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博士暨创作《浪潮之巅》、《数学之美》之后,将视角拉回到人类文明史,以他独具的观点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却在过去被忽略的历史故事里,选择了有意思的几十个片段特写,有机地展现了一幅人类文明发展的画卷。 《文明之光》系列创作历经整整四年。作者所选的创作素材来自于十几年来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对其内容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吴军博士的《文明之光》系列,为读者全面了解人类文明史中那些绚烂多彩的璀璨文明,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柏杨曾以十年之力将《资治通鉴》翻译成白话文,其间,他用 柏杨曰 史评的形式,从现代多元文化背景出发,对史实作出角度宽广的观察,发表辛辣深刻的评述,表达他作为一个现代人的领悟与感受,以示与原著中 臣光曰 的不同立场。其旨在于引发读者的独立思考,不局促于中国传统儒学价值观的一贯窠臼,进而读者在认知外部世界或面临人生抉择时,有足够能力做出独立、自主的判断。 在本书中,柏杨亲自总结《资治通鉴》典型史事,以配其862则 柏杨曰 点评,一事一议,一目了然,读来简明易懂、生动流畅。
《唐长孺文集》各卷所收专著或大致篇目如次: *卷《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第二卷《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第三卷《山居存稿》 第四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第五卷《唐书兵志笺正》(外二种:《三至六世纪江南大土所有制的发展》、《魏晋南北朝史籍举要》) 第六卷《山居存稿续编》 第七卷《山居存稿三编》 第八卷《讲义三种》(《秦汉史讲义》、《魏晋南北朝史三章》、《魏晋南北朝隋唐史》。附《唐长孺先生生平及学术编年》)
本套书包含钱穆《中国历史精神》《民族与文化》《中华文化十二讲》《历史与文化论丛》《文化与教育》这五部经典代表作。 这一系列经典从精神、民族、教育、传统文化等多个角度,梳理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探究了中国历代治乱兴衰规律。在先生的讲述中,读者能更深刻地感受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延续几千年而不断绝的真正原因。 此外,在中西比较中,先生从宏观视野重新阐释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以期重建我们的民族信念和文化信心,重建符合中国人气质的精神家园。
重庆酉阳县小酉山下有石窟,荟萃古书千卷,秦末战乱,有人在此避祸读书,后世遂借 酉阳逸典 谓藏书多而奇。晚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所记,同样繁杂而奇崛,仿佛是遍阅神秘的酉山藏书后所做的笔录,此为 酉阳杂俎 之由来。 《酉阳杂俎》三十卷兼收并蓄,囊括天地,万花筒般映射着大唐江山表里。从威肃的朝堂到熙攘的市井,从沙场铁血到深闺柔情,仙佛妖魔,剑侠刺客,风土村俗,毛羽介鳞,它收尽了人间风流,又时时超脱万象森罗的人间,涉入幽眇奇幻的异界宇宙。 古卷艰涩,今人虫离先生对其一一注解,并阐发增饰,编织出一幅幅瑰奇壮阔的大唐风物图卷。让我们暂放俗事,跟作者一起,神游于唐人生活的奇异世界。
《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 1920年代,革命、战争和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混乱。与这场巨变相关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城市中。被铁路、电报、共有的城市心态捆绑在一起的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形成了一个竞技场,市民们对当时的一些大问题争论不休 寻求社会和谐与国内和平、保卫人民和国家主权、追寻一个独特的现代中国社会。人们卷入了这些冲突,因为他们知道,军阀的来来往往、抗议者的游行、知识界的言论、工厂的开闭都有可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史谦德检视了1920年代的北京居民如何应对由流动的士兵和政客,以及思想、资本、技术的剧烈运动所造成的变化,剖析了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都城。通过考察人力车夫、警察、工人、僧人等群体的政治经历,史谦德揭示出时代的力量是如何被普通人深刻感受的。这幅二十世纪初期
商代金文是指商人在铜器上铸刻或书写的文字,是研究商代语言文字和历史考古的重要资料。谢明文著《商代金文研究》首先在作者已收集的7129件商代(含 殷末或周初 )金文的基础上选取220件进行著录考释,以器类为纲,按铭文字数排列,包括 时代 出土地 收藏地 尺寸/重量 著录 字数 释文 来源 注释 等内容。体例完备,鉴选严谨,断代确切,释文精准,是目前学习商代金文的图录选。其次,作者分 金文构形 商代金文与西周金文常用字词关系对比 部分族名的整理与研究 商代金文单个字词考释 部分铭文单篇考释 五个方面对商代金文作专题研究,颇多创见发明,纠正了以往不少错误,解决了相当多的疑难问题,充分发掘了商代金文在文字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的价值。
本书分三册。上册为商代部分,收录了《再读殷墟卜辞中的 众 》等论文30篇(另附文1篇),中册为西周部分,收录《〈召诰〉、〈洛诰〉、何尊与成周》等39篇论文(另附文1篇),这些文章综合运用了历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着重探讨了商和西周时期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家族形态、宗教观念、政治地理等方面的重要学术问题。下册包括东周及通论两部分,共收录17篇文章,另有1篇访谈文章,东周部分主要论及这一历史阶段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的状况,通论部分的文章则较宏观地论述了商周社会结构、宗教观念的演变等问题,也有对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等方法论的思考,其中也涉及到对夏文化考古学探讨的看法。
