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视美国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把始于17世纪英国殖民者定居北美,延续至21世纪大衰退的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划分为商业、资本、控制和混乱四个时代,不仅全景展示美国经济的演变历程,也在时代背景下描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 除了人口趋势、贸易模式、投资偏好和生产力指标,作者也关注杰斐逊对英国人的鄙视,梭罗对商业的道德批判,劳工暴力运动,20世纪的购物中心,女性主义者对婚姻的批判,收入与分配政治,奥巴马对银行家的爱恨交加。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时代。 自1974年问世以来,《光荣与梦想》一直为无数人念念不忘。这部伟大的作品巧妙地浓缩了美国从1932-1972年的40年丰富历史。著名通俗历史作家威廉曼彻斯特以数任美国总统的执政与竞选为明线,从让胡佛颜面尽失的 胡佛村 胡佛车 等、罗斯福史无前例的四次当选,一路说尽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直至让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同时不动声色地细致描画美国1932-1972年的40年社会发展历程,内容涵盖 补偿金大军 风潮、经济大萧条、人权运动、麦卡锡主义、种族隔离制度、两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研发、空间竞赛到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曼彻斯特将美国这40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艺术、科学、时尚、音乐、娱乐,甚至生活热点、妇女的服装潮流、口头语的变化、性观念的更迭全景式重现。曼彻斯特更将
这是一部重要的保守主义视野的美国历史,本内特并不是要恢复新史学以前的美国史学传统,对美国历史一味地歌功颂德,相反,他主张从美国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教训。本内特写这本书的*终目的是: 以这部历史来激发浪漫情绪,鼓励美国人再次或首次热爱这个国家。不是不加思考的,不是盲目的,而是睁大眼睛 。本内特的写作技巧很有特色,他不是空讲道理或原则,而是用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具体的细节来感动你、影响你。他能从大量的历史素材中,借助文字技巧,发掘出历史人物的心声与情感,以寥寥数笔让你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
本书是由当代美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埃里克 方纳教授撰写的集中考察林肯关于奴隶制的思想和政策演进过程的著作,在卷帙浩繁的林肯研究著作中脱颖而出,斩获了包括班克罗夫特奖、普利策奖和林肯奖在内的多项学术大奖,成为 迄今为止讨论林肯废奴思想与政策演进的*详尽、*权威的著作 。方纳把林肯的思想与行动放入他自己的 历史情境 之中,按照 历史展开的方式 ,以一如既往地优雅和引人入胜的写作,对林肯的反奴隶制思想的起源与演变、美国内战的起因、林肯走向废除奴隶制的过程、林肯与废奴主义者和激进派共和党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林肯反奴隶制思想中的优缺点等问题进行了鞭辟入里和耳目一新的分析,既避免了以往关于林肯研究中存在的意识形态偏见,也避免了为圣人立传的迷雾和对伟人恶意诋毁的窠臼。在此基础上,方纳指出,林肯伟大的本质
本书全面阐述和剖析了二战后到2000年,美国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各方面的重大事件和进程,通过对美国历届政府的政策调整及其改革进程的讲述,探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不仅独创性地系统阐述了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巩固、发展,以及逐步走向衰落并出现保守主义改革高潮的政策调整进程,而且集中论述了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全球扩张和谋求霸权的对外政策的五次重大调整。本书 是了解20世纪后半期(1945-2000)美国的一本力作 。
本书是 新美国史学 的结晶,作者以 自由 为主线,采用 自下而上 的研究视角,将新社会史的研究成果融入对经典美国史学题目的重新解释之中,凸显被传统史学所无视的美国群体的历史经验,呈现了一种以多元互动的历史观来重构的美国通史。全书的史实多而有序,繁而清晰,叙述流畅,既有细致入微的史学描述,也有入木三分的精湛分析,令人难忘的故事与发人深省的思想各领风骚但又交相辉映。
本书主要从文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从史前到当下的亚美尼亚文明的发展历程。本书认为,开放性、流散性和 剑与十字架的融合 是亚美尼亚文明的核心特征;亚美尼亚文字、书籍、贵族制度和商业是支撑亚美尼亚文明延续至今的文化和物质保障。纵观亚美尼亚文明史,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国生存机制的生动案例。亚美尼亚人的生存环境非常复杂:东西方大国总是不失时机地企图将它纳入自己的文明体系,然而,机智的亚美尼亚人不仅成功保住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而且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关于这一点,本书称它为 亚美尼亚经验
与大多数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相比,美国还相当年轻。自17世纪初第1批英国定居者踏上詹姆斯敦,建立首个永久殖民地,美国至今也不过四百多年的历史。从 (zui) 初的十三个殖民地,历经革命、建国、西扩、内战、工业化、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一系列危机、应对与改革,美利坚民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地快速崛起,其间有因矛盾和冲突导致的挣扎与波折,也有基于理想和信念的开拓与进取。 本书采用全方位编年史式的叙述方法,力图呈现美国从诞生、成长到长成的重要历史进程与主流思想脉络。内容涵盖政治、社会、思想、科技、文化等诸方面,并配有精彩插图、文献摘录、人物小传等辅助资料,尽可能多侧面、多维度地保留历史本来的面貌。
本书从1859年约翰 布朗袭击哈帕斯费里这一暴力行动入手,分析了当时的美国如何被逼入绝境,为何对奴隶制的争论会导致南方脱离联邦,并得出结论:美国内战并非不可避免。 本书将大量笔墨集中在美国内战本身,除关注战术细节外,还将普通士兵的经历与对双方将领军事领导才能的评论融合到一起,强调非裔美国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美国政局及社会各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民众战前、战争期间和战后的复杂情感,挑战了关于这场几乎将美国一分为二的战争的传统观点,对读者从不同角度、不层次理解这场战争具有一定的意义。
《特别的人民,特别的国家 美国全史》一书将社会和政治历史全面地融合在一起,超越一般历史著作只关注公众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局限性,深入探究美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关注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从 人民 与 国家 的关系角度介绍了美国的历史进程
本书是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后,被流放圣赫勒拿岛期间口述,并由随从拉斯卡斯伯爵辑录整理而成。书中不仅记录了拿破仑被流放期间的一言一行,还记录了他的悔恨、梦想、希望与信念,从中可以窥见他作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缔造者,从执政官到皇帝再到囚徒的心路历程。 中文六卷本译自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杰拉德 沃尔特(G rard Walter)批注版,前四卷正文,按照拿破仑被流放后的时间顺序编写,随文穿插重要事件,如对意之战等单独成篇,皆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除正文外,还收录了《拿破仑年表》《拿破仑遗嘱》,以及包含上千词条的《人名表》和《地名表》,是了解拿破仑,读懂法国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了解财富进而拥有财富,拥有财富之后,如何维护财富,对于解决美国面临的经济和政治挑战至关重要。作者爱德华?N.沃尔夫是世界上秀的财富经济专家之一,自1900年以来对财富积累和分配的模式进行了权威的描述。在未来存在深刻不确定性的时代,这部著作提供了事实和精确的分析。它将成为当代公众辩论的少数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如作者所言,本书是其过去四十年针对这一课题持续研究的成果,它是经验导向式的,只有少量理论分析。整本书记录并分析了1900年至2013年美国财富积累模式和财富不平等程度的发展趋势。在有可比数据的情况下,还进行了国际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