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力图反映 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代际均衡与多元共治——老龄社会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以老龄社会的社会特征和社会支持需求分析为基础,就老龄社会中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医疗保障、照护保障、养老服务、精神支持和中青幼群体的社会支持以及老龄社会的数字化治理进行了专题讨论,提出了老龄社会的多元共治体系。本书认为,人口老龄化将是未来社会的常态,唯有改变现行社会政策体系方能适应。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改变以老年人为中心的思维,注重代际均衡,实行多元共治,保障老年人基本权益,有效支持中青幼群体,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我国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书是 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应对老龄社会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的集体研究成果。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其影响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与各种历史的、当前的和未来的社会发展要素不断地相互影响,形成一个超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问题。本书尝试从老龄社会的人口学基础研究、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及有效干预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老龄社会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老龄社会的经济支持体系研究、应对老龄社会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体系研究共五个主要领域出发对整个老龄社会的组织和运行进行再认识和再设计,以充实和夯实中国老龄社会应对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书由中宣部宣教局组织,将收入在中华书局版的《重读抗战家书》中的原件,约请中国书协的名家以小楷重新抄写。图书的基本内容同原书,但只保留书法版和原文的释文。其主要目的是更好的保存英烈家书,并将抗战精神发扬光大。该书出版后将由中宣部赠送至中国人名抗日战争纪念馆、军事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原书主要内容是:为巩固和扩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成果,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我们选取抗战英烈家书,编辑了《重读抗战家书》。这些抗战家书,展现了革命英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生动、*有说服力的教材。
《中国通史简编》共两册,上册从上古至五代,中册从北宋至鸦片战争,分别于1941年9月、1942年12月由延安新华书店出版。该书凡三编:第一编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底成立 远古至秦,第二编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成立后对外侵略到外族的内侵 秦汉至南北朝,第三编封建经济的发展到西洋资本主义的侵入 隋统一至清鸦片战争。在中共史家所撰写的各种通史中,《简编》筚路蓝缕,出版最早,为后来者立下轨式,是中共史学发展史上的一部标杆式的作品,影响至深且广。《简编》是一部独特的史著,形塑了几代人的国史记忆,是 中国人应该读的一本书 。
由张鸣所著的《张鸣说历史(角落里的民国)》讲述的主要是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作者选取了与一般史书不同的角度,内容多为与人物或历史事件有关的奇闻趣事。大到军阀与总统,小到茶壶与牙刷,无论话题大小,都被作者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话说民国》共有近200个篇目,勾勒了自1912年孙中山南京就职至1949年蒋介石黯然离别大陆为止的中华民国史,按年代铺
本书详细记录和剖析了中国近代海军在晚清五十年间(1861—1911)创建、发展及衰落的曲折历史,对海军购舰、教育、训练、基地建设、经费收支、海军战略等领域,都进行了独到的观察和分析,清晰展示了近代海军
《广东省环境社会风险治理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将理论创新与治理实践相结合,在对环境社会风险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全面剖析了 外环境社会风险的研究现状、治理经验与典型案例,系统分析了广东省环境社会风险的历史渊源与现状特征、环境社会风险的治理困境、典型案例以及环境社会风险治理体系建设实践, 从环境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环境社会治理格局的角度,提出新时代广东省环境社会风险治理路径转型方向。广东省环境社会风险治理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 性,可为广东省及其他兄弟省份下一阶段环境社会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