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是杨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断代史的一部名著。作者充分吸收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融会贯通,成就这部集大成的《战国史》。本书着重论述战国时期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和发展,真实地再现了战国时代风云变幻、剧烈变革、百家争鸣、英才辈出的历史与社会状况,是战国史研究的扛鼎之作。
印度人是不是都信印度教? 印度 奇葩 的种姓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 诞生古印度文明的印度河,居然不在印度境内?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印度文明史》里! 关于我们熟悉又陌生的邻国印度,一本书吃透它! 美国南亚史学者伯顿 斯坦代表作,国外权威教科书,畅销25年。 全书叙述了印度自公元前7000年起直到21世纪的历史变迁,将当代印度的政治问题与其历史联系起来。以印度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轴,对印度的地缘关系、王朝更迭、宗教文化和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解读。 运用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三重视角,纵深解读今日印度历史成因,全景再现南亚次大陆文明演变,为中文世界读者深入分析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印度文明。
本书定名 通史 , 通 之要义贯穿全书。作者把对租界的论析置于整个近代历史长河中,采用 纵观 和 综观 两种视野进行考察:纵观租界百年的发展过程、历史阶段,包括租界的开辟、扩展、收回的源流、脉络、走向、趋势,揭示各个阶段之间的特点、联系及其内在动因;综观租界百年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学、技术,重点探讨各租界的土地制度、法律制度、司法制度、行政制度,进而剖析其特征,比较其异同。作者挖掘与利用大量以往未被发现的中、英、法、德、意文原始资料及各租界的土地章程、工部局年报等档案资料,系统、清晰地梳理出了中国租界百年发展演变的历史,同时补充、修正了国内外学界对租界问题的一些认知。本研究所呈现的原创性、开拓性和学术思想性,将租界史研究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本书叙明明代刻书进一步精致化、艺术化,使得刻书成为文化产业。继而,作者从明代书籍生产史切入,讨论自明代嘉靖、万历图书生产兴盛伊始即伴随着的对当代图书生产的自省和批判,探讨明代图书生产与知识生产的关联。主要内容包括:建阳书坊在嘉靖前帝国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意义;从帝国藏书、刻书优势地位的丧失看毛晋刻书的意义;从《宝颜堂秘笈》的刊刻看明代图书生产中的主编角色;文书与政治争斗;从万历年间朝鲜诗的编刻看明代图书生产方式和文化功能;明代的唐诗刊刻及其文化意义。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华北根据地为探讨范围,包括陕甘宁边区、冀鲁豫、晋绥、山东等根据地为空间,涵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十多年的时间,重点关注了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在战争背景下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造情况、与自然抗争情况,诸如改造地貌环境抗战打击敌寇、改善自然环境减缓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改善城乡环境保障群众健康等,进而认为党在根据地的这些举措和实践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政策措施的出台提供了经验,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理念的重要思想源泉。
本书为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清代卷,主要论述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清帝国书籍流转和文化史意义。主要内容有:书估与清帝国书籍的流转;嘉道时期苏州书籍社会;底层文人日记与清中后期浙江的书籍流动;晚清京城精英阶层的书籍世界;清代抄书与书籍生产及流动;清代的《读书分年日程》与读书风气;《说文》著述与测定学术风气的指标;家籍的编刊与文化传承;女性与阅读;清代的小说戏曲阅读;石印出版与晚清的科举、文化;新学书籍的涌入与 脑界不能复闭 。
第二次世界大战,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场世界情报大战。在这场有史规模至大的情报战中,一方往往以情报搜集预判敌方意图,以欺骗手段干扰对方决策,以伪装战术化解敌方优势,一次又一次改变战争进程。 通过丰富的图片和通俗的文字,本书带领读者走近二战中的间谍、密码破译者和秘密行动,多角度了解战争背后的无声较量,全方位触摸战争的鲜活历史脉络,具体包括: ★战争历程:宏观介绍各方秘密斗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 ★重要事件:细节讲述对战争影响深远的隐蔽行动来龙去脉; ★谍战形式:情报斗争的战略和战术随着局势变化迭代升级; ★机构沿革:各国谍报机构的发展过程及其在战争中的作用; ★科技创新:情报技术革命紧跟科技大潮,在战争中花样翻新。 全书囊括5张大事表、10位间谍大师档案、45次暗战行动、240余份解密档案
