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导论》《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明清时期》《近现代时期中外比较背景下的考察》五卷,是*部中国历史编纂学通史著作。纵向上,上起先秦时期,下迄20世纪末,系统论述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发展道路和内在规律;横向上,把握住各个时期史学名著的著述宗旨、成书过程、编纂技巧、史学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全书纵向考察和横向联系相结合,构成中国历史编纂学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周密的知识体系。史料丰富,论据坚实,论证深刻,彰显了当代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对于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和推进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具有重要价值。本书又是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将提供一部 中华文化何以长期连续 的读本,从当前来看,正高度契合中共中央关于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的精神,更凸显出本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
《中国史学史长编》为“专题史研究文库”中的一种,是一部上起先秦、下迄民国的首尾完整的中国史学发展通史。它采用编章体,以专题化的方式分期论述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脉络,涵盖史家、史书、史官制度、修史活动等方方面面。全书90余万字,涉及史著449部,论及史家约600人,是新中国贯通古今的史学史著作,也是整个20世纪全面系统、篇幅较大的史学史著作。此外,此书完成于1975年,填补了1964-1976年中国史学史编纂的空白。本书为首次整理出版。
《林登·约翰逊传》由两次普利策奖及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赢得赞誉无数的著名作家罗伯特·A.卡洛撰写,其作品已成为美国两百多所高等院校书。?本书详实记录了美国第36任总统林登·约翰逊的一生,是了解20世纪美国政治、历史的书。作者研究40余年,耗时10年写成此书,被誉为“大师级的作品,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传记”。??《林登·约翰逊传》部《权力之路》,内容截至一九四一年。?林登·约翰逊出身于美国ZUI偏僻落后的地区之一,穷困潦倒,所受的教育平凡无奇,但年仅三十二岁,就已登上国家权力舞台,不仅在国会占据一席之地,影响力甚至超YUE了自己的选区,被视为“洞察人心,具有极强领导力,操纵立法的天才”。?三十二岁的约翰逊,其一生的主要套路已基本建立,并清晰地显露出来。他展现出非凡的政治天赋,以金钱为杠杆来撬动政界,获得权力源
全套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先秦至近代中国史学评论产生、发展、演进的历史及其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历史贡献。历史脉络分明,逻辑严谨,研究深入,史料详实,是今人研究古代史学批评的宏观史学著作,融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于一体,具有里程碑意义和较高的学术文化价值。
《中国史学史长编》为“专题史研究文库”中的一种,是一部上起先秦、下迄民国的首尾完整的中国史学发展通史。它采用编章体,以专题化的方式分期论述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脉络,涵盖史家、史书、史官制度、修史活动等方方面面。全书90余万字,涉及史著449部,论及史家约600人,是新中国贯通古今的史学史著作,也是整个20世纪全面系统、篇幅较大的史学史著作。此外,此书完成于1975年,填补了1964-1976年中国史学史编纂的空白。本书为首次整理出版。
《陕西古代文献集成》是陕西省“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和陕西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该项目重点收集整理陕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重要历史文献,包含陕西历代学人著作和外地人士撰写的有关陕西的著作300余种,是迄今为止陕西省规模 、范围 广、投资 多的古籍文献整理项目。 本书是《陕西古代文献集成》的第三十六辑,收录了冯衍集校注、兰泉老人集、杨奂集、古楼观紫云衍庆集、勤斋集等内容。
明代乡试、会试采用三场试士的制度,其首场为经义,分为四书文与五经文两类。四书文在明代科举诸文化中处于 为重要的位置,它关涉一个时代的理学思想和意识形态。本书选择四书文的命题作为聚焦点,去考察明代制义在整个科举文化生态中的地位及意义。可以说,四书文命题连结着明代的政治、文化、科举、教育、文章学、文学等方方面面。同时,本书又以历史为线索, 限度地掌握明代乡试、会试四书题目的文献数据,在此基础上呈现明代科举四书文命题的历史全貌。书末附明代乡试、会试四书题目,以资参考。
本文集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家、教育家龚书铎先生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成果、序跋、文史教育类短文、戏剧影视评论、以及师友回忆录和学术访谈等内容汇编,由龚门弟子和家属共同收集、整理和编校,郑师渠担任总主编。文集依各篇文章性质、内容分为《中国近代的社会与政治》、《中国近代文化史论》(上)、《中国近代文化史论》(下)、《求是室序跋》、《文史散论》、《戏剧漫谈师友杂忆》六卷。该文集是对龚先生一生学术人生的整体回顾与总结,集中反映其史学思想与成就,全面展示了他的治学育人经验、个人兴趣及人格魅力。
蒋九如主编的《台湾货币史略台湾货币史略》理顺了台湾地区货币发展的脉络,详细叙述了台湾历史货币的演化过程,对历目前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也进行了考证和探索,对台湾在清代自铸的几种军饷银饼(圆)的铸造年份和社会背景逐一作了考证,赋予新的概念;关于台湾货币史发展的历程,确认日本侵占期间的货币流通是很混乱的时期,现代货币体系的建立应在台湾光复之初,对台币进行币制改革之后。 本书在叙述台湾货币史发展的种种货币现象的同时,对台湾各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也作了必要的叙述,并附有台湾各历史时期的金属硬币和纸币的实物拓图、图照近250枚(张),图文并茂。凡台湾历史货币研宄者、爱好者和文物工作者都值得一读;对广大的金融工作者来说,了解台湾地区货币发展的脉络,对于推动海峡两岸金融和谐发展,十分必要,也很有
《中国史学史长编》为“专题史研究文库”中的一种,是一部上起先秦、下迄民国的首尾完整的中国史学发展通史。它采用编章体,以专题化的方式分期论述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脉络,涵盖史家、史书、史官制度、修史活动等方方面面。全书90余万字,涉及史著449部,论及史家约600人,是新中国贯通古今的史学史著作,也是整个20世纪全面系统、篇幅较大的史学史著作。此外,此书完成于1975年,填补了1964-1976年中国史学史编纂的空白。本书为首次整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