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维尔在本书中解释了如下问题:究竟是出于什么事件、哪些错误与何等失策,使这样一群法国人抛弃了他们的初心,不再向往他们视为神圣的自由,而甘心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成为世界霸主的奴仆? 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但一个更加强大且更加专制的政府却从中诞生。究竟是什么使这个政府重新得以集权,让人们用极大代价换来的自由付诸东流,只留下空洞的表象?这个将普选权视为人民主权的政府,是如何让选举人不明真相、无从商议、无法选择?它是怎样将议会无声的屈从当作自由表决?同时,它又凭什么取消了国民自治权,对权利的种种保障,以及思想、言论及写作自由? 托克维尔的这部传世之作,让世人可以更理性、更开放地看待法国大革命。
本书是浪漫主义史学的代表作,论述了1774 1795年法国大革命发生前后二十余年的动荡历史。 全书分三卷,从国王路易十五之死着笔,生动细致地论述了三级会议的过程、无套裤汉的崛起、攻克巴士底狱、长矛节、王室逃亡之路、吉伦特派的上台和覆灭、雅各宾派的恐怖政治和热月党人的胜利等。在众多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著作中,本书以亦史亦文的叙述、用典比喻的结合、绵密精巧的论证著称,出版后轰动一时,多年来已被翻译成各国文字,一直畅销不衰。卡莱尔以独有的澎湃激情和华美文笔,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演绎出一部悲情浪漫的史诗,这也是本书的主要特点。
伯里的《希腊史》是一部以政治史和军事史为主轴的通史著作, 叙述了从史前到亚历山大去世之间的希腊大陆、小亚细亚、西西里、大希腊、利比亚等地政体变迁及军事斗争的历史。除序言和引言外, 全书共18 章。 卷一主要叙述爱琴文明、荷马时代和古风时代的希腊历史。在该卷中, 作者伯里从政治和军事的视角, 重新审视了爱琴文明、特洛伊战争、多利亚人的征服、大殖民运动、泛希腊赛会、雅典和斯巴达不同的发展道路等重大论题。贯穿该卷的主线是民主因素在希腊各邦的逐渐发展壮大。 卷二内容主要涉及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政治军事史。全书围绕四个重大事件展开, 即希波战争、西西里与迪太基的次战争、雅典帝国、伯罗奔尼撒战争。波斯到底有没有征服希腊的野心? 雅典还是斯巴达应该对伯罗奔尼撒战争负责? 狂热的党派斗争会在多大程度
地中海东岸诸港,也称黎凡特诸港,这是人们对地中海东岸商业港口城市的称呼。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到亚历山大城,途经士麦那(今伊兹密尔)、阿达纳和贝鲁特,这些城市很久以来就是各种语言、风俗和信仰的交汇之地。历史造就了这些不稳定的城市,并摧毁了它们。同时被毁掉的,还有无数条生命。 本书的主人公奥斯亚尼,就是一个命运被扭转的人。从奥斯曼帝国的灭亡,到两次世界大战,再到撕裂了近东地区,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的悲剧,他的人生不过是暴风雨中的一根稻草。他讲述了自己王子般的童年,精神失常的祖母,充满反叛精神的父亲,堕落的弟弟,占领时期在法国的生活,与深爱的女人克拉拉一起度过的充满热情、英雄主义和梦想的时光,以及,落入地狱后的遭遇。 未来被剥夺,尊严被践踏,连*简单的快乐都无权享受。他还有
1.美国著名史学家菲利普 范 内斯 迈尔斯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作品让他所在的辛辛那提大学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机构变得名声大振,这样的现实影响力在所有历史作品中都是极其罕见的。2.迈尔斯教授因为这些作品的受欢迎而广受尊敬,去世时辛辛那提大学降半旗为他志哀。3.迈尔斯教授写作这些作品时,所费精力之大,态度之严谨,功力之扎实,都是常人所远不及的。他对于历史地点的知识,都是通过旅行获得的。在一次考察中,他不得不在亚马孙的荒野中亲手埋葬了弟弟。他经常去教堂,但他的书秉持进化论的观点,他因此而遭受到不少的辱骂和指责,仍然不为所动。4.语言优美,通俗易懂,评价极高, 阅读的时候有一种纯粹的语言之美 , 因为它们作为历史文献的重要性 而饱受赞誉。5.从东方文明古国,到希腊,到罗马,到中世纪,直到近代,一气呵成;断代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回顾了从普鲁士王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如何创建德意志帝国,直到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将日耳曼民族的国家带往毁灭之路的历史。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德国历史发展的一条脉络,并由此来激发读者反思,现在的德国处境与当初德意志的发展有什么不同。通过与哈夫纳的精神对话,读者会对欧洲以及德国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苏格兰在17世纪末还是欧洲最贫穷落后的国家,却在18世纪中叶奇迹般地迸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出现了经验主义哲学家大卫·休谟,自由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深刻影响欧洲浪漫主义的沃尔特·司各特,改良蒸汽机的詹姆斯·瓦特等大批近代文明史中的巨擘。他们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发明”了现代世界,创造了构成现代世界文明的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和现代民主。苏格兰人不仅成为大不列颠帝国的中流砥柱,更随着“大西洋时代”的脚步,将现代文明理念传扬到欧美乃至全世界,启动世界朝现代文明转向。一个弹丸之地,如何成了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主导力量?《苏格兰:现代世界文明的起点》将解开这道连大部分苏格兰人也无法回答的谜题。
汉娜·阿伦特在1945年曾说过:“邪恶的问题将成为战后欧洲知识分子生活的根本问题——就像死亡成为上一次战争之后的根本问题一样。” 而占主导地位的战后欧洲史书的内在主题,却是用一种自怡自乐的甚至抒情的方式来尝试叙述1945年之后欧洲复苏、像凤凰一般再生的故事。 托尼·朱特坦率地提供了一种对晚近历史的个人解说,填补了上述主流叙述的空白。他以敏锐的观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展现出战后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面貌,描绘了人在这段风诡云谲的历史中的活动轨迹。这是长期以来笼罩在沉默里和不在场的故事。现在,作者说:“到了最后下结论的时候了。”
无删节简体中文全译本首次出版 极具争议性的著作,对二战中纳粹的犹太政策进行全面批判总结,提出的“平庸的恶”的概念,引发西方思想界长达五十年争论 详细记录纳粹战犯庭审全过程,还原历史现场,探讨战后审判的正当性 特别收录阿伦特德文版自序与德国史学巨擘汉斯·蒙森导读
自哈布斯堡家族的首任皇帝鲁道夫一世于1273年开始统治神圣罗马帝国至1918年11月哈布斯堡王朝的末代皇帝卡尔退位,这个令人惊叹的家族统治欧洲的历史长达600多年。由此可见,哈布斯堡王朝的历史是欧洲近代史的核心,也是西方文化史和社会发展史的核心。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这个显赫的家族想方设法用帝国皇冠的神秘来支撑他们十分广阔的领土权力。这个家族的许多成员有着神秘莫测的品性,这使得他们作为君主卓尔不凡,也进一步塑造了他们手握强权的形象,即对的顽固信仰和对帝国的执着追求。通过对哈布斯堡家族特别具有个性的成员的刻画,作者爱德华·克兰克肖探究了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的私人秘密,并逐步将之与欧洲史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