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5.9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21世纪资本论: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托马斯·皮凯蒂著 中信出版社
    •   ( 66282 条评论 )
    • (法)皮凯蒂 著,巴曙松 等译 /2014-09-01/ 中信出版社
    • 法国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托马斯 皮凯蒂对过去300年来欧美国家的财富收入做了详尽探究,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旨在证明近几十年来,不平等现象已经扩大,很快会变得更加严重。 他认为,我们正在倒退回 承袭制资本主义 的年代。在这样的制度下,经济的制高点不仅由财富决定,还由继承的财富决定,因而出身要比后天的努力和才能更重要。 皮凯蒂指出,*富有的那批人不是因为劳动创造了财富,只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富有。一句话:人生而不平等。由于资本回报率倾向于高于经济增长率,贫富不均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东西,所以要彻底铲除经济中的这种不平等现象,就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对富人征收累进税来保护民主社会。

    • ¥66.6 ¥98 折扣:6.8折
    • DK航海史:探险、贸易与战争的故事
    •   ( 2668 条评论 )
    • 布赖恩·莱弗里Brian Lavery)著 邓峰 译 /2021-04-01/ 中信出版社
    • 文明诞生之初,人类活动的领域局限于仅占地球表面30%的陆地,而海洋被看作可怖的葬身之地、未知的荒漠和世界的尽头。 但人类仍然决定怀揣不安与好奇,驶向大海。 公元前1000年,波利尼西亚人乘独木舟驶向太平洋,揭开了人类与海搏斗、与海共生的壮阔航海史。自那以后,无数关于财富、厮杀、冒险、好奇心的故事在海上上演 带着帝国的资助,哥伦布等探险者远航寻找黄金与香料;郑和率百条船只出航,载回宝石、狮子、长颈鹿;维京人横跨铁灰色的北大西洋,寻找一片 上好的土地 ;工业革命后的移民们提着行李踏上汽船,前往新的家园;两次世界大战中,人们看见过战舰在海面燃烧,也经历了绝处求生的诺曼底登陆。 海洋塑造了希腊、中国、阿拉伯等古老而伟大的文明,还促使人类开发罗盘、六分仪、海钟、深海潜水器等技术 它们是如何使用的?历

    • ¥87 ¥128 折扣:6.8折
    • DK铁路史:火车、工程师与工业文明的故事
    •   ( 2050 条评论 )
    • 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Christian Wolmar)著 陈帅 译 /2021-04-01/ 中信出版社
    • 铁路,是工业文明的缩影,是人类科技的伟大杰作。一部二百年的铁路史,也是一部轰鸣的现代史。这部铁路史由学者克里斯蒂安 沃尔玛尔与DK公司联合打造,用约200幅彩图,呈现珍贵车型、技术细节、重要路线以及历史现场。 铁路带来了过去难以想象的速度。1830年,利物浦 曼彻斯特铁路开通,标志着铁路时代真正来临,在此之后,从伦敦到爱丁堡,路程耗费时间由2个星期缩短到2天,商品、人力的交流被大大加快。在轨道铺设声和隧道开凿声中,涌现出暴富的铁路大亨、天才工程师、殖民者、铁路工人和火车迷,轨道铺向何方,他们的传奇就延伸向何方。 不过,铁路带来的不止于此。 短短的二百年间,火车从马拉车化为高速列车,而世界也从蒸汽弥漫的19世纪来到了现代。这是人类历史上风云变幻的二百年,在诸多塑造了现代世界的大事件中,铁路都是隐藏的

    • ¥87 ¥128 折扣:6.8折
    • 解读中国经济:解读新时代的关键问题
    •   ( 41783 条评论 )
    • 林毅夫 /2018-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解读中国经济》是解读中国经济之作,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 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新版新增了在新常态下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探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文化复兴的深刻内涵,并对中美贸易摩擦、 一带一路 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透彻的解读。

