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20余年来从事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理论研究成果。全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具体实践、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等进行了学术梳理和学理分析,全面介绍中国丰富而独特的非遗资源,深入阐述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系统总结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是了解中国非遗保护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
起源于南美洲克丘亚地区的民间音乐《山鹰之歌》,曾被保罗 西蒙翻唱,收入他的专辑《忧愁河上的金桥》,为全世界所熟知;《山鹰之歌》也曾作为人类音乐的代表,被星际飞船 旅行者 号带入太空,传送给设想中的外星智慧。围绕它的版权之争纷繁复杂,被拍成了同名的纪录片,甚至引起了外交争端 在《制造非遗》中,民俗学学者哈夫斯泰因讲述了多个同样引人入胜的故事,它们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遗产保护有关。立足民族志的传统,作者深入这些故事,揭示了罕有人知却又至关重要的背景,令人更好地理解UNESCO、非遗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全球影响。本书超越了妥协和团结的官方叙事,邀请读者见证幕后的外交角力、同盟的建立和打破、对抗和抵制,它们一同形塑了非遗保护的公约和概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展开,对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关键的历史阶段。同时,伴随经济全球化趋势,强势文化消解着人们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城市特色迅速消失, 城市文化危机 客观存在。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建设,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在 广义建筑学 、 有机更新 理论和人居环境科学的启发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 融贯的综合研究 方法,探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扩大专业视野与职业思维,从文化、文化遗产、城市规划学科融会的角度,预测可能的发展途径,进行综合对策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部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为主题,精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等相关文章,内容包括: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非遗保护传承机制的创新、如何使非遗获得更好的权益保障,等等。除相关理论探讨外,本书还附拓展阅读,以具体事例,如中国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地方非遗的发展等,进一步论述了怎样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本书理实结合,具有较强可读性。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总报告分析了世界文化遗产事业国际发展趋势、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总体特点以及面临的若干挑战;分报告比较全面地分析了2021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在申遗承诺履行、机构与能力建设、遗产保存、遗产影响因素、遗产工程项目与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详细状况;专题篇分析了2021年国际、国内影响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重点或热点事件,以及本年度社会公众对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现象表达的各项态度;特色遗产篇阐述了2021年度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管理者对不同类型遗产的保护管理实践;附录反映2021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主要保护管理工作数据。
《苗族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是“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之一。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选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价值、能展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10个传统营造技艺项目。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根据营造技艺的特点,分类型、分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介绍其历史、形制、结构、模数关系、加工方法、建造方式、工艺流程以及相关的文化习俗等内容。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了技术依据,对相关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建筑层面的诠释,深化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填补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领域的学术空白,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20世纪中期以来,面对迅猛发展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出台国际化保护政策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21世纪初,为适应世界各国对其多元的文化遗产作为历史丰富性与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见证而日益高涨的保护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正式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在国际法中牢固确立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至今已得到超过90%的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的批准,接近于全面批约。这项全球性的文化保护工程促使人们日益普遍地认识到:文化遗产不仅仅是物质的,还包括世代传承的丰富的非物质传统,它们是社区特性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载体,也应该得到保护和促进。
