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3折-4.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分裂的共识:一部全新的美国史(全两册,直击特朗普当选总统的影响,尽在这部美国史!从建国到特朗普入主白宫,2024美国大选
    •   ( 2055 条评论 )
    • 吉尔·莱波雷Jill Lepore)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4-09-20/ 新星出版社
    • 1492年,哥伦布的航行将两个大陆联系在一起,最终造就了一个不仅连接而且纠缠交织在一起的世界。本书以时间为序为我们展示了:美国国家的创建及其经历移民、战争和发明创造后的扩张 ;陷入内战;卷入欧洲战争; 成为世界强国以及 二战 后在建立现代自由国际秩序(法治、人权、开放边界、自由市场)中扮演的角色; 美国的对外冲突,对内面临的种族歧视问题;今日美国的分化与分裂。 美国历史是一场大型的人类政治实践,美国实践基于三个理念:政治平等、自然权利、人民主权。本书记录了400多年来这场实践中有关起因、进程、后果的问题。 美国人缺乏共同的历史背景,并且,在充满裂缝的根基之上建立的共和国也很容易破碎坍塌。 作者吉尔 莱波雷用多元的视角还原逐渐破碎的美国梦的真实历史,希望指引读者找到这个国家的真谛,同时帮助我们

    • ¥80.1 ¥178 折扣:4.5折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 1166 条评论 )
    • [美]温迪·A.沃洛森,[Wendy,A.,Woloson] 著,李兆天 译 /2024-08-28/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死神来了,也要狂买便宜货!便宜货,让中层和下层也能享受 美好生活 。但,这样一个普通人也能、也会买买买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它又如何影响了身处其中的个体和社会? 这本书探索了便宜货如何征服美国人。自18世纪以来,各种便宜货便逐渐渗入美国人的生活。在全球工业生产与贸易体系的驱动下,各种家居神器、赠品、礼品、收藏品、新奇玩意儿源源不断地涌现,以各种真实或虚假的承诺,强势改变了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大众心理乃至民族特性。 这不单是一部关于美国廉价商品的历史,也是一个关于欲望、消费主义与全球化的故事。

    • ¥33.1 ¥69 折扣:4.8折
    • 经纬度丛书·美国史话: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美国
    •   ( 866 条评论 )
    • 枫落白衣 /2024-07-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喜马拉雅热门节目 美国史话 改编作品。主要围绕美国性格讲述美国历史,时间跨度从15世纪到20世纪末,涉及建国、立宪、西扩中,北美殖民者的实用主义,南北战争的困局和突破,美国在国际战争的立场和表现。抓住重要节点、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剖析美国能在短短几百年间成长为超级大国的原因。

    • ¥56.6 ¥118 折扣:4.8折
    • 美国小史(一部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的历史,美国历史经典入门书,王希、刘苏里、刘擎等名家一致推荐!)
    •   ( 545 条评论 )
    • (美)詹姆斯·韦斯特·戴维森 /2024-10-14/ 新星出版社
    • 这本书讲述的,是 美国何以成为美国 的故事。 故事该从哪里讲起呢?或许,可以从1492年哥伦布踏上美洲大陆讲起,全.球化的齿轮自此开始转动,世界的东半边和西半边不再彼此隔绝。也可以从五月花号载着一群 朝圣者 登陆讲起,这片陌生的土地被称为 新英格兰 ,于是 旧欧洲 在 新大陆 开枝散叶,西方文明翻开了新篇。 可是,等等,这些都只是一小群白人的故事。那些在哥伦布抵达之前就世代居住于此的美洲原住民会讲述另一个故事,关于侵略和瘟疫、驱逐和鲨戮。那些从遥远非洲被贩运而来的黑人也有自己的故事要讲,关于劫掠和奴役、压迫和反抗。开国元勋约翰 亚当斯的妻子阿比盖尔会告诉你,她的丈夫虽然在那份 人人生而平等 的宣言上签了字,私下里却声称女性因 柔弱 而不适于承担投票或是 管理国政 这样的大事。 故事从来都不止一种讲法。 合

    • ¥33.1 ¥69 折扣:4.8折
    • 社会达尔文主义:美国思想底色
    •   ( 588 条评论 )
    •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Hofstadter] 著,魏琦梦 译 /2024-05-23/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达尔文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起源于英国,却在美国结出了格外丰硕的果实。 从内战结束到20世纪初,美国可谓 达尔文国度 ,达尔文的影响无出其右,但也随时间而呈现不同的侧重。大体以1890年为界,此前为镀金时代,美国经济狂飙突进,社会思潮以个人式的达尔文主义为主,鼓吹自由放任、适者生存、丛林法则;此后美国步入进步时代,美国国内矛盾加剧,集体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跃居主流,作为种族主义、帝国主义的理论依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达尔文主义陷入沉寂,但 只要社会存在掠夺性,它便有可能卷土重来。

