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埃及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也是智慧的象征、灵感的源泉。这里有人类早期的文字、城市、国家,以及古代最发达的来世信仰体系和金字塔与神庙营造的神圣空间;同时,她又是东西文化交融的核心地带,多元文化在选择与再造中生生不息。埃及是物质遗存最丰富的古代文明,同时也深具个性色彩,本书以近现代的考古材料为基础,以地理环境与宇宙观、金字塔时代、古典文化时代、帝国时代为脉络来展现古埃及文明的起源以及发展动因,涵盖古埃及的神庙文化、墓葬文化、木乃伊肖像画以及造型艺术,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古埃及的全景图,既有叹为观止的物质文明,也有神秘宏大的精神世界,揭示了文明的起源如何关联历史与未来。
澳大利亚 一个在赤道另一边,随处可见奇异动植物的 蛮荒 国度。两个多世纪之前,英国人将西方文明硬生生地强加到这块与世隔绝的孤独大陆之上,改变了澳洲土著社会的运行轨迹,创建了大英帝国又一个新的支脉。在英国人之前,西班牙和荷兰人已经来过这里,荷兰还将大陆的西半部命名为 新荷兰 。英国的库克船长不以为然,在大陆的东面航行探测一番之后,便以英国国王陛下的名义宣布这块大陆归英国所有,重新命名为 新南威尔士 。起初,英国君主和诸位大臣对这块遥远的化外之地并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到了北美十三殖民地宣布独立之后,英国严刑之下数以万计的罪犯无处可关,才想到了这个地方。随着一船船流放犯的到来,澳洲大陆开始改变面貌,尤其是自由移民的加入,更加速了新社会和新国家的孕育和诞生进程。这样在20世纪开启之时,就在浩渺
本书用新的理论范式解读苏丹1883~1956年的饥荒、奴隶制和国家权力嬗变,对马赫迪王国的兴起和覆灭、土-埃政府的解体、英-埃政府的建立和治理实践、苏丹本土精英的崛起及其影响等重大历史事件,都有令人信服的论证和观点。就学术贡献而言,本书不仅重新确定了苏丹社会发展及其分期,挑战了20世纪关于苏丹奴隶制及其被废除的传统观点;还跳出了传统的殖民/反殖民框架拘囿,从宏观的经济和环境历史学角度更全面地还原苏丹近代历史发展。
《亡灵书》是古代埃及为重要的宗教文献集,被古埃及人称作 关于重见天日的经文 。收录了190篇涉及死亡和来世题材的经文,包括死者的亲属和祭司为死者守夜时哼唱的铭文,木乃伊制作师处理死者尸体时使用的咒文,葬礼时由祭司念诵的祷文,旨在促使死者复活的各种供品的名单,为死者应对冥界鬼神而提供的密码和暗号,呼吁众神引导和接纳死者进入来世的祈祷,赞扬诸神大恩大德的颂歌,死者申辩自己无任何过错的自我陈述等。经文蕴含了人类对生命的热爱、对永生的追求、对死亡的憎恶。
本书是美国当代非虚构历史写作大师、独立学者彼得 科曾斯关于印第安战争的力作,全面记录了19世纪后期北美大陆西部广袤区域发生的重大事件 印第安战争 。 19世纪美国向西部开疆辟土的历史,全程伴随着与印第安原住民激烈的武装冲突。这些规模大大小小持续数十年的武装冲突,被后世总括为"印第安战争"。 本书以充实的史料,客观的视角全景式记录了 印第安战争 的缘起、发展、高潮与落幕,从中可以看到印第安原住民明知无济于事但为保卫家园而不得不进行的悲壮残酷的抗争故事 正如书名所言,大地之泣,读来令人动容。
这部书并非是对英国殖民埃及的历史,而是对进行殖民的权力的研究。虽然聚焦于19 世纪后期发生在埃及的事件,它主要讨论的却是在对现代性进行评价时殖民主义的位置。殖民并不仅仅指确立欧洲的存在,也指一种政治秩序的扩散,这种秩序在社会世界(social world)中引入了一种新的空间概念、新的人格类型和新的制造现实经验的手段。《再造国家》(原书名 Colonising Egypt )一书通过殖民计划的日常细节,在形而上学范畴内对殖民权力进行了剖析。 蒂莫西 米切尔 全书理论阐发和细节描绘并重。作者化用海德格尔、福柯和德里达等人的学说,从军队重组、乡村建设、城市规划和学校教育等殖民工程入手,细致呈现了殖民权力渗透埃及社会的内在过程和逻辑,又通过对阿拉伯语读写特点的分析,揭示出语言、意义、权力和秩序的复杂纠葛。 因作者创造性的视
全球化是本书的核心主题。本书将新西兰置于整个全球和太平洋的背景之中,探讨新西兰短暂历史中国内政治与全球性及地方性压力间持续的紧张、考察小国特性和孤立所产生影响的重要性,人口、防务以及经济问题是本书讨论的一些重要内容。
20世纪60年代,今天的刚果民主共和国从比利时的殖民压迫下获得解放,开启了民族独立的纪元。然而,这个面积与西欧相当的矿业大国并未就此走向繁荣。自1996年起,刚果接连爆发两场战争,九个非洲国家卷入其中,数百万生灵死于非命,无数人流离失所;在延绵数千里的战火中,灭绝人性的屠杀频频发生,孕妇被活活剖腹,平民被成批活埋,五六岁的孩童惨遭性侵 但是,这场被称为 非洲世界大战 的浩劫,却鲜见外界关注。它的源头常被简单归结于野蛮落后、道德堕落或西方列强的无耻贪婪,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贾森 斯特恩斯倾尽十年心血,深入非洲腹地,采访刚果之乱背后的权力人物与屠杀事件的幸存者,从千头万绪中提炼大量细节,还原这段历史的真实面貌,打破世界对刚果与中非地区的刻板印象。在这里,一个人可能既是在战乱中四处逃命的难民
