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对20多所日本图书收藏机构进行筛查的基础上,选择中国古地图收藏最为集中的神户市立博物馆、京都大学、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海野文库、东北大学、明治大学芦田文库和横滨市立大学鲇泽文库6处收藏地的中国古地图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全书按古地图图面内容分为5大主题,详细介绍了古地图的基本信息,包括图名、载体形态、尺寸、绘制出版信息、收藏编号等;同时选出国内稀见、学术价值突出的进行深入研究。 在内容上,本书涉及日本收藏古地图600余幅,其中高清展示40余幅,很多地图为国内首次披露。根据“左图右史”的传统阅读习惯,一图一说,图文并茂,内容权威,可读性强;在形式上,本书为正度八开开本,并采用拉页、折页等方式全方位展示古地图细节,内文采用120克超感纸,还原古地图阅读质感,装帧设计精美,极具典藏价值。
本书为“正史地理志汇释丛刊”之一种,汉书地理志是二十四史地理志中的第一种,具有开创之功,而且对于学者研究汉代及其以前的历史地理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献。本书作者为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以清代王先谦《汉书集解》中地理志部分为基础,整理吸收清代以及近代、当代有关汉书地理志的相关研究,尤其是近年来出土文献如里耶秦简、清华简等,进行增订整理,较初版又有很多增加,是当代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本套丛书是日本史研究专家王金林教授的著作选集,有些书稿为再版,有些书稿为未发表之作,详细介绍了日本从弥生时代到近现代的历史发展历程,其中还具体介绍了日本文化、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等。本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着力探究日本历史事实及发展规律,是一部研究日本问题的重要参考书籍。本书共有5个分册。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珍品,自战国至汉初成书至今, 是一部奇书。《山海经》古之为书,有图有文,陶渊明有“流观山海图”之句。但《山海经》原始古图佚失,唯有文字流传了下来。至於明清,文人、画匠、刻工等又依据《山海经》文本展开丰富想象,创作出《山海经》图像千百。它们或古拙精妙,或粗俗夸张,或字斟句酌领会其精神而创,或照猫画虎偶得其灵魂而作,不一而足。可见,《山海经》图文并举,乃是中国叙事的古老传统之代表。《古本山海经图说》的作者马昌仪尽毕生之力寻找《山海经》的另一半。她遍搜明清古籍珍本中的《山海经》图像十余种, 收录各种版本《山海经》之神怪畏兽图像1600余幅,系统考证了《山海经》图像的传承轨迹、造型流变,并以晋郭璞山海经图赞为纲,探讨明清以来《山海经》图文关系的范式转换。出版至今,
本书为近二十年来海内外学者对里耶秦简及秦汉史研究的回顾与总结。文集精选论文34篇,内容涉及里耶秦简的文本与形制,简文所见秦代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集中反映了里耶秦简的发现和整理对于秦汉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内容简介:(1)《 史学史》是当代 历史家丹尼尔·伍尔夫的 之作,出版后即确立了作者在 史研究领域的 地位。史学史的写作要实现 视角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考虑时间、空间的建构,文化的连续,此书的处理堪称典范,特别是在结构的安排上 专业合理。在厚重叙述的同时,作者精选了52幅插图、35个主题框、46个文献摘录,并通过进一步阅读书目来避免过多的脚注,让这样一部学术大作让读者有深入浅出的阅读体验。 (2)丹尼尔·沃尔夫的《 史学史》是 部综述了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史学思想和事件多元并存、互融并进的 史学史论著。在时间上囊括了从大约4000年前直至20世纪末的漫长时段,探讨了不同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中形成的不同史学传统,以及历史学在不同社会中的地位 的变化;在空间上涵盖了传统史学史研究中通常忽略的地区地区,如亚洲的泰国
本书为“正史地理志汇释丛刊”之一种,汉书地理志是二十四史地理志中的第一种,具有开创之功,而且对于学者研究汉代及其以前的历史地理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献。本书作者为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以清代王先谦《汉书集解》中地理志部分为基础,整理吸收清代以及近代、当代有关汉书地理志的相关研究,尤其是近年来出土文献如里耶秦简、清华简等,进行增订整理,较初版又有很多增加,是当代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谥法通考》是《王圻全集》中的一部,搜集总结了皇帝至明代历朝历代的谥号。共十八卷。前两卷为《总纪》《释义》,录历代释解要著。后以十四卷篇幅按朝代顺序,上考列朝,下至明朝万历年间。自君后、妃主、王公、卿相以逮百官,至于圣贤隐逸,旁及异端、宦寺、篡逆之党,凡有谥者,皆备书以资考证。其卷首冠以《总纪》《释义》二目,犹《续通考》之例,又所以自补其阙也。本次出版,以上海图书馆藏万历二十四年刻本为底本,取《续文献通考·谥法考》的对应内容作全面核校,补足原本缺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研究制度史,礼制有很大意义。
本书以中国古代历史地图为纲,将自远古时期的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等,到清朝的各个历史朝代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面貌、人文历史、艺术文化,将古时候平民的生活,以及历 大事件、战役等,一一加以视觉化的展现;还根据课内要求对应的地理、历史教材内容,提炼了孩子要学习的知识点。 全书用美观的手绘图片和朝代地图、专题性质的设计、历史年表等,把历史知识加以视觉呈现,充分激起孩子对传统文化、中国历史的兴趣,充分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本书以中国古代历史地图为纲,将自远古时期的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等,到清朝的各个历史朝代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面貌、人文历史、艺术文化,将古时候平民的生活,以及历 大事件、战役等,一一加以视觉化的展现;还根据课内要求对应的地理、历史教材内容,提炼了孩子要学习的知识点。 全书用美观
内容简介:(1)《 史学史》是当代 历史家丹尼尔·伍尔夫的 之作,出版后即确立了作者在 史研究领域的 地位。史学史的写作要实现 视角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考虑时间、空间的建构,文化的连续,此书的处理堪称典范,特别是在结构的安排上 专业合理。在厚重叙述的同时,作者精选了52幅插图、35个主题框、46个文献摘录,并通过进一步阅读书目来避免过多的脚注,让这样一部学术大作让读者有深入浅出的阅读体验。 (2)丹尼尔·沃尔夫的《 史学史》是 部综述了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史学思想和事件多元并存、互融并进的 史学史论著。在时间上囊括了从大约4000年前直至20世纪末的漫长时段,探讨了不同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中形成的不同史学传统,以及历史学在不同社会中的地位 的变化;在空间上涵盖了传统史学史研究中通常忽略的地区地区,如亚洲的泰国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是现在所知 的一批西汉武帝时期长沙国的官府文书。这批简牍共有2000余个编号,是研究西汉长沙国时期社会历史、地理区划、职官建置、司法行政、户籍管理、赋税征收、少数民族管理、文字书法等多方位的重要史料。本书拟选取其中形制完整、文字清晰、内容可读的简牍150枚左右,同时附上彩色图版、红外图版以及初步整理释文,在内容上涵盖走马楼西汉简的主要司法文书案例。走马楼西汉简有丰富的文字异写现象,书体多种多样,生动地反映了汉字隶变过程,还将草书的形成时间提至西汉武帝元朔年间,这在书法艺术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