    • ¥32.6 ¥68 折扣:4.8折
    • 好望角丛书·被掩盖的原罪:奴隶制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崛起
    •   ( 6034 条评论 )
    • 爱德华.巴普蒂斯特 /2019-04-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长久以来,美国人倾向于将奴隶制视为一种前现代制度,属于这个国家的原罪。但是,年代的隔阂,割裂了奴隶制与美国后来成功的联系,这种看法对于数百万惨遭束缚的奴隶而言无疑是一种伤害。 历史学家爱德华 巴普蒂斯特告诉读者这样一个事实:在美国独立后的80年里,奴隶制的扩张推动了美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短短几十年,南方从沿海狭长地带的破旧烟草种植园,成长为横贯大陆的一个棉花帝国,为美国发展成为一个现代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打下了重要基础。巴普蒂斯特认为,内战以前,美国经济上*大的创新是想尽办法通过奴隶制赚更多的钱。奴隶主通过强制迁移和严酷刑罚,强迫被奴役的非洲裔美国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从他们身上压榨出巨额利润,这才使得美国能够牢牢掌握工业革命的关键原料 棉花的世界市场,zui终成为一个拥有全球影

    • ¥56.6 ¥118 折扣:4.8折
    • 亚美尼亚史
    •   ( 73 条评论 )
    • 亚美莫夫谢斯·霍列纳齐Movses Khorenatsi)著,迟文成 谢军 龚振林 译 /2024-06-01/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亚美尼亚史》一书是由公元5世纪亚美尼亚伟大的史学家莫夫谢斯 霍列纳齐创作的一本书写亚美尼亚历史的学术著作。本书包含了关于古代亚美尼亚传说的独特材料以及关于邻国历史和文化的大量数据,揭示了亚美尼亚这个拥有古老文明国家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亚美尼亚人在这片土地上的开拓与建设,以及他们对全人类进步所做的贡献。《亚美尼亚史》一书中所记录的亚美尼亚历史被广泛采用,其中关于亚美尼亚望族马米科尼扬起源于中国的传说在亚美尼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 ¥44.1 ¥98 折扣:4.5折
    • 新民说·阿尔比恩的种子:美国文化的源与流(上、下)
    •   ( 7862 条评论 )
    • [美]大卫·哈克特·费舍尔David·Hackett·Fischer) 著,王剑鹰 译,新民说出品 /2018-07-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阿尔比恩( Albion ),*早有记录的不列颠的名字。 本书从民俗的角度切入,解答一个重大问题,即美国自由体系的决定因素到底是什么。作者认为, 1629 1775 年英国向北美的四波移民潮深刻地改变了北美大陆,带来了四种不同的不列颠民俗,并奠定了新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这四种文化在英属北美扎下根基,*终成为英属北美自愿社会的基石。现今美国人口只有不到 20% 有英国祖先,但从文化意义上讲,大多数美国人都是阿尔比恩的种子,无论他们的祖先是谁。 本书对北美的民俗各元素进行了详细考证,从宗教、地域、语言、建筑、群居模式等多个方面厘清了美国文化的源流,全面呈现了殖民时期美国的文化面貌,阐发了美国早期四种文化传统所内含的理念、互动融合的过程及其深远影响。

    • ¥95 ¥198 折扣:4.8折
    • 香蕉的报复:洪都拉斯的环境代价,美国的消费增长
    •   ( 233 条评论 )
    • [美]约翰·索鲁里John,Soluri)著,余晓娜 译 /2024-08-2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香蕉共和国 、经济殖民、拉丁美洲、人类学、环境史、外交、消费主义 《香蕉的报复》揭示了平平无奇的 香蕉 是如何推动洪都拉斯的环境变迁,并引起美国的消费增长。19世纪70年代起,随着香蕉生产的扩大,美国的跨国公司在洪都拉斯逐渐建立起垄断地位,需要更多的土地,当地人因此被驱逐出他们祖先的家园。不止于此,洪都拉斯人的劳动逐渐被商品化,他们被迫成为出口经济的奴隶。 索鲁里将洪都拉斯的环境恶化和单一经济归咎于现代国际资本主义的影响。当时,跨国公司将种植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旨在充分剥削、赚取利润。在洪都拉斯香蕉产业中,美国跨国公司(如联合果品公司)这类组织严密、财力雄厚的企业扮演着决定性角色。 国际垄断资本的势力在政治和自然环境方面,对洪都拉斯实行着全面控制。跨国资本控制了当地铁路,改变了景观

