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上,力争体现立足现实、多元开放、促进教师教学评价理念的转变。本书以 评价支持教学"为核心理念,从教师视角分析评价对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从 教 学 评 一体化设计、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方面提供切实有效的、以评价支持教学的策略,并对教师评价素养提升进行详细阐述。书中包含大量来自一线的生动案例,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理念或策略,从传统的学习结果评价,到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从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到同时关注学生认知策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从以纸笔测验为主,到真实情境中的评价。
社会总在花样翻新,编辑孜孜以求的东西却永不会过时。《总编辑叙谈》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前总裁陈昕先生的一本小书,书稿内容来自陈昕先生在2021年和2016年的两场讲座,讲座是针对青年编辑和出版从业人员,作者从自己四十年的从业经历、经验出发,精炼地总结了在时代风云变换之中,编辑作为内容行业工作者,如何定位自己的职业,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工作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等等。作为一位用40年的时间从一线岗位做到全国家出版集团***的杰出编辑,作为操作过许多重大、复杂出版项目的资深出版人,作者对编辑这份职业理解至深,言简意赅地将毕生出版工作心法凝练于这本小书之中。
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时代,德国文学、哲学、文艺思潮对 20世纪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书收录了国际知名汉学家马立安 高利克先生有关中德文化交流领域四十余年的15篇研究硕果,主要围绕歌德、尼采两位文学界与哲学界巨匠,涉及斯宾诺莎、里尔克及德国表现主义批评家等在中国学界的翻译、接受与传播,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作家(如张君劢、胡适、张闻天、郭沫若、茅盾、冯至、顾城等)对德国文化与文学的译介、阐释与创造性误读。全书为中德文学、文化的跨文化沟通与理解,提供了一个来自中欧汉学家的 他者 视角。其研究方法灵活多样、资料详实厚重、考证细致入微,结论具有启发性,充满真知灼见。作为尼采在中国研究领域的*早汉学家,高利克先生的学术敏锐性与洞察力令人钦佩难忘。
本书包括四个部分:新世纪、新治理,自己讲、讲自己,尚和合、求实践,新儒学、新人格。*部分为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启了中国的世纪、人类的新世纪,为世界奉上中国的方案。第二部分为构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风格、气魄、神韵的和合学理论思维体系,以及自己讲、讲自己的中国理论思维话语体系,包括和实力的意蕴和建构、和实力与一带一路等。第三部分为尚和合的民族精神、时代价值,以及和合学的思维特性、文化内涵与实践。第四部分为文化创新与文化强国,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具有世界视野、人类意识的理想人格和追求真理的理想人才。
文化交流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这种信息交流存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交流者之间。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着交流的过程以及结果,而意识形态便是这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通过对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梳理出意识形态对这一过程产生影响的一些线索,总结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西文化交流中意识形态传播的结果和新特点。 章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梳理,其中包括文化、文化交流、意识形态和传播的一些基础理论及其之间关系的论述。 第二章主要是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回顾及其当代启示,为后文的论述提供背景、依据及参照。 第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对全球化条件下,中西文化交流现状的研究,主要从内容、方式、途径和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特别是从中梳理出意识形态在其
本书主要论述中越文化交流史中一些典型例子,如科举与爱州进士姜公辅,历史上广西钦州、廉州与越南北部的文化交流,明代的交阯进士,中越书法文化交流,中国 四大名著 与 四大发明 之传越南,越南阮朝科举制度及其特色文化,中国与占城文化交流拾遗,以及中国学界对越南古典文学的译介与研究等。这些对增进我们对越南的了解,增进我们对两国文化交流的认识颇有裨益。
文化外交是现代外交实践活动中一项重要内容, 世界各国特别是具有全球影响力 的美国早已把文化外交纳入到国家总体外交之中。探 究美国在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文化 外交,不仅有助于全面揭示美国的中东战略及其目标 ,而且对于认识中东国家对美国 文化外交的应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对文化外交 理论的研究,推动文化外交的学 科建设有重要意义。郭威编著的这本《美国在中东伊 斯兰国家的文化外交》从教育交流、艺术交流、倡议 互动和大众传播等四个方面进 行具体实践及案例分析,全方位论述了美国在中东伊 斯兰国家实施的文化外交活动。 揭示了美国文化外交未能改变其中东政策的本质,并 且,其在执行导向、交流方式、 管理因素、具体投入,以及文化外交工作人员等方面 都暴露出了局限性。
本书是D G 迈尔斯所著的一本创意写作史专著。D G 迈尔斯(D. G . Myers),先后任教于德克萨斯农工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意写作史、英美犹太文学及当代文学。 本书围绕近百年来美国社会对 写作如何教 、 是否应该教 的论争,论述了美国创意写作的发生、发展史,融汇了一大批诗人、作家的观点,在论述创意写作学科如何成为一个能够生产更多创意写作项目的 机器 时,指出创意写作开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它将创作与批评、学术合而为一,不仅生产创意写作项目本身,更是培育优秀作品、培养优秀作家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是英语世界重要的创意写作史专著,出版后成为从事写作、文学、文学史及文学理论的师生不可或缺的一本书。
