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蒋介石日记为主要依据,辅以其他国内外重要相关史料,带领读者探寻蒋介石的生平及内心世界。在本书中,杨天石通过大量引述和分析研究蒋介石日记,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及权威的资料,以专题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青年时期的蒋介石、参加革命的蒋介石、**次国共合作时期的蒋介石、内战时期的蒋介石、抗战时期的蒋介石、家庭生活中的蒋介石等等。通过史料的挖掘,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探寻其思想发展历程,带领读者追寻真实的蒋介石。 本书于2008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曾获全国31家媒体及中国图书学会共同评选的 年度十大好书称号 。此次插图增订本。一方面,对原版的文章进行部分调整,删除个别篇目,增加杨天石先生的一些**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配上珍贵的图片资料,如蒋介石日记原件影印、台湾及美国关于蒋介石的重要文档影印资料,蒋
在近代化过程中,中国的县制经历了各种改革和演变,主轴是 官治 与 自治 两种基本模式的相互排斥与结合。《官治与自治:20 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在简述中国古代县制的基础上,对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的县制演变进行了系统、翔实的研究。研究重点包括:各时期县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官治与自治的县行政组织及职能,区乡地方自治组织和运作,县级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制度,县政人员的考试、任用、考绩制度,以及县制演进背后的社会变动等。
本书以中国内陆城市成都作为研究对象 ,以 叙事 的方式考察公共空间 、下层民众、大众文化和地方政治的关系,将 街头文化 作为中心,展示街头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 从城市的外观 、民间艺人的表演到民众谋生的方法以及对街头的争夺等。 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街头有着紧密联系,他们创造并生活在这种文化之中。当改良者试图对街头的使用进行控制时,便引起了下层民众为其生存空间的斗争。随后在革命运动中,民众又以街头作为政治反抗的舞台。在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中,民众和精英为共同利益而合作,组织自卫活动捍卫他们的生存,同时也是维护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与以往研究的角度不同,本书力图把人们的注目焦点从精英转向民众,从沿海转向内地。
1940 年到 1946 年,美国作家格兰姆 贝克走访了当时中国十多个极具战时特色的城市,详细记录了所见所闻并整理成书。贝克从香港出发,经柳州抵达重庆,又跟随路易 艾黎长住宝鸡,随后转至洛阳等城市,*后停留在北平。一路上,作者一方面记录了上至高级政府官员、部队军官商贾富户,下至工人、贫苦市民、农民、难民等不同人的生活和状态;另一方面,描述了日军轰炸柳州、重庆、洛阳等城市的情景,记录了中国军队对抗日军侵略的战况,以及美国政府、军队在中国的举措和表现。 在记录和呈现当时中国社会状态的同时,贝克也写下了自己的思考与分析:国民党逃到台湾是无法避免的,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偏差与失误是源自对中国的不甚了解,等等。此外,贝克还以其丰富的学识,对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进行了比较
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本书试图探究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围观中国的方法。 了解他国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进而引发多层面更深入的思考。为此,我们需要一本原始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不管这是一种偏见还是洞见,不管是一种真知还是误读。 这本美国人撰写的参考消息式的中国现代史,对我们认识正在快速前进的中国有着积极意义! 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本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
这是一部全方位呈现且严谨论证南京大屠杀真实性、残酷性、大规模性的历史作品。 为完成本书,作者于20多年来,遍访中、美、英、德、日等国图书馆和档案馆,搜索各国各类官方文件以及目击证人、幸存者证言、日记类文字资料等,旨在为读者提供更直接、更清晰、更有说服力的史实真相。 全书对南京大屠杀的各种事件(包括日军实施的各种规模的屠杀、奸淫、掳掠、焚烧等行为,战后军事法庭的审判,国际社会、学术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争论等)加以叙述和论证,多角度地展示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棱镜。
本书为 中国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百卷丛书之一,是南京大学实现 双一流 建设个卓越计划项目、jy部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 。本书是专门研究南京大屠杀中国际安全区的作用和意义。南京国际安全区是日军在进攻占领南京期间,国际民间人士组织的一个保护和救济南京难民的难民区,约25万人躲避在 安全区 。安全区委员冒着生命危险,同日军进行了英勇机智的斗争。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对日军暴行制止和抗议;通过各种途径向国际社会揭露日军暴行,宣传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为战后审判日本战犯提供了有力证据。
作者的镜头里有聂荣臻在阅兵场上的飒爽英姿;有贺龙在丰镇谈判中的纵横捭阖;有国际友人在抗日根据地的忘我付出;有战地记者在烽火前线的不顾安危。当然,作者将镜头更多地对准了根据地的广大抗日军民,他们前仆后继,奔赴抗日前线;他们艰苦奋斗,为子弟兵提供后勤保障;没有他们的付出,便没有今日的纪念。
......
