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项目卷》汇集了目前中国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全书分为传统技艺、民间美术、民间舞蹈等十大部分,共收条目 1200 余条,总字数约 100 余万字。在完整收录非遗代表作品基本信息的同时辅以精选图片与传承人名录,全方位呈现出非遗代表作的文化魅力。本卷内容兼具知识性与文献性,编纂中注重通用性、简要性和可读性,以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和参考需要,使专业人士和非遗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代表性项目卷》,所收内容为国务院分别于 2006 年、 2008 年、 2011 年批准文化部确定的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共计 1219 项 )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 311 项),并以条目的形式在书中出现。 本书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方法编排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传承人卷》,按门类、批次、地区、项目等来安排条目。内容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个门类,至第四批次,20多个地区,198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比较详尽地叙述和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情况。 本卷撰写中特别关注了传承的脉络,因此成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它对于我们了解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信息是一个指南。本书名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传承人卷》,所收内容为国务院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批准文化部确定的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986人),并以条目的形式在书中出现。 本书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格萨(斯)尔》、《江格尔》和《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 三大史诗 。其中《格萨(斯)尔》于 2009 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 非遗 代表作名录。三大史诗是藏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 百科全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史诗卷》内容涉及人物、社会、经济、宗教、民俗、艺术、语言、生态等。共计 95 万字, 200 余幅图片。本书的出版使 三大史诗 这一我国多民族文化的 百科全书 和 民族文化标本的展览馆 能够向读者展示其 百科全书 的真正面目。本书不仅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而且对于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推动我国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格萨(斯)尔》、《玛纳斯》和《江格尔》三个部
《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套装上下册)》的图文原始资料,主要来源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相关单位和团体上报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申报材料。为了使这部图典兼具学术性、知识性与文献性,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完成了本书的编撰工作。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按门类、批次、地区、项目等来安排条目。内容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个门类,靠前至第四批次,20多个地区,1986名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比较详尽地叙述和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情况。 本卷撰写中特别关注了传承的脉络,因此成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它对于我们了解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信息是一个指南。本书名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所收内容为国务院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批准文化部确定的四批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986人),并以条目的形式在书中出现。 本书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对5位传承人及周边人员进行采访,对传承人的口述资料进行整理,不仅详细记录了技艺传承的历程,展现出传承人在实践中的创造智慧,还体现了传承人对该门技艺的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生思考,从而呈现出非遗的精神内涵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进行相关历史研究的宝贵资料。 本套书采访的5位传承人分别是:六合拳传承人曹凤岐、永宁南关竹马传承人沈迎、红都中山装制作技艺传承人蔡金昌、大石窝石作技艺传承人宋永田、戏曲盔头制作技艺传承人李继宗。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更加充分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世界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历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固此保护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进一步贯彻 保护为主、抢救、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为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本书收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项目名录10类(501项)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10类(147项),计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第二批新项目和批扩展项目各10个大类共20个门类,图片约4500幅。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北京长城更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历代王朝除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坚固的长城外,更在沿途密集地修建了城关,派出了大量的将士驻守。这些驻边的将士,世世代代在长城脚下繁衍生息,并创造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在长城的一砖一瓦、一点一线中,在年复一年的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中,见证着北京的发展变迁,支撑着中华民族的代代相传。 本书以长城为线,以标志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村落为点,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点、红色文化、民间传说、民族融合、乡村振兴、餐饮美食等多样形态的文化资源,以游记、攻略的方式呈现地方社会发展的图景。轻松活泼的文字,或展现长城的雄奇秀美,或解析村落的古朴典雅,配合精美的摄影和手绘图片,以全新的方式带领读者深入了解长城沿线的非遗和文化之
白如雪、黑如墨、红如朱、绿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花如锦、凝如脂、润如玉、坚如铁。 以白地黑花之成功,剔花技术之精湛,绞胎工艺之娴熟,仿定酱釉之逼真,宋代三彩之精致,金代加彩之美艳,元代雕塑之精绝为诸窑之冠。可谓古陶瓷艺术瑰宝,是中国古陶瓷文化的一枝盛开的奇葩。 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冯先铭、叶喆民和现任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孙新民、原副秘书长赵青云,这样评介河南焦作当阳峪窑古陶瓷。
