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目前我国部关于口述史学的专著,既系统地介绍了口述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也比较全面地综述了中国及世界十三个国家口述史学的发展概况,并讨论了口述史学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其中外国口述史学及有关专题,系邀国外口述史专家共同完成,具有性。书中附有口述历史项目作业程序表,法律受权书范例,丰富的参考文献和外口述史学刊物、机构、网络资源、书介等,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一本实用的口述史学入门指南。
本书除“绪论”、“综论”外,分三个篇章,分别讨论了魏晋、南北朝、唐代经济、政治、军事及思想学术等问题,提出或解决了魏晋隋唐时期许多前人鲜及的重大问题。本书是作者长期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理论性概括,于作者中国古代分期魏晋封建论有详尽的论证。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大型工程,该工程在拥有蓄水发电、防洪减灾一类造福社会功能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如生态环境改变、库区居民迁徙等一些问题,还会有不少文化遗产会因水库蓄水而被淹没,需要抢救和保护。正由于长江三峡工程涉及面极广,因而它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在长江三峡库区文物的抢救保护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在已故著名考古学家、我们的老师俞伟超教授指导下,多支考古队伍进驻长江三峡库区,1995年就完成了长江三峡库区地下文物抢救保护规划。在此基础上,从1997年起,来自全国各考古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考古学专业的上百支考古队伍云集长江三峡,开始了规模空前的抢救地下文物的考古工作。经过十多年艰苦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积累了大量的考古资料。随
本书的写作以及课题的结束不仅是课题研究的客观结果,更是作者多年从事空间法教学和研究以及空间法立法实践活动的全面总结。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除了广泛的借鉴尤其是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同时,课题组成员基本上都是依靠自身从事空间法研究前期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课题内容进行整合和分析,最终形成本书的框架结构。本书的出版以及本课题的结题都是课题组成员多年辛勤劳动的客观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