    • ¥54.8 ¥68 折扣:8.1折
    • 全球科技通史:硅谷投资人吴军博士2019重磅作品“入围中国好书”
    •   ( 24769 条评论 )
    • 吴军 /2019-04-01/ 中信出版社
    • 大部分人谈到历史的时候,关注的是国家的兴衰、王朝的更替,往往忽视了科技的力量。 文津图书奖 得主吴军博士,首次从科技视角串联历史,以能量和信息两条主线,系统阐述了自智人以来人类文明的演进。 全书从远古科技、古代科技、近代科技和现代科技四个部分,详细描述了几万年来农业、工业、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各个领域关键性的人物、事件及意义,绘制了一幅科技驱动历史的恢宏画卷。 本书既从不同角度对人们熟知的常识进行解读和剖析,又挖掘出许多新的观点,让读者见微知著,感受科技叠加式进步的魅力。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俯瞰一整部人类科技文明史,真正洞察世界变化的趋势,进而消除由于对周围世界缺乏了解、对未来缺乏把控而产生的焦虑。

    • ¥59.8 ¥88 折扣:6.8折
    • 技术与文明 技术思想史奠基者刘易斯·芒福德的经典巨著 吴国盛作序 汪民安、尹烨、吴冠军等联袂推荐 时代与未来 社会与文化
    •   ( 243 条评论 )
    • 刘易斯·芒福德 /2024-12-25/ 中信出版社
    • 20世纪30年代早期,已是纽约学界新星的芒福德为弄懂工具、器械和生产工艺在世界历史中发挥的影响力,如饥似渴地遍览论述工业社会兴起的著作,他注意到尽管技术在人类事务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却没有哪部作品充分探讨过人与技术丰富而复杂的关系。 由此,《技术与文明》以10世纪的发明创造为起点稳步向前,以始技术阶段、古技术阶段和新技术阶段为三个节点,记叙了艺术、工艺、科学、工程学、哲学、金融、商业等各个领域的千年技术进步史。在这一千年间,西方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形式因机器的发展而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如何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推动环境和生活常规发生巨大转变的主要动机是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用了哪些手段和方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未曾预料的价值?芒福德都在这本书里给出了极富远见的回答。 芒福德对历史重大

    • ¥59.8 ¥88 折扣:6.8折
    • 中国文化要略
    •   ( 506 条评论 )
    • /2024-06-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全国百余所高校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教材或考研参考用书,2015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全书以广博的视野、深厚的学养、深入浅出的笔触、生动流畅的语言,分专题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问世以来广受好评,几经修订,不断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和考古发掘成果,并融入作者的思考,以期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 ¥57.4 ¥68 折扣:8.4折
    • 中国书法史新版
    •   ( 406 条评论 )
    • 朱天曙 著 /2024-03-15/ 中华书局
    • 本书对中国书法的历史渊源、书体沿革、风格嬗变等作了鸟瞰式的描述。作者吸收*的学术研究成果,以个人对书法史的理解,阐释中国书法史上的若干现象,着力介绍了书法史上重要的书法作品、书家、时代风尚和艺术流派,总结书法艺术发展的内在脉络。 本书除梳理中国书法中 碑 、 帖 的渊源外,还对历代书风形成的文化环境、历代书法著录和刻帖、历代书论等作概要描述。附录历代书论文献举要、中国书法基本书目三十种,便于读者检索,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书法艺术。 全书图文并茂,多见新意,被著名学者卞孝萱誉为 简明书史之*力作 。

    • ¥52.3 ¥62 折扣:8.4折
    • 有罪的猪:稀奇古怪的动物法历史(自然文库)
    •   ( 258 条评论 )
    • Katy Barnett and Jeremy Gans /2024-1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由有趣的小故事入手,广泛探索生活中与动物相关的法律事件,从古代爱尔兰的 蜜蜂法律 、中世纪对猪和狼的谋杀审判,到16世纪法国酒庄诉请惩罚绿盲蝽、当代使用警犬询证和搜索引起的法律争议,以及最近掀起波澜的动物图像版权争议;时间和地域跨度极广,案例丰富生动,穿插着介绍现代司法系统中侵权行为、刑法、私法、公法、信托法、普通法等相关法律条例的由来,以及具体实施上的困境,由此引出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历史上的动物及其法律地位。 本书绝非枯燥无味的法律书籍,虽然偶尔引用几千年来立法机构、法官和律师们的言论(有一些在今天看来荒诞而且妙不可言),但书中所提到的那些令人吃惊甚至悲伤难过的事件,事实上从未远离我们。更重要的一点是:动物法不仅表达了人与动物的关系,也映射出社会对奴隶、儿童、妇女及其他弱