本书精选国内优秀室内设计师*代表作品,以精美实拍图片为主,图片新颖清晰、案例特色分明。每个案例以图片为主表现其设计理念和设计特点,内容丰富,图片精美,是国内室内设计行业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图集,代表了国内当代设计水准和*潮流趋势,必将深受室内设计行业内从业人员、学生、地产开发商欢迎。 本书的重点不在于要渲染出精美的、照片级的效果表现,而是侧重于对渲染器本身的命令设置的理解和掌握。 全书共分七章,分别详细介绍了VRay的每一个功能面板的常用参数命令、VRay的灯光、材质和贴图设置以及渲染的设置过程,并通过多个精美的设计和渲染示例对VRay的几个重点功能进行了讲解,使读者能够快速地学会VRay的命令设置,并轻松地渲染出精美的图像。 本书精选国内优秀室内设计师*代表作品,以精美实拍图片为主,图片新颖清晰、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义兴张道口烧鸡传统制作技艺》系列图书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课题项目,以传统技艺、代表传承人、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田野考察为基本线索,对老字号单位中的传统技艺进行了系统地挖掘整理,采用大量图表、照片与影像资料,翔实介绍了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老字号”类传统技艺项目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展示了与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的紧密关系,以及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表现出传统技艺独特的历史、文化、精神、科学、教育和审美价值,是保护、发展传统技艺和老字号单位的创新性举措和历史性贡献。
《中国美》丛书(十卷本)是国内套面向青少年、面向世界,为配合国家“中国文化走出”的文化宣传工作而设计的介绍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图书。这十卷本选择的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代表性项目,包括:剪纸、年画、皮影、木偶、唐卡、风筝、泥塑、织染绣、民间玩具、面具脸谱。虽然这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国非物质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但因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尤其是其视觉震撼力和效果十分显著,故选择这些项目作为《中国美》的开篇,让社会各界和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美,也是我们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所做的一份努力。 这套书每卷本所选内容将注重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造型优美、视觉冲击力强的各类作品。各卷本皆有总论概述、相关历史、产地、民俗、代表性作品、代表性艺人
为传承保护海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开始,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全区广大文化工作者和业余普查员齐心协力,按照不漏街道村镇、不漏项目、不漏艺人、不漏线索的原则,区文化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组织了近200名调查者,历时20多个月,走访足迹遍及全区8个街道75个社区(行政村),调查对象涉及老市民、老文化工作者,老民间艺人,搜集了素材4000余条。在此基础上,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的《甬上风华——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海曙卷》这一丰硕成果。 在本书收录的46篇民间文学和25篇民间习俗中,以城市历史建筑(如城门、桥梁、佛塔、庙宇、街巷、楼宇等)、城市历史事件(建城、凿湖、筑堰、架桥及抗金、抗倭、抗清等)、城市历史人物(如黄晟、王应麟、张苍水等)为主要载体,大部分涵盖或代表着整个
继《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149卷付梓后,《甬上风华——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丛书11辑的出版,是一件让人欣慰和感动的事情。可以看出,近年来宁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成了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 宁波是中华民族早的发祥地之一。宁波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各方面,有着天才的艺术创造和极高的历史价值,不少种类为全国仅存或独有。这些文化遗产,是宁波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宁波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宁波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也是今天推进社会全面进
宁波是中华民族早的发祥地之一。宁波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各方面,有着天才的艺术创造和极高的历史价值,不少种类为全国仅存或独有。这些文化遗产,是宁波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宁波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宁波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也是今天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
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的《甬上风华——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慈溪卷》是相关成果的集中体现和精萃提炼。悠远漫长的历史在象山这片山青海蓝的土地上,孕育出海韵实足的风土人情,也孕育出浩瀚如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徐福东渡传说”、“赵五娘寻夫故事”传遍市井村岙,“爵溪渔鼓”、“渔民号子”响彻渔港码头,“母子龙”、“灵南狮舞”欢庆新春元宵,“提线木偶”、“唱新闻”演尽人间百态,“竹根雕”、“船模”享誉海内外,新桥盐、岑晁醋走进千家万户,还有“渔民开洋、谢洋节”、“石浦三月三”、“大塘红庙庙会”等民俗节日,更是一场场,民间盛会。这些古老而鲜活的文化形态在千百年薪火不断的传承中融人这片土地,融人人们的血液,承载着我们共同的生活理想和人间愿望,成为烙在每一个出生在这里的象山人身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华老字号·传统手工技艺》系列图书基于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从三工技艺、代表传承人、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田野考察为基本线索,对老字号单位中的传统技艺进行了系统能整理,采用大量图表、照片与影像资料,翔实介绍了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老字号”类传统手工技艺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展示了与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的紧密关系,以及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意义用,表现出传统技艺独特的历史、文化、精神、科学、教育和审美价值,是保护、发展传统技艺和老字号单创新性举措和历史性贡献。 本图书系列的编辑出版不仅对于保护老字号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技艺提供了一个个有说服力的个案分析启发我们对于今天仍然作为生产、生活方式存在而不可分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取多种手段加以积极的.型和
临淄是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足球起源地,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几千年来在临淄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的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临淄人民世代相承的文化精粹。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建立了临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室、遗产数据库和珍贵实物展厅,编辑了《临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分两批公布了临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0项,系统梳理汇总了2400多条线索、416个重点项目。其中,蹴鞠、孟姜女传说、阁子里芯子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熊红云、詹炳宏、梁汉昌著的这本《锦绣广西》融入全新互联网数字媒介扩充阅读的方式,向读者呈现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服饰特色。 《锦绣广西》分为裳识、民俗、匠艺、游食四个部分。裳识部分以服饰、纹样、织锦、刺绣、配饰为线索,介绍了广西各少数民族服饰;民俗部分以传统节庆、民间传说、风俗为线索,记录少数民族地区婚丧嫁娶、鬼神信仰、风俗传统等方面的内容;匠艺部分记载广西各少数民族的技艺,包括服饰的制作过程、服饰原料的采集与制作等方面的内容;游食部分以广西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特色和风味美食为主题,向读者分享广西的生活与饮食文化。 《锦绣广西》以图为主,简括凝练,整本书可以作为一份广西礼物,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