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非遗》从百姓的日常生活入手,以时令、节气中的山西民俗为线索,每周解读一个非遗项目,一图一文,52个非遗主题最终汇成一个 纸上非遗馆 。待日历用完,读者不仅了解了山西非遗,更体会到非遗保护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起读者对于山西非遗生态和黄河文化的关注。为将独具风韵的山西非遗艺术活态展示,日历在非遗项目展示序列、编辑体例等方面与时令、节日、民俗等紧密结合,将剪纸、雕刻等非遗技艺元素引入日历的设计,以期凸显三晋文化之精髓,更展现三晋风物之灵动。非遗保护,人人参与。
本书是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之一,介绍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北京灯彩 。本书通过灯彩溯源概说、北京灯彩史略、灯彩与文化习俗、北京灯彩的品式及流派、北京灯彩的制作工艺、北京灯彩的传承、作品欣赏7章,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灯彩,尤其是北京地区灯彩的历史、相关文化习俗、品类、流派、工艺、传承脉络,以及代表作品。
形意拳,又称心意拳,是中国传统拳术之一。创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形意拳讲究内意与外形的高度统一 。本书从形意拳的文化背景、历史脉络、文化传承、项目形态、项目特征、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故事、保护手段、社会影响、发展现状等;附录包括大事记、传承世系等。在挖掘本项目的文化积淀的基础上,体现知识性、文献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色,力求雅俗共赏,明晰准确,推陈出新。
《白族大本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以档案学理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调查,从白族大本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建档保护的现实需要人手,系统梳理白族大本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总体思路,深入探讨白族大本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社会协同参与模式、白族大本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以及白族大本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业务工作等问题。
本书共分为三编,主要围绕民俗、民间美术、工艺美术等非遗内涵领域与中国社会、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发展、未来等方面的思考展开。文集各篇主题各有侧重,有时立足点甚至跳出了非遗视角,站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发展与创造的角度来看问题。对非遗保护、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发展、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杨福安、王京娥编著的《阿胶》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一种。本书对阿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概况、历史源流到分布状况及生产工艺、产品规格、作用与价值等多个角度做了全面的叙述,并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提出了相关的可行性方案。另有生产工艺流程及分析若干,丰富了本书的内容。
《北京木雕小器作》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中的一本。本书所述北京木雕小器作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入选第三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12月列入第五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示名单(尚待正式公布)。该书文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小器作地种类、材料、工艺流程、传承情况等,本书后附有小器作代表作品赏析,使读者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北京木雕小器作深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是较具代表性地北京木雕小器作普及读本。
《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8 2019)》,是系统研究与梳理我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重要分析报告,也是由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和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共同打造的 绿皮书系列 的研究报告。报告全面系统地深入分析了我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大背景、现状、问题、趋势等方面,深刻揭示了我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状态与态势。 全报告分为二十部分,分别为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大背景,非遗的概念、内涵与特点,世界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分析,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问题,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国非遗发展的市场与产业分析,中国非遗产业的规模与结构分析,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新时期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理念,新时期中国非遗发展的基本机制,新时期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理论依据。《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述论》由钱永平所著,本书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际,围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2003年公约”)在UNESCO层面的发展脉络以及文本中出现的文化多样性、社区、再创造、可持续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等关键概念展开探讨。本书章从UNESCO层面,梳理了对制定2003年公约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以此了解影响2003年公约出台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努力和博弈过程。第二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术语及概念重新进行了阐释。第三章分析了文化遗产名录机制的选择性特征、价值评估,也分析了名录申报过程中不同社会团体的博弈及产生的影响。第四章、第五章针对2003年公约提倡的两个重要原则:文化多样性和社区
地图上的中国 系列图书利用地图作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载体,通过地图搭载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自然地理、当代发展等内容,同时在纸质图书基础上开发可视听化的电子读物,达成融合传播效果,帮助广大海内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本书简要介绍了长城历史,并以长城从东向西的走向为序,选取40多个著名点位,图文并茂地逐一介绍其地的长城建筑、历史典故、特色地位。作者笔下的长城,横跨十几个省份,纵贯数千年,展现了长城的壮美身姿和宏伟历史,有助于读者加深对长城的了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The China on the Map series uses the map as a carrier to tell stories about China. China s history, culture, ge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are illustrated through the map. Also, electronic A/V books a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ir paper counterparts to achieve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and help readers at home and abroad better
自2003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至今,中国学者在20年中持续关注非遗保护这一热门话题。本卷文集的编选,以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非遗教育与非遗学的体系化、非遗保护的理论思考、非遗保护的制度实践、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板块,高度呈现2003 2023年中国学界关于非遗理论思考及非遗保护实践经验的阶段性成果。本文集既是对20年来中国学界非遗保护研究经验的总结,也将成为展望未来非遗保护工作的理论起点。
王纯信先生一生从事长白山绘画及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研究及教育传承工作。80年代当打开国门大家开始吸收西方文化的时候,王纯信先生便认识到本土文化面临的危机和保护的意义。虽然生活在北国边陲小城,却以一个艺术家的敏锐视角认识到长白山地域文化的价值,也从此开始了他三十年如一日的田野调查工作,同时他也是一位长白山绘画界的领军人物,时任通化美术家协会主席的他带领年轻人走出大山,拜访名家、踏寻文化古迹,开班,创造了通化美术事业的辉煌。本文收录了作者三十年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中经历的珍闻轶事。
《神奇动物:起源与解读》是一本引进自意大利的图文集,展示了人类历 与动物有关的神话传说、民间习俗和不同文化,深度剖析了各种神奇动物的起源,及其所反映的人与动物间关系。 狼人、海怪、龙、半兽人……不论是真实存在的生灵,还是虚构的幻想产物,动物一直被人类赋予各种含义,神奇动物 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符号。为何人类文明如此热衷于构建神奇动物?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秘密?作者考据各种文化中有关动物的历史、传说、童话、民间习俗等,探索神奇动物文化诞生的源头,及其背后人类与动物间复杂而奇妙的关系。
本书围绕大理白族扎染工艺进行书写,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有:大理白族扎染文化综论、大理白族扎染工艺、 大理白族扎染的扎花方法与装饰纹样、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表现内容、大理白族扎染的传承与探索、大理白族扎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及基地简介等方面。就大理白族扎染文化的研究思路而言,本书以历史文献为起点,依据田野调查的数据资料,从大理白族扎染工艺的历史溯源、工艺文化、图纹美学以及传承发展等方面加以论述,对大理白族扎染的发生与演变,以及在其历史发展中所呈现的工艺形态进行思考和探索。探究其在不同时间向度中的工艺发展与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大理白族扎染工艺的时代发展与传承意义进行更为长远和深入的思考。
壮剧是壮族的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广西、云南的壮族地区。是在壮族的民间文学、民间说唱、舞蹈杂耍、民间歌谣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族戏曲的艺术养分而形成的,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壮剧在广西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壮师剧,在云南分为富宁壮剧、广南沙戏和文山乐西土戏。壮剧具有原生性、民族性、歌舞性、兼容性等艺术特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并于2006年被列入*菲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从壮剧的起源、形成、传播过程、表演艺术、演出习俗、剧目及传承等方面,系统全面地为读者介绍这一艺术形式,引领读者去了解、欣赏壮剧,感受壮剧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风采。壮剧——这种壮民族文化集大成的戏曲艺术,或许也会成为你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