《江南近代城镇地图萃编》(彩图版)为我国江南地区传统水乡城镇的古舆图和1949年前的近代城镇地图的选编。图书按清代 江南八府一州 ,即苏、松、常、杭、嘉、湖、宁、绍八府及太仓州的行政区域划分,共涉及今苏州、常州、无锡、上海、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及其下属县级城镇63座,收录清代及民国时期测绘、刊印的该区域各类城镇方志舆图与近代地图共计228种。每座城镇收录2幅最具代表性、研究价值最高的主图(一般为近代方志城市图与单幅的近代实测城镇专题地图)和若干测绘质量较高、或较为稀见的辅图,以展现这些城镇的传统历史风貌与近代城镇景观。所有地图均采用全彩精印,以尽可能呈现近代地图的原貌,并配有简要的图注提要,记录地图的绘制者、收藏地、版本来源、原图尺寸、原图比例及地图的历史文献价值。 本书是江
本书是《三联生活周刊》品牌栏目 口述 结集。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民国名士张伯驹、一代报人王芸生 本书提及的文化、历史名人,对中国现当代社会均有重大影响,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既有各自性格、际遇的个性,又有大时代下人们命运的共性。1949年 东方泰坦尼克号 太平轮失事事件、1911年哈尔滨瘟疫之战、海峡两岸斡旋之谜等,每一篇都在对人物的解析中展现著名历史事件,流露历史的传奇魅力。
点校本《新元史》,包括《新元史》二百五十七卷,并附《新元史考证》五十八卷。作者柯劭忞(1848 1933),在小学、经学、史学、词章上具有造诣。《新元史》为纪传体史书,全书结构与《元史》基本相同,也分为纪、表、志、传四部分,但对《元史》有不少增补订正,对了解元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人物、制度等有广泛的参考价值。《考证》记录了作者在写作《新元史》过程中所作的考证及引据出处。民国期间,政府仿照《唐书》《五代史》新旧并存的先例,下令将《新元史》列为正史。柯氏为撰写此书,曾翻检过多达八千卷的《永乐大典》,并广泛参考西方史料和清代钱大昕以来各家研究《元史》的成果。总体而言,《新元史》体例较为严谨,采择文献丰富,无愧为正史之一。 《新元史》主要的版本有三个。个是完成于1917年的铅排本。铅排本之后,
序跋卷(上)收录了作者研史治学七十载所出版著作的序跋,包括《努尔哈赤传》前言、《袁崇焕传》序、《正说清朝十二帝》序、《明亡清兴六十年》序跋等。书中不仅阐述了作者关于清史、满学等领域的专业见解,还讲述了其创作故事和心路历程,同时也不乏精辟的人生感悟。全书用史严谨,朴实易懂,条理清晰,从中可以大致看出作者史学著述的概貌和史学研究的特色,可谓是作者著述的精华合集。序跋卷(下)收录作者为他人的书所作的序跋,显示出作者见识之广、积累之丰、兴趣之多、情谊之笃。这些序跋有的论历史,以个人深厚的史学涵养将所述之书讲透、讲细;有的谈文化,从古议到今,从中华民族说到地方特色;有的讲故事,写作者与朋友的交游,情真意切,趣味生动 作者将个人观点与撰序之作巧妙结合,碰撞出新的思维的火花。《史评卷
《史记会注考证》是日本著名汉学家泷川资言的史学名作,具有世界性影响,是《史记》乃至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该书主要有三个特色或成就:(1)在参考中国南宋黄善夫刊三家注本、元彭寅翁刻本、明柯维熊刻本、明秦藩刻本、明南监刻本、明凌稚隆《史记评林》本、清代张文虎所校金陵书局本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日本所藏各种写本和刻本,对《史记》进行了全面校勘;(2)究明司马迁撰著《史记》所依据的资料来源;(3)《史记》三家注的订补,《正义》辑佚达1300条左右,尤其宝贵;(4)广泛吸收日本和中国历代的注解和考证,引及的中日著作达120余种,涉及的日本汉学家达19位,中国学者84位。堪称资料极为丰富、集中外《史记》研究大成的著作。
《英语民族史》是一部以英国历史为中心,从英语民族的起源、发展一直记述到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逝世为止,既概述了英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发展情况;也完整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纽西兰等英语国家的诞生过程以及与英国的关系的书籍。本书作者温斯顿 丘吉尔,是世界著名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为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史诗般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他以其穷究不舍的毅力、仔细的探查和研究,经过融会贯通后才下笔写就,如此才能形成他那种明确清晰、酣畅逼真的文体风格,兼顾美学与史学极致的历史作品。
《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是一部详尽的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的工具书。本表部分 上编 起于西周共和元年,迄于西汉哀帝元寿二年。第二部分 下编 起于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即公元1年,迄于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即公元1949年(其间三国、南北朝、宋辽金元、明清之际朔闰不同之处,则分别加以排列)。中华民国成立后改用阳历,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民国历曰表》即采用阳历编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自此起采用公历纪年,第三部分 附编 列有《l949 2000年历日表》,以备检查农历(阴历)之用。
