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4.9折-5.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粮食、运河与白银 : 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历史
    •   ( 10428 条评论 )
    • 波音 著 /2023-04-01/ 工人出版社
    • 三千年的粮仓保卫战、厚葬毁了大汉江山、东汉王朝的财政困局、别说宋朝不差钱儿、经济学家王安石的两大创新、白银让明朝不明不白地死去、谁偷了康乾盛世的馒头 本书从钱、粮等经济学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希望在历史的王侯将相、善恶忠奸等视角之外,从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出发,为广大读者解读货币对推动历史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用简单通俗的方式诠释货币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关系。

    • ¥34 ¥68 折扣:5折
    • 惠通桥之战(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文津图书奖获得者余戈2024重磅作品,樊登盛赞推荐)
    •   ( 1018 条评论 )
    • 余戈 著;天喜文化 出品 /2024-05-01/ 天地出版社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事吃紧时期,滇缅公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交通运输生命线,而天堑怒江之上能够承载汽车通行的桥梁只有一座 惠通桥。 在第一次入缅作战期间,惠通桥维系着十万远征军的兵力输送和物资补给;战事失利后及时爆破惠通桥,为避免形势危殆构筑起一道战略防火墙。在滇西反攻阶段,修复惠通桥、夺控滇缅公路,惠通桥又成为扭转战局、赢得胜利的战略枢纽。 惠通桥不仅支撑着缅北和滇西两个战场,也是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战略焦点。从此种意义上讲,惠通桥不仅关乎滇缅战场的成败,更关乎着民族抗战的命运。 本书以 微观战史 的写作方式,借助最新发现的原始档案,对围绕惠通桥的战事和人物细节进行了细致还原。作者以惠通桥这一战略节点为着眼点,冷静客现

    • ¥49 ¥88 折扣:5.6折
    • 牛津全球书籍史(插图本):第二十届文津图书
    •   ( 693 条评论 )
    • 詹姆斯?拉文 /2024-1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旨在同时打破关于书籍的两道认知藩篱,即时间藩篱和地理藩篱。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十六位权威学者遍访全球、纵览古今,从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到承载数码图文的电子书,将书籍五千余年的历史娓娓道来,绘成一幅精彩壮阔的人类文明画卷,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书籍史的新鲜视角。

    • ¥74 ¥148 折扣:5折
    • 符号密语(500个符号背后的人类文明,一本浓缩人类文明历史的趣味宝典)
    •   ( 12784 条评论 )
    • [英]大卫 .丰塔纳创美工厂出品 /2021-04-0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符号密语》讲述了符号背后的人类文明史。本书分三大层级、五大主题,共收录500种符号,涵盖从古罗马到古埃及,从东方到西方,上至宇宙天体,下至自然万物,既有宗教符号,也有民族图腾,范围之广,种类之多,不一而足。除了介绍各种符号的内涵,还从文化、历史、心理学等角度阐释它们产生的根源和演变历程,并对若干特定的文化、宗教和社会团体及其符号体系进行了深度挖掘,揭示了它们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帮助读者洞察这些事物背后的思想意义与文化内涵。

    • ¥44 ¥88 折扣:5折
    • 现代科学史(学术界和大众市场都难以超越的科学史范本,跨界科学家呕心沥血的倾情奉献)
    •   ( 93 条评论 )
    • [英]彼得?J.鲍勒 [英]伊万?R.莫鲁斯 著,朱玉 曹月 译 /2025-04-01/ 上海远东出版社
    • 科学的发展扩大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对世界的掌控力;影响了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受到社会与文化的影响。在《现代科学史》一书中,彼得 J.鲍勒和伊万 R.莫鲁斯既探索了科学史本身,又探讨了其对现代思维的影响。 本书按时间顺序记载了科学思维演变中的所有重要进展。开篇介绍了过去三十年间科学史的发展以及对科学史的积极研究所引发的争议,随后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现代科学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包括17世纪颠覆性的科学革命以及科学家在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取得的个人成就。第二部分分析了科学所处的社会关系中的关键主题,即迫使社会重新思考宗教、道德或哲学价值的各项科学发现。 两位作者经验丰富,通过本书鼓励读者不要只将科学史看作一系列的人名和辩论,而应将其看作科学和现代