本书主要选编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事方面的档案文献,主要包括国民政府战时军事组织制度,抗日作战军事方针、计划与部署,拱卫大后方持久抗战概况,抗日战争胜利与各地受降等几个方面,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军事概况。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历经20世纪初期的辉煌后,于1922年后逐步陷入债台高筑的生存困局,1925年更被债权方上海银团接管,丧失自主经营权。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后,毗邻上海的南通旋遇日军空袭,大生纱厂直面战争影响。从1938年3月17日南通沦陷,至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大生纱厂度过了7年有余的沦陷时期,并且可以细化为 借德御日 日军管理 和交换代纺三个具体阶段。沦陷时期, 抵押 给外商的战争应对措施、 灰色地带 中的政治忠诚、各阶层人员的战时生存,是贯穿大生纱厂生存发展的三个重要层面,也是其寻求生存空间的三要素。沦陷时期的大生纱厂生存史,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占领区内的独特个案,凸显沦陷区地方社会的复杂面相,更是中国近现代企业史研究的重要一页。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人口损失。本书运用大量文献档案资料,结合史学研究与人口学统计等方法,对中国抗战人口损失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分析了抗战时期中国人口的生存环境,对抗战时期各省人口损失情况进行整理统计和估计,并就中国抗战人口损失数量及类型、结构、区域分布等方面的问题,作全面细致的考察与分析,从而深刻揭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遭受的巨大损失。
本书用档案文献的形式,全面记录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发展历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相忍为国、顾全大局、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精神。书稿主要包括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酝酿、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国共合作关系的恶化、国共合作在曲折中出现转机、国共合作走向新的阶段、国共两党谈判的会议等内容。
民国并不遥远,往事并不如烟。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任临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逃台湾,38年的历史虽然短暂,却足以改变历史轨迹。在这38年当中,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乱的,每一天都是精彩的。本书以历史大事件为主干,基于主富的解密档案,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同时,辅之以大量珍贵历史老照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本书由史鉴编著。
《龙头一年 抗战期间昆明北郊的农村》是一本摄影民族志,记录了1938 1940年间昆明北郊的农村生活。当时为了躲避战祸,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经历了四次搬迁,这些照片就是在第三次搬迁到龙泉镇时所拍摄的。当时该所的员工与当地农民比邻而居,在生活上产生了互动,在调查的基础上拍摄了数百张反映当时农村生活、风俗的照片,形成了当时农村风貌的写照。书稿共收照片351张,分为六大部分:龙头村与龙泉镇、农业、手工业、岁时祭仪、生命礼俗及新移民,分别进行分析阐述,全面展现抗战期间昆明北郊农村的社会生活,是民族人类学研究的一部较为重要的作品。
《新民主主义革命口述史》一书,紧紧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汇集了49位亲历者、见证者的口述资料和回忆录。他们的亲历亲闻、所感所悟,生动再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风雨历程,从不同侧面反映揭示出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貌,以及重要党史人物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理想信念、革命精神、崇高风范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现,有着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影响人、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独 值。 《新民主主义革命口述史》一书,具有鲜明的理论性、思想性、史料性,兼具故事性、可读性、教育性,是广大党史和文献研究者深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学习读物。
本辑收录的内容主体是卡尔逊与罗斯福的往来通信。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对外封锁共产党的抗日情况,外界尤其是国际社会,对中共知之甚少。卡尔逊是第1个亲赴中共抗日根据地进行实地考察的美国人,同时他还是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 私人信使 ,作为中共抗日根据地的观察者和见证者,他与罗斯福的这些通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罗斯福对中共的态度。今天影印出版这些珍贵史料,对研究中美两国关系史及中共党史,尤其是中共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所做出的贡献尤显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