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描写的内容,是追溯从地理大发现到1840年这三百多年里,中国的开放与失败,曾经的盛世到后来的衰败而被动挨打,这个历史期间的客观得失与经验教训。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试探的百年,时间从1516年到1644年,从隆庆开关到明末清初,大航海时代以来,中国也曾经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第二部分是跌宕的百年,时间从1644到1735年,清朝早期的开放如何发展成中期的封闭的。第三部分是锁死在系统中的百年,时间从1735到1840年,这个时期的西方从大航海走向工业革命,而中国却关闭了大门,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作者引出 军阀主义 的概念,并沿用C.M.威尔伯关于 军阀主义 是 一种有组织的政治体系,其中武力通常是权力分配和制定政策的决定因素 的定义。这样,军阀政治统治时期的社会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形成的政治系统,就成为作者主要关注的对象了。换言之,对个别具体的军阀的政治行为进行描述,并不是(或并不仅仅是)本书的研究要旨,而是通过 角色 的分类,然后加以系统分析的方式,从而凸显历史描述与政治分析的最佳结合点。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本书的研究路径是 避免对角色作出评价 ,而重点在于对体制进行分析。 第一章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框架,论证其理论体系的依据;第二章从历史实证的角度,简单叙述了中国军阀派系的起源;第三章至第七章从关系、兵源、训练、武器及其经济等诸多侧面,对中国军阀政治系统的各项要素作出了较详
本书是 金冲及文丛 之一种。 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 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 ,对辛亥革命运动的发生、发展、胜利和失败的全过程做了系统的历史阐述。第二部分 辛亥革命研究 ,精选自作者40余年来所写的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文章,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盟会人的政治方案、护国运动中的政治力量等各个专题进行考证。
《陈独秀大传(第3版)》从陈独秀的家世、童年写起,对陈独秀的青年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大革命时期、托派时期、抗战时期以及晚年,都作了客观的介绍,不仅对大时代背景下他的独特形象有深入刻画,还对其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政治生涯进行了精彩论述。另外,通过陈独秀一生的思想演变,读者可以透析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演变过程。 《陈独秀大传(第3版)》的作者是任建树。
从皇家废园到莘莘学子梦想之地,北京大学校园的前身经历了怎样的建造过程? 未名湖畔的诗意景观险些被从校园规划的蓝图上永远抹去,博雅塔 中国式外壳 的建造本是一场耗资不菲的实验。 中国建筑复兴 的号召下,对于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样式 ,燕园的缔造者们争论不休,规划者和实施者的分歧贯穿始终。 在这段往事中,有说着流利英语的国学大师、深爱着中国园林的异国教授、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对建筑问题负有责任的化学家,还有号称在内务府干过活的工匠 本书以一手史料、百余幅图片,再现他们的合作、争执、博弈、妥协,以及在东西文化碰撞的时代狂澜中,燕园一步步拥有如今湖光塔影的历程。
一座清华园,半部近代史。 《档案里的清华》以清华大学校史档案为主线,讲述了从庚子赔款、清华建校到1949年前后这半个世纪中的人与事,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与家国情怀的心灵史诗。 胡适与清华渊源甚深,他曾经为清华校园扩建而支持征用圆明园、推荐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等,然而1923年为何清华国学部教师一致反对聘请胡适为其顾问?罗家伦曾言 办一好大学,光是盖几所大房子绝不够;实则,建筑物不过是死的躯壳,应当有学术的灵魂在内,才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 ,他为清华的发展 铺下了一条康庄大道 ,但为何后来清华大学又出现驱逐罗家伦的风潮?梅贻琦当选清华校长究竟是众望所归,还是派系斗争与博弈的结果?今天 功成名就 的杨振宁当年为何用 幻想破灭 来形容自己? 本书收录1928年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就职演讲手
大学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诞生的一种新事物。它的诞生既是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需要,也是近代中国打开国门后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果,承载了引导中华文明在近代转型之路上前行的历史重任。 本书以大学存在的空间场域 校园为研究对象和切入口,是关于近代中国大学史的一项个案研究新成果。全书用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语言,揭示了民国时期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从无到有、从荒野湖山到黉宫胜地的动态过程,还原了其间各方之间的复杂纠葛,以及建校先驱为新校园诞生所做的不懈努力。该书又将珞珈山校园的诞生,置于近代中西建筑文化激荡交汇的历史进程中,探究了这一近代国立大学新校园所折射出的建筑文化意涵和时代思潮,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观察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独特视角。该书对于近代中国大学史研究及建筑文化史研究的深化
......