    • ¥54 ¥108 折扣:5折
    •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蓬莱阁典藏系列)
    •   ( 1528 条评论 )
    • 刘师培 著,程千帆 等导读 /2019-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1917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国文门讲授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论述汉魏六朝文学变迁特点与诸家文章优劣得失,褒扬藻韵,推重美文,严辨"文"、"笔"二体之别,为声偶之文争正统。刘师培率先肯定魏晋玄学"撷佛老之精华,弃儒家之糟粕","不可谓非哲学大昌之时代",给予魏晋文学充分的重现。这本著述作为课堂讲义,其研究方法也促使了北大国文门文学史教学思想的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近现代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讲义共分五课,*课"概论"旨在阐明研究意义,第三、四、五课分论中古各时期文学的变迁轨迹或总体风貌,就史的分量而言,显然应该落实在这后三课的条分缕析之中。引人注目的是,在*课之后,也是在本来不多的课目中,作者又特设第二课"文学辨体",并说明这一部分的要旨是:"此篇以阮氏《文笔对》为主

    • ¥15 ¥30 折扣:5折
    • 中国书法史(增订本)
    •   ( 659 条评论 )
    • 沃兴华 著 /2023-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书法史(增订本)》在严格意义上说是一本历史学著作。借用美国哲学家梯利对历史研究范畴的论述,书法史研究亦有三大任务:明变、求因和评判。 明变 即完整地描述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使读者知道古今字体与书风变迁的线索,这是书法史研究的首要任务; 求因 是把书法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来观照,分析各种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 评价 则是基于对书法未来发展的认识,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基于以上三个维度的思考,本书从甲骨文、金文、篆书、草体、分书、楷书、帖学、碑学等专题展开,以500余幅历代作品为例,不仅完整地叙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包括从甲骨文到楷书字体的沿革变化,以及从帖学到碑学再到碑帖结合的经典样式的探寻过程;亦将书法艺术纳入各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大背景之下,关注书法演变的内因与外因;并考察各种

    • ¥44 ¥88 折扣:5折
    • 马兰花开:中国原子弹诞生记
    •   ( 170 条评论 )
    • 聂文婷 /2024-12-1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以大量史料文献结合档案材料,复原了中国1964年10月16日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历史过程;前史后传,兼及国际、国内的背景史事,尤其是中苏从友好援建到后来的交恶撤援,以及美国核威慑核讹诈的外部环境变化,国内从中央顶层设计、军委决策领导到科研技术部门与专家的攻坚克难,叙事井然有序,史料脉络清晰,是一部著述态度严谨、史料史实真实可信、可读性很强的历史著作。 全书在史实、人物钩沉描述完整清晰的基础上,本书以史带论、聚焦 两弹一星 精神,对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这24个字,分别结合史料加以梳理阐释,体现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的立意高度。

    • ¥32.5 ¥59 折扣:5.5折
    • 刀光剑影:中国古代的兵器
    •   ( 115 条评论 )
    • 杨泓 著,汉唐阳光 出品 /2025-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从石器时代的兵器,到青铜时代的兵器,再到铁器时代的兵器,讲述了格斗兵器(戟、剑、刀、斧)、远射兵器(弓弩)和防护装具(甲胄)的产生、发展直至衰亡的历史,也涉及古代战车、骑兵乃至火药兵器(火铳、火炮)的兴衰,对与兵事有关的武库、兰、军乐等也有述及,全书旁征博引,对中国古代兵器做了最详尽、最严谨的梳理。

    • ¥49 ¥98 折扣:5折
    • 大学问·黄宗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代表作两种: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套装共2册)(学者
    •   ( 1599 条评论 )
    • 黄宗智 大学问出品 /2023-03-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内容 简介: 本书为 超级教授 黄宗智成名之作,是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和明清以来中国史绕不过去的经典。书中基于包括满铁资料和地方档案在内的大量史料,以及作者实地调查所得资料,对明清以来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特点做了深入考察,探讨了一系列影响中国社会走势的关键问题,尤其对中国华北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式的工业资本主义这一问题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解释。全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 农业内卷化 这一核心观点, 没有发展的增长 的内卷困境使得中国走上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本书曾获费正清奖。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为黄宗智扛鼎之作,是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当代中国发展和明清以来中国史的经典。书中基于满铁资料等大量史料与作者

