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30元
  • 4.9折-5.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中国史话)
    •   ( 8 条评论 )
    • 冯佐哲 著 /2011-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一苇可航的近邻,自古以来中日两国就保持着从未间断的文化交流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文化之缘”长期把两国维系在一起,共同创造着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为世界的进步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这本由冯佐哲著的《中日文化交流史话》以历史上各个时期中日关系为背景,全面而系统地叙述了中日两国几千年来文化交流的历史,尤其是对各个时期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重要人物的有关活动及其作用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 ¥7.5 ¥15 折扣:5折
    • 中国阿拉伯文化交流史话(中国史话)
    •   ( 11 条评论 )
    • 宋岘 著 /2011-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扼要介绍了7~19世纪阿拉伯与中国交往的历史,不仅讲述了杜环的阿拉伯之行、郑和下西洋时与阿拉伯的交流,而且介绍了中国与阿拉伯的古代贸易情况、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交流的情况,书中尤其重点介绍了阿拉伯医学对中国医学的影响。可以说本书对读者了解中阿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历史提供了基本的资料和知识。

    • ¥7.5 ¥15 折扣:5折
    •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丛书 北京大学旗舰店正版
    •   ( 2 条评论 )
    • 王秀丽梁云祥 /2016-05-10/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多渠道收集数据,深入分析了日本民众对中国、中国文化、中国媒体、中国人以及中日关系的态度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中国形象的策略,如注重传播内容的选择、改变中国媒体的形象、扩大中日民间交流等。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论述清晰、内容丰富,在写作中能够结合历史与现实,兼顾问题与策略,对于增进中日两国民众间的理解和信任、推动中日关系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 ¥16 ¥32 折扣:5折
    • 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德文化丛书)
    •   ( 176 条评论 )
    • (斯洛伐克)马立安?高利克 著,刘燕 主编 /2017-05-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时代,德国文学、哲学、文艺思潮对 20世纪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书收录了国际知名汉学家马立安 高利克先生有关中德文化交流领域四十余年的15篇研究硕果,主要围绕歌德、尼采两位文学界与哲学界巨匠,涉及斯宾诺莎、里尔克及德国表现主义批评家等在中国学界的翻译、接受与传播,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作家(如张君劢、胡适、张闻天、郭沫若、茅盾、冯至、顾城等)对德国文化与文学的译介、阐释与创造性误读。全书为中德文学、文化的跨文化沟通与理解,提供了一个来自中欧汉学家的 他者 视角。其研究方法灵活多样、资料详实厚重、考证细致入微,结论具有启发性,充满真知灼见。作为尼采在中国研究领域的*早汉学家,高利克先生的学术敏锐性与洞察力令人钦佩难忘。

    • ¥29.5 ¥59 折扣:5折
    • 在非洲发现中国/大观
    •   ( 1 条评论 )
    • 编者:邱立波|总主编:高全喜... /2015-06-01/ 广西师大
    • 对于中国人来说,非洲是一块熟悉又陌生的大陆。在反殖事业中与中国人并肩的战士,抬中国入联合国的黑兄弟,不可谓不熟悉;但如果细追究下去,非洲究竟需要什么?非洲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恐怕又没谁能说得清楚,不可谓不陌生。 非洲与中国在各自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发展上的耦合关系,该种关系将使得双方 终都能够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解放。这一过程的展开,会令非洲与中国在过去的亲密政治关系,以及在 的紧密经济关系,终于获得其历史哲学意义。 邱立波主编的《在非洲发现中国》分为三部分:世界观察、专题研究、名作译介。所收录的文章主题聚焦非洲,描述它与中国在各自的历史过程中,所逐渐呈现出的在其发展上的耦合关系。

    • ¥16.16 ¥32 折扣:5.1折
    • 汗青堂丛书026·中日交流两千年:客观友好的中日关系论述
    •   ( 3 条评论 )
    • /2019-07-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作者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总结概述了中国与日本两国自汉代开始的交流史。全书按时代和标志性事件或人物划分章节,全面展现了中日关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将中日两千年互动中的交流、融合、挑战、动荡浓缩于薄薄的书页之中。在叙述之余,作者还严谨地考证了几个学术上颇有争议的问题,包括邪马台国在哪里、倭五王是谁、国书事件真相等。

    • ¥29.9 ¥60 折扣:5折
    • 中国玉文化读本
    •   ( 0 条评论 )
    • 周中栋,海慈 编 /2011-02-01/ 当代中国出版社
    • 玉是中国历史最长的文物之一,已有8000年的历史。玉文化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最早的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它记录了中华民族从原始走向文明,从上中古走向近代的历史。玉在数千年间,被中国祖祖辈辈的人挑选出来,精雕细琢,做成理想的形状,赋予理想的属性,佩在理想的位置。玉,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爱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历久不衰的民族风尚。了解中国玉文化,能够帮助青少年生动具体地认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认识中华民族独特的图腾和审美意识,认识中国人的道德理念和民族精神。周中栋、海慈编著的《中国玉文化读本》,以历史发展的进程为主线,综合介绍了玉器的基本知识、历史发展过程,以及玉器的鉴赏,给予青少年读者一些玉和玉文化的启蒙知识,引导更多的青少年知玉、爱玉,从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 ¥25.37 ¥51.76 折扣:4.9折
    • 在非洲发现中国/大观
    •   ( 0 条评论 )
    • 编者:邱立波|总主编:高全喜 /2015-06-01/ 广西师大
    • 对于中国人来说,非洲是一块熟悉又陌生的大陆。在反殖事业中与中国人并肩的战士,抬中国入联合国的黑兄弟,不可谓不熟悉;但如果细追究下去,非洲究竟需要什么?非洲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恐怕又没谁能说得清楚,不可谓不陌生。 非洲与中国在各自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发展上的耦合关系,该种关系将使得双方 终都能够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解放。这一过程的展开,会令非洲与中国在过去的亲密政治关系,以及在 的紧密经济关系,终于获得其历史哲学意义。 邱立波主编的《在非洲发现中国》分为三部分:世界观察、专题研究、名作译介。所收录的文章主题聚焦非洲,描述它与中国在各自的历史过程中,所逐渐呈现出的在其发展上的耦合关系。