本书是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于明代中国白银货币化所做的体系化研究,提出了中国早期近代化历史进程新论。首先从货币的独特视角入手,注重发掘明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发现没有 银法 的明代中国,白银崛起于市场,是市场经济的萌发,成为中国500年白银时代的开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起源,标志明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早期近代化转型;从全球史宏大视野着眼,论证白银需求驱动中国走向世界,并引领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开启。在中外互动中解读明代中国与世界早期近代化进程的连带关系,探讨纵向的中国变革如何与横向的世界变革发生互动,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阐明了明代中国对于全球史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本书以思想史研究为基础,以管理学研究为纽带,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提炼、分析和比较。一方面采用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尤其注意史料的选取和考证,以扎实的文献功夫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形成靠得住的学术见解;另一方面采用比较研究法,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国外管理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关于管理原理、方法的相通性及在环境、文化、传统影响之下的差异性。其学术价值主要在于强化了历史学与管理学的深度交融,在重新归类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体系的基础上,将经典和前沿的管理理论渗透到分析和考证的过程当中,既体现了历史的客观性,又体现了专业性、学术性和科学性,力求为深化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研究提供一个可读、可信、可思、可辩的文本。
本书为 正史地理志汇释丛刊 之一种,《汉书 地理志》是二十四史地理志中的种,具有开创之功,而且对于学者研究汉代及其以前的历史地理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献。本书作者为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和张莉博士。以清代王先谦《汉书集解》中地理志部分为基础,整理吸收清代以及近代、当代有关汉书地理志的相关研究,尤其是近年来出土文献如里耶秦简、清华简等,进行增订整理,较初版又有很多增加,是当代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孙中山史事编年》为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具体承担者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孙中山研究所。本书共12卷,约550万字。以孙中山为枢纽,全面爬梳档案、报刊、日记、函电、书籍等各类资料,经过勘验比较,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孙中山的言行思想,以及与此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人、事的所有史实,大幅度扩充相关史事的层面,还原历史的复杂本相。 本书文献资料来源较为广泛,种类繁杂,所收史料主要由三大方面构成:一是广泛辑录收藏于广东省档案馆、广州大元帅府、中国di一历史档案馆、台北党史馆、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及日本外务省等处的各类未刊档案文献;二是收录藏于各大历史档案馆中的《申报》、《大公报》、《益世报》、《民国日报》、《北华捷报》、《字林西报》、《大阪每日新闻》等多
本书是明代学者焦竑整理编纂的明代士大夫的生平传记资料总集。纪事上始于洪武,下至嘉靖,凡十二朝,收录各种神道碑、墓志铭、行状、方志等,并以宗室戚畹、勋爵、内阁、六卿等官职分类,于民间则以孝子、义人分类。多数人物传记皆注明材料出处,所收入物从元末以至万历朝,内容丰富,文献价值极高。《明史稿》作者万斯同高度评价该书: 搜采广,自大臣以至郡邑吏,莫不有传。 可备国史之采择者,惟此而已。 黄宗羲回忆其父入狱前,一再嘱咐: 学者要紧是通知史事,可读《献征录》。 本书在明史研究上有极高的价值。我社曾于1987年据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枟曼山馆刻本影印,前版脱销已久,此书极有重版价值。今据以再版,并替换处理原版模糊不清的页面,修订前版错误,并增加全书的篇名检索总目录,以便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好的古籍整理版本
四马路出版界的霸才 、资深出版家、民国出版史上重大事件亲历者张静庐先生历经十余年功夫,收集、整理、辑注自1862年京师同文馆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近100年时间内的有关出版方面的手资料。全书共七编八册,250余万字,408篇资料,并附录了262幅涉及出版事业的珍贵插图、书影等资料。是近现代出版史、文化研究方面不可或缺的文献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