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打出 遵祖制,奉天靖难 大旗,亲率数万之众摧城拔寨,斩将搴旗,战必胜攻必取,靠的就是自家的 萧何 他的嫡长子,燕王世子朱高炽。 朱高炽临危受命,筹饷,守城,抚牧百姓。在母妃徐静和道衍和尚的赞襄下,面对朝廷五十万大军,北平城坚守月余,固若金汤,为主力部队赢得时间。在北平孤城,他要面临朝廷大军,细作,北平忠于朝廷的官兵,还有来自内部的暗箭。他成为各方面的眼中钉,除夕夜遇刺,性命保住,但落下严重的足疾。他不屈不挠,最终扛住了压力。 大明朝高祖朱元璋第四子燕亲王朱棣高举 奉天靖难 大旗,把亲侄子朱允炆推下宝座。嫡长子、高皇钦封世子的朱高炽理所当然成为储位东宫的太子。但是,在朱棣登上大位的近两年里,并没有册封之意。朝野上下暗流涌动,各成一派。朱高炽面对的是几方面劲敌: 第一,庞大的武官
《英语民族史》是一部以英国历史为中心,从英语民族的起源、发展一直记述到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逝世为止,既概述了英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发展情况;也完整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纽西兰等英语国家的诞生过程以及与英国的关系的书籍。本书作者温斯顿 丘吉尔,是世界著名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为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史诗般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他以其穷究不舍的毅力、仔细的探查和研究,经过融会贯通后才下笔写就,如此才能形成他那种明确清晰、酣畅逼真的文体风格,兼顾美学与史学极致的历史作品。
全书将11—12世纪拜占庭经济和社会文字史料,分为七类进行整理,即历史作品、档案资料、修道院文献、圣徒传记、书信、演讲辞、以及文学作品,分别介绍了作者、手抄本、出版和现代语言译本情况、内容大意或者提要或者全文翻译、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史料价值等。本书还详细介绍了11—12世纪拜占庭史料查找利用的重要工具书、史料汇编、史料书目和简介、数据库、有用网站、以及著作等,并重点介绍了目前最新最重要最实用的,方便读者查找利用拜占庭史料,提供了拜占庭史研究的入门途径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和参考。
罗杰·克劳利著的《地中海史诗三部曲(共3册)(精)》是叙述地中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 《海洋帝国》主要描写16世纪中后期的奥斯曼帝国,与由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西班牙王国和教皇国、威尼斯共和国等结成的“神圣联盟”之间,为争夺地中海即旧世界中心,在地中海进行的著名岛屿攻防战和海上大决战,包括罗得岛、马耳他岛、塞浦路斯岛战役以及勒班陀海上战役等。 拜占庭帝国的千年都城君士坦丁堡一直是西方世界的中心和基督教世界抵御伊斯兰世界的堡垒。但在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集中了伊斯兰世界的力量,力图攻克这座城市。1453年4月,八万名装备了新式武器的穆斯林战士开始攻城,而守城的是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堡十一世麾下的区区八千名基督徒士兵。在一连数周的炮火之后,城市轰然陷落,这一事件改变了世界,也标志着拜
本书是《三联生活周刊》品牌栏目 口述 结集。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民国名士张伯驹、一代报人王芸生 本书提及的文化、历史名人,对中国现当代社会均有重大影响,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既有各自性格、际遇的个性,又有大时代下人们命运的共性。1949年 东方泰坦尼克号 太平轮失事事件、1911年哈尔滨瘟疫之战、海峡两岸斡旋之谜等,每一篇都在对人物的解析中展现著名历史事件,流露历史的传奇魅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史学会主持,几乎当时所有国内著名历史学家都参与编纂的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大型资料汇编。其编纂时间之长、动用人力物力财力之多、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作用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近代史书籍编纂领域中是的,也是研究近代史的学者所必须翻看、查阅之资料。本编《北洋军阀1912-1928》卷,共8册,约400万字,按时间与专题门类分册收集整理北洋时期的原始资料,曾于武汉出版社出版。本次出版为影印出版。
本书为《骆宾基全集》第十二、十三卷,属于作者的金文研究论著合集。1974年开始,骆宾基被安置在北京市文史馆工作,克服半身不遂、视力严重衰退等困难,开始从事古文字学研究,出版了两卷本《金文新考》。他运用许慎《说文解字》的方法,对古金文的形义音特点和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又联系历史文献,考证文字具体的原始含义,特别是提出"族标氏志"说,对古代某些表示部族姓氏的汉字作了解释,丰富了古文字学的内容,对中国上古史的研究作了新的开拓。
《钱穆先生学术年谱》,韩复智编著。韩氏考究群谱,撷取众家之长,新创体例与编著方法,乃首定目次,前有简谱,作为本谱纲要。关于学谱主体部分,对谱主事迹系年,则与诸谱迥异,分为国内大事、事略、著述、当代著名学者对谱主重要著作之评论等。次为对谱主五十余册全集,依照年次抽离出重点而编纂之,堪为谱主全集的浓缩本,亦是其*部学术年谱。 清代大儒章学诚说: 文人之有年谱,颇觉有补于知人论世之学,不仅区区考一人文集已也。 故本谱不但如韩文公所言 发潜德之幽光 ,彰显前贤,而更是为了启发后学,帮助他们能从中得到一些知人论世的宝贵知识。
本书将敦煌3-10世纪的佛教活动置于敦煌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对历史上敦煌佛教文献的社会性质、敦煌石窟佛教艺术的社会功能、敦煌僧团的社会作用、敦煌佛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从敦煌看佛教对社会发展的进步用途等方面的探讨,论证历史上的敦煌佛教是社会化的佛教,是中国大乘佛教的实践,为佛教与社会的共存共进和未来提供历史的借鉴。
本书将敦煌3-10世纪的佛教活动置于敦煌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对历史上敦煌佛教文献的社会性质、敦煌石窟佛教艺术的社会功能、敦煌僧团的社会作用、敦煌佛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从敦煌看佛教对社会发展的进步用途等方面的探讨,论证历史上的敦煌佛教是社会化的佛教,是中国大乘佛教的实践,为佛教与社会的共存共进和未来提供历史的借鉴。
本书将敦煌3-10世纪的佛教活动置于敦煌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对历史上敦煌佛教文献的社会性质、敦煌石窟佛教艺术的社会功能、敦煌僧团的社会作用、敦煌佛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从敦煌看佛教对社会发展的进步用途等方面的探讨,论证历史上的敦煌佛教是社会化的佛教,是中国大乘佛教的实践,为佛教与社会的共存共进和未来提供历史的借鉴。
《明清史学术文库:明代国家机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章国家机构的核心——皇帝;第二章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禁直机构;第三章分理国家政务的行政机构;第四章宦官机构;第五章两京制和南京机构;第六章地方机构;第七章国家各级机构中的吏和皂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