    • ¥93.5 ¥187 折扣:5折
    • 宋元戏曲史(蓬莱阁典藏系列)
    •   ( 1773 条评论 )
    • 王国维 著,叶长海 导读 /2019-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宋元戏曲史》以宋﹑元两朝为重点﹐征引历代有关资料﹐说明戏曲从先秦两汉时期一直到宋元时期的源流演变。王国维作为一代国学大师,该书是其在戏曲文艺方面所取得建树的代表之作。该书论述中国戏曲形成过程﹐全书共16章﹐该书介绍了古代巫者的装神和娱神﹔春秋战国时代倡优的戏谑和讽谏﹔汉代的角抵戏﹔唐代的歌舞戏﹑滑稽戏﹑参军戏等。。书中认为﹐宋代滑稽戏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小说与讲史的故事结构﹐傀儡戏和影戏的人物造型﹐舞队的形体动作﹐乐曲的成套唱腔﹐都促进了宋杂剧的形成。书中提出﹐宋杂剧尚兼有竞技游戏﹐还不是纯正的戏曲。与宋杂剧时间相近﹑体制相仿的有金院本。《宋元戏曲史》是中国*部系统研究戏曲发展史的专著﹐材料相当丰富﹐治学态度谨严﹐颇有影响。其中有些见解(如关于杂剧的历史分期)更为研究界长期沿

    • ¥17 ¥34 折扣:5折
    • 中国小说史略(蓬莱阁典藏系列)
    •   ( 2276 条评论 )
    • 鲁迅 著,郭豫适 导读 /2019-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小说史的一部开山著作,也是一部奠基著作。它初版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版以后,以它丰富翔实的资料、严谨精辟的论断,深受学术界的推崇,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同被奉为研治中国通俗文学史的经典著作。迄今近九十年,凡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学人,仍把它作为一本主要的参考书。

    • ¥21 ¥42 折扣:5折
    • 大家小书《中国医学史略》(精)
    •   ( 1669 条评论 )
    • 中国 范行准 /2016-10-01/ 北京出版社
    • 本书从中国医药学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以医经、本草、经方、临床医学的发展形式为主要线索,起自原始社会,下迄于明清,对中医的起源、发展、充实、衰变等几个阶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将各个朝代的医学史迹贯穿其中,维持了学术发展的连续性。本书对我国古代领先的医学领域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和探讨,对于中医理论和医学史研究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 ¥19.5 ¥39 折扣:5折
    • 魔法、节日、动植物:一些奇异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
    •   ( 1697 条评论 )
    • (英)莫尼卡-玛丽亚·斯塔佩尔贝里Moniea-Maria Stapelberg) 著 ,{ /2020-09-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在阅读世界史类作品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如圣诞节、圣枝主日等节日,会看到君主因为某种传统或迷信而做出奇怪的决定,会发现某些特定的动物被赋予神性从而成为常用的图腾,这些现象背后其实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 在日常生活中,即便不专门去过西方传统节日,我们也知道一些相关传统,如万圣节时孩子们要挨家挨户去要糖果,圣诞节时会准备圣诞树。我们会讨论诞生石,会说情侣或夫妻之间有 七年之痒 ,会在结婚时穿上洁白的婚纱,会觉得蓝色更适合男孩。还有一些不太容易意识到的现象,如薪水(salary)这个单词的词根其实与 盐 (salt)有关,表示右侧(right)的单词刚刚好也是表示 正确 的单词(相对来说在各种文化中 左 的意义都不太好),但我们并不一定了解更深层次的原因,而这本书能够告诉我们一些奇异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

    • ¥29 ¥58 折扣:5折
    • 为动物而战:19世纪英国动物保护中的传统挪用(一部英国动物保护发展史与思想史,世界史学者陈恒诚挚推荐)
    •   ( 148 条评论 )
    • 李鉴慧 /2025-01-01/ 光启书局
    • 现代动物保护运动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动物被普遍用于劳动、医学实验、表演,它满足了人们的商业和娱乐需要。然而在保护者看来,动物是遭受不公对待的弱者。反对者与支持者,激进者与保守者,展开了一场持续百年的斗争。 本书讲述了动物保护者积极地 挪用 各种传统 关心公平正义和社会解放的政治传统、认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历史传统、认为生物有亲缘关系的演化论传统、以动物之友角色抒情的文学传统 进而呼吁公众支持的精彩历史。这场运动促进了动物保护的观念普及和立法,还折射出近代英国社会、文化、思潮等多方面的演变。

