、产品经济发展以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存在重要差别,因此在近代,日本经明治维新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而中国却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同时阐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东亚所有近代意义的变革都是难以比拟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增加,中西文化差异越发明显,并且这些差异对不同文化的各个领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跨文化视角下的北美与中国文化(中英文版)》深谙中国文化又非常熟悉北美文化,他们通过对跨文化视角下的北美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向读者形象地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不同,揭示了在跨文化交流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交流方式,旨在增进人们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特别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增进感情。《跨文化视角下的北美与中国文化(中英文版)》适用于对北美文化和中围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以及那些在工作或生活中碰到了跨文化交流问题的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书选择了比较文学发展历程中的若干篇篇经典文献进行释读,涉及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以及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变异学研究诸种方法,试图展现尽可能丰富的比较文学研究元典,并籍此进入比较文学研究现场。
本书详细介绍了西方社会的礼仪规范和相关文化背景,旨在帮助人们在对外交往中充分展现中国公民良好的礼仪素养和精神面貌。全书共分为12章,内容涵盖了西方礼仪文化概述、见面礼仪、人际交往礼仪、文书礼仪、公共场所行为礼仪、餐饮礼仪、着装礼仪、婚俗礼仪、丧葬礼仪、商务礼仪、禁忌礼仪和体态礼仪。本书在介绍西方社会礼仪规范的同时深入挖掘其后的文化根源和背景知识,每一章正文之后的情景对话和补充阅读材料都尽量保持了英语的原汁原味,有助于读者在阅读中学习地道的语言。
《东方文化圈内的不同趋向:中日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阐述了中日封建时期在提地制度、小农状况、产品经济发展以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存在重要差别,因此在近代,日本经明治维新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而中国却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同时阐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东亚所有近代意义的变革都是难以比拟的。
本卷所收录文章既有《敦煌学、吐蕃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西域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等对文化问题的长远思考,也有《〈饶宗颐史学论著选〉序》《从中国文化特点谈王国维之死》《〈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序》等对国学大师的理解与真知灼见。
“东亚文化比较研究”会议自1996年在日本著名学者中西进的倡导下首次举行以来,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这个会议在中、日、韩三国轮流举办,以平等对话为宗旨,聚焦于如何继承文化传统,构建新文化的各种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稿件是2014年10月在浙江工商大学举行的第12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共20篇稿件,其中既有中西进等国际学界之名学者的大作,也有许多中青年学者的多角度探讨,许多研究成果值得称道。将会议论文结集出版,既是东亚比较文化会议举办20周年的成果展示,也可扩大学术影响力,在域外汉籍和“周边看中国”等学术热点氛围中,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东亚比较文化、中日韩历史文化交流,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注入更多活力。因此十分具有出版意义,建议出版。本书为“域外汉籍研究文丛”之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