本书系统研究和阐述了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指引,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充满创造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各项建设工作。这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唯一幸存的、使中国革命起死回生的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从原本的荒僻之地转变为充满战斗精神的红色热土,成为抗战必胜的精神支柱、力量之源。陕甘宁边区的辉煌成就不仅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新中国的建立、建设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再次充分印证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是新中国光明的未来与希望所在。
现代动物保护运动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动物被普遍用于劳动、医学实验、表演,它满足了人们的商业和娱乐需要。然而在保护者看来,动物是遭受不公对待的弱者。反对者与支持者,激进者与保守者,展开了一场持续百年的斗争。 本书讲述了动物保护者积极地 挪用 各种传统 关心公平正义和社会解放的政治传统、认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历史传统、认为生物有亲缘关系的演化论传统、以动物之友角色抒情的文学传统 进而呼吁公众支持的精彩历史。这场运动促进了动物保护的观念普及和立法,还折射出近代英国社会、文化、思潮等多方面的演变。
本书以有宋一代经典的编纂、流播为起点,选择一些前人关注不够或疑点仍多而又比较重要的典籍文献,进行专题研究,既将其置于一个较宽广的思想文化背景下进行讨论,又力图从中揭示出文献编纂、整理所承载的思想文化信息或在宋代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宋代文献的生产和传播及其在古代文献文化史上的贡献。主要包括:宋初四大书的编纂与宋代文化发展的承先启后;宋代经学典籍的编纂与宋学的形成;宋代《大藏经》的刊刻与流传;宋代目录学著作的修纂与文献文化的保存;宋代道教文献的编纂与三教的融合;南宋的刻书业与文学流派;宋人对唐代文献的整理与承传;吕祖谦在中国文献文化史上的地位。
本卷择要收集《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丛书研究中涉及的文献资料,丰富和补充该丛书的内涵,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文献文化提供路径和指南。同时在图录部分,展示以甲骨、金、石、竹木、帛、纸等为载体的文献形态,从视觉图像上彰显中国古代文献的形制演变和辉煌。史料辑录包括:一、文獻生成(一)書寫(二)傳抄二、文獻載體(一)甲骨(二)簡帛(三)金石(四)紙三、文獻流散四、文獻整理(一)匯集(二)校勘(三)輯佚(五)考證
艺术史研究学者、画家、书法家、收藏家陈滞冬先生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和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他耗时多年创作的《中国艺术史》系列丛书立足于摆脱西方中心主义下的历史观,以中国人的视角重新阐释中国艺术的漫长发展历程,并分享最新学术成果及相关考古发现。 全书上迄中华先民时期,下至19世纪上半叶,涵盖绘画、书法、建筑、雕塑等艺术类别,同时重点讨论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创作思想和人文价值。可以说《中国艺术史》系列丛书既是一部全面的中国艺术通史,也是一部中国思想史。 《中国艺术史 第二卷》(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至两宋) 本卷展现公元三世纪至十三世纪,中国艺术在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同时关注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探究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思想及人文价值。 在这千年之间,中华民
本书既有通贯性的历时考察,也有专题性的共时研究,旨在通过多维度、多层面的研究,揭示古代文献在治乱交替的历史脉络中,生生不息、传承不坠的文化规律,介绍古代图书文献传承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并将四书类文献置于儒学发展史的视野中加以审视,对文献与学术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探析。主要有:古代中国文献传承的制约因素;汉代图书整理与文献传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目录编纂与学术传承;易代之际的文献恢复与流通;古代帝王与文献传承 以清代为论域;极权帝王与文献传承 以清代为论域,等等。
艺术史研究学者、画家、书法家、收藏家陈滞冬先生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和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他耗时多年创作的《中国艺术史》系列丛书立足于摆脱西方中心主义下的历史观,以中国人的视角重新阐释中国艺术的漫长发展历程,并分享最新学术成果及相关考古发现。 全书上迄中华先民时期,下至二十世纪初期,涵盖绘画、书法、建筑、雕塑等艺术类别,同时重点讨论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创作思想和人文价值。可以说《中国艺术史》系列丛书既是一部全面的中国艺术通史,也是一部中国思想史。 《中国艺术史 第一卷》(先秦至汉末) 本卷展现了从史前时期至公元二世纪末期,东亚大陆内部文明是如何融合、震荡,最终形成中华文化主流。包括: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商周时代特有的青铜与玉器,以及文字的诞生:契刻