    • ¥42.7 ¥89 折扣:4.8折
    • 纽约:纽约初建时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   ( 13235 条评论 )
    • [美]华盛顿·欧文孙昌坤 译,斯坦威 出品 /2020-10-30/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1664年英国打败荷兰,取得 新阿姆斯特丹 的领土,并将其命名为 新约克 ,即现在的纽约。本书讲述的就是在三位荷兰总督的统治时期所发生的故事。 本书作者是被称为 美国文学之父 的华盛顿 欧文。他以风趣幽默的笔法向读者展现了关于纽约的早期记忆,用诙谐的笔触讽刺当时的荷兰殖民者。纽约早期地理和人文、环境、城市建设、居民迁徙与定居在书中亦有体现。同时,本书对于促进美国民族文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无论从文学角度还是历史角度,本书都极具阅读与收藏价值。

    • ¥23.5 ¥49 折扣:4.8折
    • 美国简史(一个披着自由外衣的“冒险家”的故事:一本书读懂曾经“殖民地”的逆袭。)
    •   ( 3523 条评论 )
    •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著,读品 出品 /2020-07-0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发现新大陆前的欧洲社会背景讲起,进而介绍了殖民地美洲的情况,以及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工业革命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书中对每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都进行了分析,对重要历史人物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西方文明、科技发展、美国的政治生活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房龙用通俗生动的写法、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枯燥无味的历史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通过本书,读者能够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美国社会的样貌,进而了解一个现代化的美国是怎样炼成的。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结构复杂的句式,采用简洁、精确的词汇进行表达,以期让读者认识到历史并不晦涩难懂,它可以像故事一样生动,从而培养读者学习历史的兴趣并能以史鉴今,获得启发。

    • ¥28.3 ¥59 折扣:4.8折
    • 美利坚 : 背着猎枪的拓荒者
    •   ( 2519 条评论 )
    • 杨白劳 /2020-10-01/ 现代出版社
    • 美国以契约精神立国,以拓荒者的精神塑造国家气质,但在国家成长过程中,双手却沾满令后人诟病的种族主义血污。它也是一个幸运的国家,不仅在两次几乎毁掉人类文明成果的世界大战中,都得以远离战火,而且借助战争,一次次地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二战后其更是成为两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至今在全世界炫耀武力和肌肉。本书讲述了从美利坚的建国到 911事件 这段时间的美国历史,涉及了有关美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外交思维,流行文化等诸多方面丰富而生动的历史细节,正是这些历史细节,塑造了当下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成为我们解读美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 ¥31.2 ¥65 折扣:4.8折
    • 伪造的共识:1921—1953美国的国家愿景与科技政策之辩
    •   ( 145 条评论 )
    • [美]大卫·M.,哈特David,M.,Hart)著,陈彦坤 译 /2024-09-04/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45年7月,范内瓦 布什向杜鲁门总统提交了《科学:无尽的前沿》 这一报告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奠基之作, 科学是政府理应关心的问题,政府对研究的支持,乃是发展公共福利之必需 成为所谓的 战后共识 。 然而,这一报告或许掩盖了更复杂的现实和更曲折的发展道路。 战后共识 的形成糅合了相互竞争或对立的愿景,经历了无数的妥协、试错甚至彻头彻尾的矛盾。从1921年到1953年,影响领域相对局限的科技政策却搅动了美国当时的政治环境和重大事件。 这场漫长的讨论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而画上句号,真正的 战后共识 诞生了:大笔国防资金的投入消弭了政策分歧,麦卡锡主义大行其道,让政治和经济思想界变得沉寂。

    • ¥37.9 ¥79 折扣:4.8折
    • 美国的伤痕:独立战争与美国政治的暴力基因
    •   ( 779 条评论 )
    • 霍尔格·霍克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19-11-15/ 东方出版社
    • 本书揭示了被粉饰过的美国独立战争的另一面 暴力,即美国实际诞生于一场充满暴力和血腥的内战。作者不但用生动翔实的文字展示了爱国者与保皇派、英国兵与平民、白人与黑人、印第安人之间的种种暴力行为,还展示出这种无处不在的暴力所带来的道德困境,即英国人对无休止战争的左右为难以及胜利者对战争罪行的抹除、篡改和美化。 本书试图从历史中发掘美国现当代种种对外政策的暴力基因,进而对通过暴力手段追求正义目标的行为做出批判和否定。因此可以说,美国是通过一场残忍无情、毁坏灵魂的战争建立起来的,无法理解这一点,就无法理解美国的过去与当下!