《钱德明:18世纪中法间的文化使者》旨在对18世纪来华耶稣会士代表人物钱德明(Joseph-Marie Amiot, 1718-1793)进行综合性研究,在接受研究框架内突出语境研究、翻译研究和形象研究,重点梳理钱德明的著作、翻译以及他在与西方学者交流活动中的互动角色,进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对其定位。本研究以钱德明的复杂文化身份为中心,通过考察他对耶稣会传统的继承,自我身份在与他者接触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他多样性的文化身份对著译作品的影响,从而廓清他塑造的中国形象的内在意义。
本书从学校机关部处工作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围绕工作入门、工作要求、工作能力、工作依据四个方面,由浅入深,逐层提供部处长工作开展中应知应会、锻炼提升的相关素材,重在提供部处长工作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破解部处长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为开展工作提供实操性指南。
《非常的东西文化碰撞:近代中国人对“黄祸论”及人种学的回应》:"黄祸论"是19世纪后期在西方主要国家出现的,针对中国和日本的煽动、污蔑和诋毁的核心话语之一,一直流行到二战结束。其败坏中国人和中国的形象,对中国造成了很大困扰和不良影响。西方国家和日本对"黄祸论"不乏研究,但完全没有涉及当时中国人的回应情况。而在中国,50年代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几为空白。本书是作者在对“黄祸论”问题关注和研究10余年的基础上,所撰的系统研究"黄祸论"的作品。全书立足于本土话语,反映了在中国日趋强盛的新形势下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全新认识。
上海通志馆:建立于1996年,其前身上海市通志馆初建于1932年,是全国的方志馆之一。《上海滩》杂志:月刊,创刊于1987年,以 介绍上海地方知识和各方面建设成就为己任 。本书为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 《上海滩》丛书 中的一种。上海自1843年开辟为通商口岸,经历了晚清、民国到人民共和国三大历史阶段,西方的人员、文化、技术、商品大量涌入,与传统的本地文化碰撞、融合,上海由一个普通的沿海县城发展为国际著名大都市。本书收录了在这百余年的历史中,上海在公用事业、经济金融、文化艺术、日常生活等方面与西方科技文化互动交流的史实,揭示了上海长期领开放风气之先的原因。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新动态 汉语国际传播文献选编》主要论述汉语国际传播问题,从综合研究;二"三教"问题研究和典型案例研究三方面进行海外汉语教学和关于汉语从中国走向世界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以及作为为海外汉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华文教育方面研究。
李筱平、范苓主编的《跨越文化--中日跨文化交 际(日文版)》吸收了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的*新研究成 果,结合我国日语学习者的特点及实际需求,在对跨 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日本文化的特点、日本人的交际习惯及交际 心理、分析文化背景对于交际过程的影响。 本书着眼于对文化差异的梳理,通过中日跨文化 交际的实际案例,从日本文化因素、思维方式、社会 交往、人际关系、语言及非语言行为习惯的差异、价 值观等不同角度,分析日本人的交际特点及中日文化 的差异,以提高日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及交际能力 ,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并也逐渐全球化,现已成为各国体现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方式。因此,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虽方兴未艾,但意义重大,这是加强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文化产业 走出去 研究》旨在集中我国学界近几年在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为实现国家文化强国战略提供智力支撑。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编--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中央文件和综合研究,主要从总体政策文件、总体数据分析、总体理念、总体路径和策略等方面研究问题;第二编--中国电影产业走出去评论,主要研究影视产业走出去的动因、路径、策略、效果等问题;第三编--中国动漫、游戏、设计、广告产业走出去评论,则分别对这些细分行业走出去的战略、路径等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评论;第四编 --中国旅游产业走出去
本书是以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为视角,通过群体描述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人物作专门研究的著作。研究对象主要是唐朝至清朝间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群体。我们在对这些人物群进行总体介绍的同时,选取其中的典型人物,对其事迹、著作、思想等进行研究,使读者在对古代中日人物交流的特点有整体把握的同时,形成对个体人物鲜活生动的印象,从而丰富大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理解与认识。
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指示器,休闲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发展全面转型、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休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本书的两位作者分别从跨文化视角出发,通过学术对谈的方式,探讨休闲理论,剖析休闲现实,尤其是中西方在休闲意识和休闲行为的异同,以期为理解和促进中国的休闲发展提供重要的学术解释和理论指引。
《中国与东北亚文化交流志》主要记述中国与其近邻日本和朝鲜的文化交流,从中国上古文献中关于古代日本、朝鲜的发现的记载说起,继而介绍中国古代思想哲学的东传,中国儒学、佛学在日本和朝鲜的传播,中日、中朝文学相互会合而产生的成果以及中国文献典籍东传日本的不同渠道和不同方式。本志也介绍了日本和朝鲜各历史时期的文化代表人物。
本书为刘东先生对中西文化进行长期比较思考的结晶。书名 长问西东 从清华校歌 无问西东 中来。作者深入究诘 无问西东 下的西方话语隐喻,示例性地扫描了历史哲学、国际汉学、比较文学、美学、地域文化、大学研究、文化批评等领域,而又旁及边疆史学、人类学与艺术社会学,显示了宽广的关切领域和深沉的问题意识。在如此发散的思绪中,却又紧扣思想的主线,即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边界。作者认为,只有紧紧扣住这条边界线,才能展示近百年来*为激烈的冲突;并且,在如此震荡的界面上,可能正孕育着未来文明的增长点。全书行文流畅、论说精彩,推理细密繁复、结论斩截自信,显示了作者恢廓的学术抱负和深刻的现实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