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的历史是一个关于殖民、战争和抵抗的血腥的故事,也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多样、动人的故事。在这部开创性的雅俗共赏的著作中,屡获殊荣的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尤金 罗根广泛利用五个世纪的阿拉伯资料,将阿拉伯人的经历放在其关键的历史背景之中,从阿拉伯人自己的视角加以客观呈现。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涵盖了从北非到阿拉伯半岛的整个阿拉伯世界,探索了近现代阿拉伯历史的方方面面。从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征服开始,到欧洲帝国主义时代、冷战时期的超级大国竞争,再到现在的美国霸权时代,罗根生动描绘了五百年来阿拉伯人身份的演变过程和争取国家主权、实现民族复兴的曲折历程,探究了当今阿拉伯世界诸多困境的历史成因,充满权威睿智的学术洞见。 在世界不少地方,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性格常被严重误解。对于任何想
【内容简介】 1895-1907年间,布雷斯特德由一个稚嫩的青年学者变成了一位国际埃及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1900年他给自己拟定的三项计划是:复制并详细讨论原始碑文、翻译并介绍所有的碑文、用流畅可读的优美文字形式来叙述这些碑文的史实与资料。1905年他成为正教授,他用九年时间撰写的《古埃及记录:从早期到波斯征服的历史文献》1906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四大卷,近1700页。1907年又出了200页的索引作为第五卷。该书是布雷斯特德对埃及学的重要贡献之一。而他编写的教科书《古代埃及:从原初时代到波斯征服》,图片精美丰富、版式设计大方,700页的文字篇幅,以及187幅图片和13幅地图。首版深蓝色布面精装,封面用优雅的金色和红色箔的古埃及图案装饰风格设计,这让该书十分吸引人。《埃及史》于1905年出版,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很好的销
耶路撒冷的历史是整个世界的历史。它是一个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是专享拥有天堂和尘世两种存在的城市;它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惑人阴谋、虚构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的发生地。 “讲故事的大师”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围绕“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作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通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塑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三千年的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三千年》在国内畅销多年,一问世即获颁“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收获凤凰网、深圳商报、南方都市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等媒体和专业机构评选的“年度好书”“年度影
本书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研究新加坡的崛起及其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史料证据丰富,论证严谨。本书部分结合考古证据与文献材料,讲述中古时代(1300 1800年,英国人到新加坡以前)的新加坡及其周边海域的兴衰史,尤其详述了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经济交流情况,深入探讨海上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新加坡商业和城市生活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第二部分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考古成果,包括新加坡本地物产和舶来品,种类主要为陶瓷、金属、钱币、玻璃器皿等,并对文物和遗址做细致说明。
阿拉伯世界的历史是一个关于殖民、战争和抵抗的血腥的故事,也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多样、动人的故事。在这部开创性的雅俗共赏的著作中,屡获殊荣的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尤金·罗根广泛利用五个世纪的阿拉伯资料,将阿拉伯人的经历放在其关键的历史背景之中,从阿拉伯人自己的视角加以客观呈现。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涵盖了从北非到阿拉伯半岛的整个阿拉伯世界,探索了近现代阿拉伯历史的方方面面。从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征服开始,到欧洲帝国主义时代、冷战时期的超级大国竞争,再到现在的美国霸权时代,罗根生动描绘了五百年来阿拉伯人身份的演变过程和争取国家主权、实现民族复兴的曲折历程,探究了当今阿拉伯世界诸多困境的历史成因,充满权威睿智的学术洞见。在世界不少地方,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性格常被严重误解。对于任何想要
沙逊家族是19世纪业务规模最大的商业王朝之一,曾与全球银行业鼎鼎大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齐名。本书揭示了沙逊洋行取得惊人成功背后的秘密 被迫离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故土巴格达,流亡他乡的一个犹太人家族,如何在孟买白手起家,建立起叱咤风云的商业帝国;如何在全球布下庞大的代理商、情报员和政治家网络;如何搭建起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经济往来的桥梁。 作者首次通过解读庞大繁杂的家族档案及史料,让尘封于历史的多位家族成员跃然纸上,首位执掌全球大型企业的女性弗洛拉、著名反战诗人西格弗里德、喜欢追逐好莱坞明星的商界大亨维克多。作者对沙逊家族杰出人物绘声绘色的描写,将读者带入那个年代政治与权力共舞,创新与阴谋交织,上流社会与商业帝国交融的历史画卷之中。 本书既是对沙逊家族及其几代成员的真实描摹,也是对沙逊
《阿拉伯通史》以其洋洋洒洒达700 页之多的文字篇幅,完成了一个全面、扎实的基础性知识工程,这对了解阿拉伯世界其后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在这部通史的主要内容结构中,包括了讲述阿拉伯人的祖先,阿拉伯人的先知的出现和教的兴起,以及早期的哈里发制度。然后,通史追溯了教势力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张的过程:他们穿过北非,进入伊比利亚半岛,跨越比利牛斯山脉,再北上至西部法兰西的普瓦蒂埃,北部到达拜占廷帝国的安纳托利亚,向东则进入中国的西部地区。通史记录了伍麦叶王朝(公元661—750 年)和阿巴斯王朝( 公元750 一1258 年) 这两个阿拉伯中央帝国的兴衰始末,二者曾分别定都于大马士革和巴格达,后者直到被蒙古的旭烈兀所率领的铁骑攻陷后而遭到毁坏。通史讲述了阿拉伯文明全盛时期的故事,还有它对欧洲文艺复兴所作的巨大
耶路 冷的 是整个世 的 。它是 个 的 、两个民族的 都、三大 的 地,是 享拥有天堂和尘世两种存在的城市;它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惑人 谋、虚构传说和二十 小时新闻的发生地。 讲故事的 西蒙 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 围绕 城 的角逐,以几大 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 冷的前世今生;作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通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 、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塑造耶路 冷的 来呈现这座城市三千年的瑰丽 ,还原真实的耶路 冷 《耶路 冷三千年》在国内 多年, 问世 获颁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收获凤凰网、深圳商报、南方都市报、 出版传媒商报等媒体和 业机构 选的 年度好书 年度影响力图书 等赞誉,并在京东、 和 月度和年度榜单中名列前茅。全新增订版则在此基
泰缅“死亡铁路”与 及巴丹“死亡行军”一道,被称为“日本远东三大暴行”。在1942年6月至1943年12月这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先后有超过6万名盟军战俘和20万名东南亚劳工被强行征召,在泰缅边界的原始森林和崇山峻岭间筚路蓝缕、日夜劳作。日军除肆意增加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之外,还无视《日内瓦公约》,采取限制供给、肢体残害、人格侮辱、中止救治等手段对战俘及劳工群体进行大规模迫害, 终造成1.2万多名战俘及数万名劳工的死亡,也给幸存者带来了无尽的心理创伤。战后,由于日美同盟的关系,这段历史被刻意掩盖,泰缅铁路反倒成了日本美化侵略战争的口实。有鉴于此,作为 该研究领域的拓荒之作,本书对铁路修建过程中日军的战争罪行及战俘群体的各类“弱者的反抗”进行了全面梳理,以求在揭露史实的基础之上驳斥日本是“大东亚建设者”的谬论
1853年,美国人佩里率舰队闯入江户湾,奉行锁国政策二百余年的日本从此打开了国门。经过一系列的腥风血雨,江户幕府倒台,新成立的明治政府推动了一场使日本成为现代 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本书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胜海舟、坂本龙马、西乡隆盛等下层武士为中心,通过他们的经历生动地再现了明治维新的全过程,精彩地描述了这段动荡岁月的人与事,深刻地分析了幕府倒台与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