对世界货币史的探讨,目的在于摆脱过去我们对于货币只进行截面分析、停滞于货币短期、局部现象研究的桎梏,将货币研究的视角扩展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纵向几千年,横向全世界,从千千万万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寻找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运行、货币的发展等方面的普遍性规律。 从世界货币史的角度来观察,货币的产生支持了人类的文明发展和物质丰富。然而,在货币发展的过程中,金属冶炼资源的有限性与商品种类扩张的无限性表现出明显的矛盾。 本书的研究给读者展示出货币历史发展的以下规律:称量货币的长期发展,演化出金属数量货币 钱币。钱币的制造被古代各国政府所垄断,产生了金属货币信用化的趋势。在货币法制的支持下,金属货币信用化使社会货币流通总量得以大幅度增加,不断地满足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逐步扩大对于社会货币
如果人类没有疾病,世界历史该是怎样一番景象? 本书以30类典型疾病为主线,讲述了它们所处时代的大背景和幕后故事,分析了原因、影响和结果,论述了疾病如何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刻画了人类7000年的疾病抗争史。 ① 疾病影响战争史:鼠疫加速古罗马帝国灭亡;美军在美西战争中遭受黄热病侵袭;虱子如何大闹两次世界大战等。 ② 公共卫生发展史:19世纪,因传染病而掀起大扫除运动;20世纪初,疗养运动兴起;21世纪初前后,多国颁布禁烟令等。 ③ 治疗手段演变史:从古代的放血、催吐疗法,发展到19世纪时麻醉剂引入外科手术,再到20世纪的心脏移植手术等。 ④ 医药科技进步史:1883年,霍乱致病菌首次被确认;1948年,氯霉素可治愈伤寒;20世纪70年代,青蒿素能有效治疗疟疾等。 本书还收录了30张大事表、80种知识小百科、200幅特
本书回顾了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的国际处境与外交策略,分析了苏联与中日的利害关系及援华战略的形成;对于西北国际交通线开辟的背景、过程、运行情况,以及诸多参与方在其间的影响进行了评述;揭示了主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国际大通道开辟和运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苏联通过西北国际大通道对华援助情况,包括贷款的使用、偿还,苏联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来华助战及志愿飞行员参战情况等。既纵向梳理了史实,总结了西北国际交通线的顺利运行在全面抗战初期发挥的巨大作用,又横向研究了由 大通道 建设引发的相关问题,较为全面地再现了西北援华国际通道的历史。
本书通过社会史研究方法,以独特视角对文明与疾病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本书探讨了黑死病、麻风病、肺结核等历史上使人类饱受困扰的疾病对人类社会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也关注人类社会在面对疾病袭扰时的对策与反应。在理清疾病发展的历史脉络的过程中,作者触及了诸多有趣话题,例如,人类文明在历次面临疾病时所付出的成本与代价,巫术医学、宗教医学与理性医学的分庭抗礼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前景提出的新要求。在全球抗疫的大背景下,这本书同我们分享的人类对抗疾病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显得弥足珍贵。
......
海洋文明时代崛起 全球化序幕徐徐拉开 克里斯托弗 哥伦布 1492 年为寻找通往东方的贸易路线,横跨大西洋意外登陆美洲并安全返回的航行,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事件,直接推动了世界一体化,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移至大西洋沿岸,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哥伦布在 1493 年至 1504 年之间又进行了三次航行,每次都是为了证明他可以在几周内航行到中国,这些后来的航行更加冒险和暴力。远洋航行与征战,带来了财富与荣耀,也暗藏着恐怖与杀机。 《海洋征服者与新航路》展现了哥伦布完整的海上探险记,而不仅仅是 1492 年的大发现。这些航行还揭示了哥伦布对海洋不可思议的感知,他对天体导航和太平洋的存在一无所知,他的地图是幻想和妄想的混合体,但他精湛的航海技术,让他在这些探索中,未失去过一个水手。但在航行的后,哥伦布的身
容庚日记手稿共16本,1925-1946年记于北平(今北京),先生南归后一直保存在身边,历数次浩劫而完好无损。1983年3月6日,先生去世后,日记手稿由其女公子容珊等保存,2015年8月后转由先生长孙
科学很枯燥吗?不,它远比我们想象的有趣。《科学外史》系科学史学者江晓原为法国著名科学杂志《新发现》之中文版所撰写的专栏文章结集,涵盖天文地理、宇宙太空、科技科幻诸多领域,谈及司南传说、星占学家、 超级民科 、影响因子等科坛趣事。作者从历史上种种趣事入手,揭示科学之前世今生,将科学从人们盲目迷信和崇拜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行文之中,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诸外部因素之关联及互动;作者又喜用学术眼光分析逸闻趣事,常有标新立异之论点及表达 初看似乎离经叛道,细察则仍言之成理。而对于唯科学主义之弊端及谬误,作者关注尤多。 《科学外史》系列出版后已获七项荣誉,包括首届年度 中国好书 、上海图书奖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