    • ¥16.16 ¥32 折扣:5.1折
    • 东行漫记(一个印度人眼里的中国)
    •   ( 0 条评论 )
    • (印度)纳维·库马尔·巴克什|译者:吴亚洲 /2016-08-01/ 中央编译
    • 纳维·库马尔·巴克什是一名印度工程师,加入商船历经30年海上生涯,得以广泛游历世界。 2009年起他在中国辗转多个城市,秀山岛——定海——上海——普陀山——武汉——泰州,这是纳维在中国走过的城市和工作过的地方,中国的崛起和百姓的生活令纳维吃惊和羡慕,纳维用自己的笔记录了这一切,就是这本《东行漫记(一个印度人眼里的中国)》。无论是饮食起居、精神信仰,还是道路建设、城市风光,纳维在写作中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祖国印度,从而让读者也会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和印度不同的文化。

    • ¥17.55 ¥30 折扣:5.8折
    • 中国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
    •   ( 0 条评论 )
    • 孔远志 著 /1999-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通过民族渊源看中国印尼两国民族的关系,分别从宗教、文学、语言、建筑、医学、生产技术、生活用具和风俗习惯等领域阐述中国印尼文化交流,专章论述近年来中国印尼友好合作和文化交流活动,分析上述文化交流的意义、特点和前景。作者9次访尼,搜集了大量资料;同时参考中外论著百余种。本书适用于学习、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读者和学者。

    • ¥24.2 ¥49.4 折扣:4.9折
    • 中国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
    •   ( 0 条评论 )
    • 孔远志 著 /1999-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通过民族渊源看中国印尼两国民族的关系,分别从宗教、文学、语言、建筑、医学、生产技术、生活用具和风俗习惯等领域阐述中国印尼文化交流,专章论述近年来中国印尼友好合作和文化交流活动,分析上述文化交流的意义、特点和前景。作者9次访尼,搜集了大量资料;同时参考中外论著百余种。本书适用于学习、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读者和学者。

    • ¥22.2 ¥45.4 折扣:4.9折
    •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意义:关于中西文论对话的再思考 9787100091435 北京出版 邹广胜 著
    •   ( 0 条评论 )
    • 邹广胜 著 /2014-10-01/ 北京出版
    • 本书是笔者对目前中西文论对话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与反思,是用对话的基本原则——多元、平等与交流来反思自身文论与文化传统的结果。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儒学最为匮乏的就是平等的理念,没有平等的精神就没有普遍幸福的观念。对平等原则的思考与对平等理念对中国文化意义的反思乃是本书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笔者的思考不仅来自对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的价值理念的反思。

    • ¥29 ¥58 折扣:5折
    • 中蒙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研究/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术文库
    •   ( 0 条评论 )
    • 编者:张智荣//柴国君 /2017-01-01/ 经济管理
    • 张智荣、柴国君主编的《中蒙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研究》以 “ ”和“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实施为背景,全面阐述了中蒙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的现实基础与合作效应,运用 价值链理论,分析了中蒙两国在文化产业合作中的各自优势,提出了中蒙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的战略构想和实施路径,特别是对中蒙文化旅游产业合作进行了 加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促进中蒙两国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的政策提出了建议。

    • ¥23.76 ¥48 折扣:5折
    • 1920.寻梦欧洲的中国青年(视频书) 人民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张旭东等著 /2019-07-01/ 人民出版社
    • 从1919年初到1920年底,全国各地赴法国勤工俭学的青年有1600多人,有一些又去了英国、德国、比利时和俄国等地。这其中有许多是早期共产主义者,如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陈毅、聂荣臻、李维汉、蔡畅、李富春、王若飞、向警予等等。本书对这些满怀改造中国理想的青年在当地的工作和生活,进行了多角度介绍,生动地讲述了他们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实地考察,以及他们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历程。

    • ¥28 ¥48 折扣:5.8折
    • 1920.寻梦欧洲的中国青年(视频书) 张旭东等著 著
    •   ( 0 条评论 )
    • 张旭东等著 /2019-07-01/ 人民出版社
    • 从1919年初到1920年底,全国各地赴法国勤工俭学的青年有1600多人,有一些又去了英国、德国、比利时和俄国等地。这其中有许多是早期共产主义者,如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陈毅、聂荣臻、李维汉、蔡畅、李富春、王若飞、向警予等等。本书对这些满怀改造中国理想的青年在当地的工作和生活,进行了多角度介绍,生动地讲述了他们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实地考察,以及他们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历程。

    • ¥27.1 ¥48 折扣:5.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