《传奇中国:大运河》全书共分十一个主题篇章,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展望。 全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大运河各个河段开凿和贯通的历史和概况,主要的大运河河道,大运河沟通的河流交汇技术,大运河漕运历史和现状,中国运河城市介绍,中国大运河相关的世界遗产,大运河对中国工商百业的巨大影响,中国大运河相关的历史人物,中国大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运河文化,中国大运河在对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 中国大运河的传承和创新、保护、利用等内容。全书约50万字,其中包括370多张珍贵的图片,全面展示了伟大的人工水利工程 中国大运河在中国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伟大智慧,本书的出版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中国,作为亚洲的文明古国,有着历史悠久、成就辉煌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种类,不是一个本土化的范畴,特别是作为一个概念明确提出来源于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率先对本国的国粹、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了大力保护并进行了有益探索,随后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世纪下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虽然我国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在20世纪末,但从历史发展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历史。“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溯源到原始先民的文化创造,如原始乐舞的表演、口头歌谣、工艺技能、图腾崇拜和巫术活动”[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砚雕是徽州雕刻技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情趣与文人情趣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传统民间艺术的特点。本书稿结合著名砚雕大师曹阶铭先生口述早年学艺、艰难岁月、转型之痛、国礼精品、传承与发展等五个部分,客观讲述了徽州砚雕技艺的兴起、鼎盛、没落与当代发展。
韦达、黄善华、李世政整理翻译的这本《唱故事传说(2)》讲述壮族地区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全书记录传唱了三个故事:《唱西游记》、《唐僧请经》、《梁山伯与祝英台》。《唱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如何相聚去取经,和在取经途中经历的种种困难终取到真经,传扬佛教的传奇故事。用壮族山歌来叹唱使西游记中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取经途中的经历读来更为惊险和传奇。《唐僧请经》讲述的亦是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着重讲述唐僧到西天后如何请经和回唐朝的路程中的遭遇。《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用山歌的形式来叹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更能再现主人公真挚的情感,使读者感同身受。全书采用壮汉互译的方式编排,壮文基本为标准壮文,汉文翻译部分采用的是汉文直译。本书的出版将为壮族文化研究增添资料,
《文明密码:地道美物》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文明密码》精选节目的配套书籍。本书旨在探寻与揭秘留存于我国各地的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记录、还原我国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本源色彩。
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人的人情纽带,爱情和亲情,生离和死别,不同的节日中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情绪。一本节日之书,就是一本中国人的生活简史。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传统的流失,节日的商业味渐浓文化味渐失,不少人呼吁:节日味淡了,没了。因此,找回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任务。 本书由著名学者余世存撰写,是目前国内*本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读本。相对于《时间之书》,本书更注重故事性和知识性,更贴近广大读者,书中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生活方式等方面,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进行全方位讲述,以学者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将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完美解读。配以著名画家老树画画专门绘制节日插图,精心呈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是给当代人的*知识读
这是一部由作家与学者合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作者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版规范,通过对历史文献、考古成果与文物实物的三重证据进行综合分析,梳理出 木兰传说 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上编《历史源流》里,系统地阐发了 木兰传说 所经历的原生期、次生期、定型期、衍进期、弘扬期、流变期等六个历史发展阶段。
《非遗保护视域中的台州乱弹研究》取我国古老 戏曲剧种——台州乱弹为考察对象,将其置于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进行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在 获取手资料的基础上,以相关图片、曲谱为佐证 ,综合运用音乐人类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方法 ,对其生态环境、历史源流、声腔特色、音乐本体、 表演特征、传人传剧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层考究, 并将其与温州乱弹(今瓯剧)、浦江乱弹(今婺剧)和处 州乱弹进行宏观的比较分析,还就其当下境遇、传承 发展做出理论层面的思考,编者王小天不仅揭示出台 州乱弹的内在神韵,也为进一步推进台州乱弹的理论 发展及实践传承提供了鲜活素材和基础资料。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闽浙地区贯木拱廊桥营造技艺》选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价值、能展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10个传统营造技艺项目。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根据营造技艺的特点,分类型、分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介绍其历史、形制、结构、模数关系、加工方法、建造方式、工艺流程以及相关的文化习俗等内容。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了技术依据,对相关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建筑层面的诠释,深化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填补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领域的学术空白,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本书笔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下,对陈炉窑场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问题进行的个案研究。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是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耀州窑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宋代,是中国古代名窑之一。代表性产品耀州青瓷更以 巧如范金,精比琢玉 的优良品质受到各阶层的厚爱。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更替,耀州窑各窑场逐渐衰败,仅存陈炉一地炉火相传八百余年。陈炉窑场创烧于金代,既保存与发展了耀州瓷烧制技艺,也成就了中国西北地区*大窑场的地位。如今,陈炉的耀州瓷烧制技艺釉、型与烧成制度三大技术核心在当代传承有序,并传布至曾经的耀州窑窑场,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