《*后的大队:蒋介石与日本军人》, 白团 是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的由旧日本军官组成的军事顾问团。其成立的初衷是借日本反共军官的力量协助国民党军队反攻大陆。神秘的 白团 前后持续了18年,对台湾的军事影响较大。尽管其于1968年全部撤出台湾,并于次年2月在东京正式解散,但彼时的白团尚有23名成员,化名 白鸿亮 的负责人富田直亮则继续留在台湾,直到1979年去世前才回日本。 蒋介石为什么对官方协议下派遣的美国军事顾问团处处防范、却对 偷偷摸摸 赴台的日本旧军官团队抱有兴趣?一直以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谜团。 本书作者以近些年公开发表的庞大档案资料为基础,通过对 白团 相关人士进行访谈,调查了 白团 的隐秘历史,并还原了蒋介石因何和如何利用 白团 反攻大陆却*终失败的。
以珍贵而翔实的历史资料图片真实地记录了从1947年至1965年期间东北农业发展与建设的全过程,记载了东北土地改革后农民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和幸福生活,以及人民公社成立后农村社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冲天干劲和丰收景象,而且还记载了当时在农业战线上涌现出的无数劳动模范和生产能手。此外,还展示了朴实的东北人杀猪宰羊、挂灯笼、贴年画、跳秧歌、欢度新年等极具东北特色的场景。 历史图片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它比文字资料更加真实地记录与还原了历史。本影像志中收录的这些封存70余年的珍贵历史图片凝聚了瞬间的永恒,唤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回顾,更好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去,具有非常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史料价值。
发生在明末清初并且延续到清朝中叶,伴随着耶稣会士来华传教而展开的西方科技传入中国的历史事件,被称为西学东渐*波。它让东西方两个原本平行发展的科技传统开始交会,给中国科技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可惜的是,由于多种因素交互作用, 西学东渐 后来逐渐蜕变为 西学东源 ,中国丧失了这一科技转型的机会。 本书记叙和分析这一时而令人兴奋、时而引人扼腕的历史故事。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炮不利”与英军“炮利”的问题,属于中国乃至世界火器史和海防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书是国内研究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火炮技术和性能优劣的学术专著,对中英火炮材质的金相进行了微观的实验与实证研究,发现英军火炮分类统一、膛壁薄、重量轻、各部位比例与设计思想相符、材质良好、制造与加工技术高、弹药质量优、点火装置先进,从而使之射程远、射速快、射击精度高、杀伤力大;清军火炮则与之相反。可以认为·清军火炮的劣势和作战方式的陈旧,是其防守失败的原因,英军火炮的优势和新作战方式的采用,是其侵略得逞的关键。
作者马振犊使用英国国家档案馆“二战”时期中英特务合作档、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宋子文档、台湾“大溪档案”,以及大陆多家档案机构珍藏的有关史料,历时十载,潜心钻研,于《国民党特务活动史(修订本)》中披露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谜底。 《国民党特务活动史(修订本)》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从“狱事沧桑”、“炼狱精英”、“毙狱”、“狱史钩沉”等多个侧面和角度叙述描写了提篮桥监狱的身世和历史、典故和人物、往事和现状,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和可读性,是中国部横向描述提篮桥监狱的纪实读物。
了解过去的中国社会,对我们 的普通人来说,重要吗? 当然重要。 我们 的文化、传统、习俗、审美等诸多方面,仍然深受过去长期形成的社会行为和文化传统影响。了解过去,我们才能 自在地活好当下。 而通常,我们了解的历史,多是王侯将相、知识精英、英雄豪杰,少了普通人的生活。本书则聚焦微历史,以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从一个个普通人和家庭的故事,逐步延伸至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展现人口的变迁、衣食住行、农村和城市的形成、秘密社会、风俗习惯、文人与教育、 信仰、法律与社会、宗族与家庭等等,让大家看到 细节的中国。 本书分为上、下两卷。 上卷“人、日常和文化”聚焦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文化。人们为什么会“以貌取人”,服饰是如何反映阶层和社会变迁的?厨房里的必需品与人们的环境和生活习惯有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