    • ¥55 ¥110 折扣:5折
    • 科技简史
    •   ( 2152 条评论 )
    • [意]弗朗切斯科·帕里西 著,周婷 译,酷威文化 出品 /2021-10-01/ 台海出版社
    • 我们生活在科技世界,当我们为科技的便利和不便夸奖或者抱怨的时候,当我们谈论智能手机、电视和电脑的时候,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我们由猿人进化到智人,学会使用工具,利用工具开拓视野,改造生活,认识世界。然而,技术仅仅意味着一种工具吗? 不,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它是我们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种映射,是我们存在于世间的注脚,并且烛照了人类文明演化的历史。这本书不是列举某些具体科技的作用,而是试图通过鲜明的案例研究,来展示技术之于人类的意义,或者说其对我们身体和认知的影响。本书融合了认知科学、认知考古学、美学、技术哲学、生物学等学科,多角度分析科技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塑造和影响,试图理清科技与人类关系的发展历程、重大脉络,漂亮地回答了 我们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构建的 。科

    • ¥24 ¥48 折扣:5折
    • 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
    •   ( 915 条评论 )
    • 袁刚 /2023-11-01/ 重庆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研究隋唐中枢体制发展演变的政治史作品。所谓中枢体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的组织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本书以隋唐两代 三省制 的发展演变为线索,系统考证了隋唐时期三省制确立、发展、再造的过程,及其决策与行政的具体运作方式,反映了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全貌。经过系统梳理,作者特别指出中枢体制在中唐以后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翰林、枢密、中书门下组成的『新三头』体制取代了以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组成的旧中枢,颠覆了一般认为唐朝中枢体制始终是三省制的传统认识。本书还揭示了中枢体制演变与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和唐朝后期政局剧变的密切关系,是一部隋唐制度史研究的力作。

    • ¥34 ¥68 折扣:5折
    • 海外中国研究·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   ( 3536 条评论 )
    • 林满红 /2018-07-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通过对19世纪上半叶,即清代嘉、道、咸三朝世界白银的供求,分析了中国银钱并用的货币体系如何被卷入世界经济,进而使中国有机地被世界溶蚀。作者分别从国际贸易的线索分析了鸦片、白银在国际收支中扮演的角色;从银钱并用分析了货币体制造成的社会秩序紊乱、政府税收不足带来中国内部的社会动乱;从思想史的角度讨论了由经济现象引起的思想论争,评析了这一时期经世思想主要流派的观点以及与同期西方思想的比较。*后作者将由经济发展而引发的思想论争延展至世界观与制度层面的讨论,从外部、内部、内外结合的不同层面剖析了19世纪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种融多学科、多视角为一体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

    • ¥24 ¥48 折扣:5折
    •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修订版)
    •   ( 1509 条评论 )
    • 冯时 著 /2019-07-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文明的诞生源于先民通过观象授时而对空间与时间有意识的规划,这既是传统知识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的基础。这意味着对于中国文化核心问题的理解,诸如时空与时空关系、中与方、帝廷与帝服、原始宗教对古史观的影响、封禅传统、儒道哲学的形成及其思辨基础,以及以天文学与中算学为主干的知识体系,把握天文与人文的相互关系乃是必要的途径。显然,天人关系事实上是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修订版)》运用考古材料与古文字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证。

    • ¥30.8 ¥56 折扣:5.5折
    • 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
    •   ( 2309 条评论 )
    • 冯时 /2018-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文化是传承的,只有传承才可能使数千年文化积淀而形成传统。天文作为中国文化之源,对中华文明诸核心内涵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本书旨在通过天文考古学研究揭示传统的宇宙观体系,重建上古文明乃至前文字时代的知识、制度与思想,从本质上阐释中国文化的特点及核心价值。全书将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和古天文学相结合,以对己身文明的理论探索为基础,完成上古时空观、政治观、宗教观、祭祀观、典章制度、哲学观及科学观的研究,辨析天文与人文的相互关系,是一部从天文学角度,运用天文考古学研究方法全面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著作。 封面随机

    • ¥92.4 ¥168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