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天下很自由的人,因为他的权力没有任何。皇帝又是天下很不自由的人,同样因为他的权力没有边界。 权力过于巨大,给权力拥有者及其家族带来的往往是巨大的伤害和不幸。中国式皇冠既神奇、璀璨、法力无边,又沉重、巨大,令人举步维艰。这种独特的境遇是对人性的一个特殊考验,而不同的人在这同样的囚、重压、撕裂下,表现出人性中截然不同的断面,张宏杰著的《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修订版)》就是对其中几张断面的描绘和记录。
《陈旭麓文集》(精装五卷)系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一生文字生涯的结晶,除了收录先生在1949年以后有代表性的学术论著,还汇编了先生早年(1949年以前)的作品,比如学士论文《司马迁的历史观》、25岁之年任贵州修文中学校长时所写的《论当前县立中学的几个问题》、1942年编辑出版的《初中本国史》,等等,许多作品为1949年以后 出版。我们在尊重作者原意、保留作品原貌的基础上,对文集稿件进行了精心编校,力求呈现一套精良的学者文集。
“表现”原本是美学和文学理论中的范畴,安克斯密特将之引入关于历史叙述的讨论,其意在于“提议从美学的观点看历史编纂”。在这一意义上,历史叙述就像肖像画,它不是有关对象的摄影反映,却是人物风神的丰富表现。作者在《历史表现》中从“史学理论”、“历史意识”、“史学理论家”三个层次,系统讨论了历史表现理论。《历史表现》充分认识到,历史写作在满足理性的、科学的探究要求的同时,审美也是其内在固有的要素。为了恰当理解历史写作的性质,应该区分表现与描述,并且以表现概念为核心,重新来定义诸如意义、真理和指称等传统的语义学工具。《历史表现》的目的,是要在历史研究的文学进路之铺张与实证研究之节制中间界定并探寻某种中道。这一思路导向了历史研究的一种理性主义美学,在重申历史写作的审美维度的同时,也再次
《历史哲学概论》一书内容是评述十八世纪中期至十九世纪末期西方思想家的历史哲学思想。本书也是民国时期西学汉译书籍中的一部。对当时研究世界历史和各国历史学提供了很多的参考。本书是黎明书局1934年出版的版本。
《汉简缀述:陈梦家著作集》作者陈梦家先生因研究古代宗教、神话、礼俗而治古文字,再由研究古文字而转入研究古史考古学。在甲骨学、西周铜器代及简片研究方面,无卓有建树,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推重。
1951年春天,中国现代史上最富原创性的哲学家熊十力,就中国古代文化资源和民主政治之关联写下七万字长信《论六经》,呼吁“中国五千年文化,不可不自爱惜”,并认为“《周官》本为民主主义”。 《解:读熊十力给毛泽东的一封长信》的叙述便可追溯至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文。两位作者被此湮没的思想事件所震撼,试图接续熊十力先生之愿,重新解读、讨论《论六经》。他们甚至更进一步,除以中国数千年历史为背景,逐字逐句释读《周官》,详尽复原其本意外,更以今人之立场比较《周官》政治制度设计与西方政治哲学的异同。 《解:读熊十力给毛泽东的一封长信》对《周官》的释读,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早已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制度民主思想。虽然在其后的两千多年间,它遭到了摧残、扼杀和阉割、篡改、歪曲,但仍不绝如缕地被传承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