    • ¥23.8 ¥78 折扣:3.1折
    • 他乡暖阳:美国大迁移史
    •   ( 919 条评论 )
    • (美) 伊莎贝尔·威尔克森 周旭译 /2019-01-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当生活无以为继的时候,他们继承了人们数百年来的传统,继续抗争下去 就像反抗英国暴政的清教徒一样,就像俄克拉荷马州风沙弥漫时,移居美国的苏格兰和爱尔兰人一样,就像没有东西可以充饥时,奋起反抗的爱尔兰人一样,就像纳粹肆虐时,不甘屈服的欧洲犹太人一样,就像在俄国、意大利失去土地,远赴重洋寻求更好生活的人一样。这些故事的共同点是,故事中的人物都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虽然一万个不情愿,但他们仍希望到新世界开创更好的生活。他们和历史上那些前赴后继追求自由的勇士并没有什么两样。 所以,他们离开了南方。 20世纪的黑人大迁徙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它对非洲裔美国人和美国的意义不亚于南北战争中林肯解放黑奴,这次大迁徙重新塑造了美国的历史,不仅改变了北方,也改变了南方。它迫使南方人重新寻找自己的灵

    • ¥34.3 ¥98 折扣:3.5折
    • 冰雪王国: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极地远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314 条评论 )
    • (美)汉普顿·塞兹(Hampton Sides) 著;马睿 译 /2017-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世纪末,探险家们着迷于全世界专享一块尚未标记在地图上的神秘区域——北极。1879年7月8日,美国探险船“珍妮特号”从旧金山起航,带着疑问和好奇,开始了迈向未知世界的探险。 《冰雪王国(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极地远征)》生动讲述了19世纪后期著名的“珍妮特”号极地远征的惊险故事。作者汉普顿?塞兹有幸获得当事人留下的私人书信、航海日志,尽可能地还原了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展现了每位探险成员的个性及心境。另外,通过书中描述的媒体对独家新闻的争夺与渲染、隐藏在探险背后的帝国主义扩张、日益突破进步的科学发现与科技发展,本书为我们描绘出19世纪末迷人而充满惊奇的图景。

    • ¥40.1 ¥82 折扣:4.9折
    • 被掩盖的原罪 奴隶制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崛起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71 条评论 )
    • (美)爱德华·巴普蒂斯特(Edward E.Baptist) /2019-04-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长久以来,美国人倾向于将奴隶制视为一种前现代制度,属于这个国家的原罪。但是,年代的隔阂,割裂了奴隶制与美国后来成功的联系,这种看法对于数百万惨遭束缚的奴隶而言无疑是一种伤害。 历史学家爱德华·巴普蒂斯特告诉读者这样一个事实:在美国独立后的80年里,奴隶制的扩张推动了美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短短几十年,南方从沿海狭长地带的破旧烟草种植园,成长为横贯大陆的一个棉花帝国,为美国发展成为一个现代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打下了重要基础。巴普蒂斯特认为,内战以前,美国经济上优选的创新是想尽办法通过奴隶制赚更多的钱。奴隶主通过强制迁移和严酷刑罚,强迫被奴役的非洲裔美国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从他们身上压榨出巨额利润,这才使得美国能够牢牢掌握工业革命的关键原料——棉花的世界市场,最终成为一个拥有全球

    • ¥56.6 ¥118 折扣:4.8折
    • 被抹去的历史:巴拿马运河无人诉说的故事 在一个被“西方话语 统治的世界 讲述一段被 技术文明 抹
    •   ( 46 条评论 )
    • [哥伦比亚] 玛丽萨?拉索扈喜林 译... /2021-09-01/ 广东人民
    • 巴拿马运河一直被视为美国在20世纪的辉煌成就:凭借在政治、经济和技术上的现代性,美国征服并改造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西方“ 文明”治理的“落后地区”的标杆项目。然而这一文明与技术的成果 像是修辞上的胜利:在“西方文明论”盛行的年代,美国为了确立占领巴拿马运河的合法性,成功地将拉美这个民主政治先驱之地描绘成不开化的野蛮大陆,抹去巴拿马文化和政治上的现代性,将这个 富饶的商贸王国塑造成贫穷落后的蛮荒之地,将殖民、破坏和侵占美化成“文明”的救赎。 历史学家玛丽萨?拉索根据大量未经披露的原始档案资料和私人回忆,还原了一个被美国商业和政治野心抹去的世界,描述了运河区真实的日常生活图景,并记录了美国在管理上的诸多失败之后,如何强制迁移城镇和居民,改换运河区景观,将破碎、失败与背井离乡的 望留