埃及,古代的伟大文明,尼罗河的赠礼。三千年岁月见证了它的统一与分裂,三十次王朝更迭,家国变迁,但文明的核心依然延续。黄沙之下也埋藏着征服与被征服的历史,埃及远征库什、腓尼基,承受希克索斯、亚述、波斯的统治,再迎来了希腊与犹太的移民,成为古代文明的交融之地。古代史学者乔治 罗林森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神话,使沉默的斯芬克斯透露历史的秘密。 本书呈现了古埃及从前王朝到第三十王朝的三千年历史,从法老王权的辉煌兴起,到与亚述的帝国争霸,直至波斯统治之下后一个本土王朝的落幕。乔治 罗林森通过考古研究描绘了埃及文明的跌宕起伏、法老的王权变更。书中不仅再现了海上民族入侵、祭祀篡国、卡叠什之战等重要历史事件,也展示上古文学与神话、艺术与习俗,以及金字塔的建造、卡纳克神庙的千年变迁。古代近东诸文
《海洋的子民:波利尼西亚之谜》是一部兼具历史通识与科普新知两大特点的大众读物。 数千年前,波利尼西亚人来到太平洋偏远的岛屿群,广为分布,展开了一个北抵夏威夷、西至新西兰、东到复活节群岛的广阔三角形。在欧洲探险家的船队到来之前,他们曾是住在那里的唯 一 人群。早的波利尼西亚人是如何找到并扎根于这些辽远广布的岛屿?没有书写或金属工具的人们,如何征服世界上壮阔的海洋?这个难题,即是在十八世纪出现的著名的 波利尼西亚起源之谜 。众多航海探险家、语言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生物学家和地理学家,围绕这个疑问,三百年来讨论不休。 《海洋的子民:波利尼西亚之谜》作者通过详尽的研究与调查,精采地融合了历史、地理、人类学和航海学知识,将波利尼西亚之谜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本书贯穿古今,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利比亚的历史画卷,涉及利比亚古代文明的历史交往、卡拉曼利王朝的兴衰、奥斯曼帝国治理下的利比亚、意大利殖民时期的利比亚、利比亚联合王国的兴衰、卡扎菲治理下的利比亚、后冷战时代的利比亚等内容,全面介绍了利比亚的自然环境、社会与经济面貌、历史沿革与政治发展,多角度展现了利比亚的过去和现在,对于读者了解和认知利比亚国家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西非似乎一直处于世界的偏僻角落,不借助西方之手,就无法走出部落制与原始的阴影。然而,当托比 格林踏上西非这片土地,翻开落满灰尘的档案材料时,他发现真相并非如此。格林从专业和学术的角度为我们重塑了西非诸王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王国的存在建立于战争、税收、贸易、宗教信仰、权力的展示以及艺术品的创造之上。这是一部跨越数世纪的宏大且权威的西非历史,它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对西非社会进行了全方位剖析,尤其关注奴隶贸易时期西非与西方世界的关系,将该地区及其人民重新写进了他们也身处其中的世界史。
本书完整梳理了阿尔及利亚的历史,涵盖其地理概貌,各个历史阶段如阿拉伯人征服之前、伊斯兰教统治时期、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发展,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及其独立,以及本 贝拉、布迈丁、沙德利、布特弗利卡时期的建设。可以说,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阿尔及利亚通史,贯穿古今,展现了一个非洲国家发展独立的艰难历程。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部,一半享有海洋带来的丰富物产,一半是像着了火的撒哈拉沙漠,是海水与沙漠交织的神奇之国,素有 北非花园 之称。本书梳理了摩洛哥从史前文明至当代社会的历史,在展现王朝更迭的兴衰荣辱之中,对其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教卫生、对外交往等方面进行立体分析,全方位呈现出摩洛哥因 位于海洋、大陆十字路口 而独具的神秘色彩。
本书是一部兼具历史通识与科普新知两大特点的大众读物。 在遥远的过去,波利尼西亚人来到太平洋 偏远的岛屿群,广为分布,展开了一个北抵夏威夷、西至新西兰、东到复活节群岛的广阔三角形。在欧洲探险家的船队到来之前,他们曾是住在那里的唯 一 人群。 早的波利尼西亚人是如何找到并扎根于这些辽远广布的岛屿?没有书写或金属工具的人们,如何征服世界上 壮阔的海洋?这个难题,即是在十八世纪出现的 的“波利尼西亚起源之谜”。众多航海探险家、语言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生物学家和地理学家,围绕这个疑问,三百年来讨论不休。 本书作者通过详尽的研究与调查,精采地融合了历史、地理、人类学和航海学知识,将波利尼西亚之谜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本书讲述了自18世纪末期开始的欧美对非探险的历程,内容多采自探险者本人的记录,涉及詹姆斯 布鲁斯、蒙戈 帕克、大卫 利文斯顿、亨利 莫顿 斯坦利等。他们探险所及的范围几乎涵盖整个非洲内陆地区,从尼日尔河领域到尼罗河源头,从撒哈拉沙漠到赤道雨林、南部非洲。在这些探险者的努力下,非洲的整体面貌终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呈现出来。历次探险过程中亦不乏欧美人与非洲人的互动,从中可以管窥19世纪及其前后欧美与非洲关系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