    • ¥32.6 ¥78 折扣:4.2折
    • 托马斯·杰斐逊与海盗:美国海权的崛起
    •   ( 2733 条评论 )
    • [美]布莱恩·吉米德,[美]唐·耶格 著,李鹏飞 译 /2016-12-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托马斯 杰斐逊与海盗:美国海权的崛起》以托马斯 杰斐逊为中心,讲述被许多人遗忘的*次巴巴里战争的故事。 故事从美国商船被巴巴里海盗劫持、船员被海盗奴役开始。彼时,新生的美国虚弱而无力,对远在北非的海盗心有余而力所不逮。时任国务卿的托马斯 杰斐逊不得不四处奔走,尽力满足海盗的赎金要求,同时他也清楚海盗欲壑难填,必须尽快建立美国自己的海军。杰斐逊打造美国海军的计划得到华盛顿的支持,并在他自己出任总统后得到大力推行。1801年,刚刚建成的美国海军随即投入与北非海盗的战斗。战斗断断续续持续了四年,年轻的美国海军胜利完成任务。1805年,美国与巴巴里地区首领签订合约,解决了心腹之患。 《托马斯 杰斐逊与海盗:美国海权的崛起》体现了作为国父和国家元首,托马斯 杰斐逊维护国家利益与公民自由的坚定决心,

    • ¥23.5 ¥49 折扣:4.8折
    • 正版包邮 大浪涌起 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 精装 有助于从独特角度重新认识美国历史 曾被纽约公共图书馆
    •   ( 138 条评论 )
    • 约翰·M.巴里 /2019-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这条大河又始终桀骜不驯,时常泛滥成灾。能否有效治理、开发甚至驯服这条河流,关乎美国的繁荣与发展,成为其难以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 1927年,密西西比河再次肆虐,洪水波及范围之广、破坏力度之强,前所未有。一时之间,无论是波涛中奋力挣扎求生的灾民,还是在幕后操纵时局的总统议员、富豪商贾,每个美国人都直接或间接地被这场洪水裹挟。紧随这场灾难而来的,更是人间权力斗争的暴风雨:荣誉原则与金钱利益相冲突,白人与黑人的种族矛盾加剧,中央与地方层面的权力结构强烈对立。这些矛盾相互交织,撼动着当时的美国社会,对时代局势和历史进程,产生了微妙而深远的影响。 本书作者约翰 M.巴里依托大量档案文件,采访了诸多知情者,并实地走访洪灾遗迹,以宏观视角还原了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从暴发、肆虐到退却的全过程:剖

    • ¥72 ¥148 折扣:4.9折
    • 你的战争:从阿尔及利亚到突尼斯
    •   ( 7 条评论 )
    • [美] 厄尼·派尔 /2022-09-01/ 文化发展
    • 厄尼·派尔1942年起作为战地记者在北非战场进行报导,他跟随运兵船前往非洲,和盟军士兵一起经历了突尼斯战役的 火硝烟。 步兵师和 装甲师,一等兵和二等兵,吉普车、GMC两吨半卡车和道格拉斯DC-3货机,战俘和战利品,俯冲式轰炸和机 扫射,蛇和蜥蜴,医生和护士,口粮和毯子,在这一切背后是坟墓、坟墓和坟墓。派尔从各种角度、各个细节讲述了“我们的战争”。盟军、德军,法国人、阿拉伯人,从士兵到军官,派尔不带预设观点地观察着他们,发现他们对战争既有幻想,也很现实。对于盟军战士来说,他们牺牲了,并且因此剩下的人可以继续活着。

    • ¥27.2 ¥58 折扣:4.7折
    • 冰雪王国(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极地远征)(精)
    •   ( 121 条评论 )
    • (美)汉普顿·塞兹|译者:马睿... /2017-04-01/ 社科文献
    • 19世纪末,探险家们着迷于全世界 一块尚未标记在地图上的神秘区域——北极。1879年7月8日,美国探险船“珍妮特号”从旧金山起航,带着疑问和好奇,开始了迈向未知世界的探险。 《冰雪王国(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极地远征)》生动讲述了19世纪后期 的“珍妮特”号极地远征的惊险故事。作者汉普顿·塞兹有幸获得当事人留下的私人书信、航海日志,尽可能地还原了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展现了每位探险成员的个性及心境。另外,通过书中描述的媒体对 新闻的争夺与渲染、隐藏在探险背后的帝国主义扩张、日益突破进步的科学发现与科技发展,本书为我们描绘出19世纪末迷人而充满惊奇的图景。

    • ¥40.4 ¥82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