    • ¥54.7 ¥76 折扣:7.2折
    • 中国石窟简史
    •   ( 270 条评论 )
    • 常青 著 /2021-12-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中国石窟是世界上现存数量多的石窟文化遗产,有古代艺术画廊的美誉。本书作者以历史文化为线索,用清晰的脉络,晓畅的语言讲述了中国石窟艺术接受、改造及其传承的历史脉络,读者可从中真切地感知中华民族 改梵为夏 的心路历程和艺术成就。

    • ¥84.2 ¥138 折扣:6.1折
    • 古建筑日读(修订版)
    •   ( 1424 条评论 )
    • 王其钧 /2023-04-14/ 中华书局
    • 《古建筑日读》(修订版)用365幅手绘图,展现中国古代宫廷、宗教、民居、园林建筑,介绍古建筑的构成元素及概念。书中全方位展示了古建筑的功能、形式,古建筑造型和空间的多样变化体现了先人的智慧,让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全书均采用手绘图是本书的一大特色,集美学鉴赏、建筑入门、图书典藏于一体。

    • ¥91.2 ¥108 折扣:8.4折
    • 汉画故事:刻在石头上的记忆 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
    •   ( 2161 条评论 )
    • 张道一 著 /2020-07-04/ 中华书局
    • 汉画深沉雄大,金石有声,融建筑装饰与雕刻版画为一炉,是两千年前的伟大创造,可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共赏。它是成教化助人伦的古代样板,是人们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本书对汉代画像石进行了艺术解读,将那些一般看不懂的画面分成人事故事、神话故事、祥瑞故事三类,结合历史文献、画面形象、情节、出处进行具体诠释,并联系时代背景和相关事物予以说明,资料翔实,是理解汉画像的基础读物。

    • ¥69.7 ¥88 折扣:7.9折
    • 天文学家的椅子 19世纪的科学、设计与视觉文化 辉瑞奖得主奥马尔·纳西姆 著 探索19世纪科学背后思想与社会 中信出版社
    •   ( 33 条评论 )
    • /2023-03-01/ 中信出版社
    • 在19世纪许多关于天文学家的图像中,占据显眼位置的除了庞大的望远镜,往往还有各类专门设计的椅子。透过目镜注视星空的天文学家在可调节的观测椅上或坐或躺,表现出一种机械化的舒适感。借助眼前的望远镜和身后的椅子,观测者的身体与宇宙运行联系在了一起。 众多图画、印刷品和照片显示,比起前人,19世纪的西方天文学家似乎尤其热衷于设计、制造并展示他们的观测椅。他们试图借此传递什么信息?同时代的观者又如何解读这些行为?科学史学家奥马尔 纳西姆发现,这些有专门用途的椅子是机械设计时代的产物,是支撑天文观测的重要技术,椅子及其图像还是建构他者和自我形象的力量。在那个天文学服务于航海、贸易、帝国扩张的时代,资产阶级喜爱的舒适椅子和坐在观测椅上的天文学家被嵌入了更宏大的时空网络,西方人在对东方和他者的想

    • ¥57.1 ¥78 折扣:7.3折
    • 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
    •   ( 2110 条评论 )
    • 刘跃进 /2019-07-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成功推出《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简明世界历史读本》等作品之后,精心打造的又一针对一般读者的学术科普作品,这个读本在构思上充分体现了 大学者写小书 的特色,邀请的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线研究人员,尽量以通俗平易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展示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八百多页的篇幅涵盖了自远古时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文学发展历程。一本在手,便可通晓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代表作品。本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对于推动高端学术走向普通群众具有积极意义。全书分九编,从先秦写1949年。作者主要是文学所中青年骨干学者,亦邀请高校老师参加。*特点有二:一是反映*研究成果,二是反映多民族、不同阶层的文学。历时二年完成。

    • ¥62.4 ¥99 折扣:6.3折
    • 中国近世的福建人:士大夫与出版人
    •   ( 98 条评论 )
    • (日)中砂明德 著,吴淑敏 译 /2025-01-3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本书聚焦福建这一 朱子学的原乡 ,以闽人的科举入仕之路与出版活动为切入点,分析福建在中国近世的历史地位与文化重量,兼容政治史与社会文化史,视角新颖,考证翔实,足称海外汉学之力作。书分二部五章,第一部探讨宋明闽籍士大夫群体在士人社会中所处的位置;第二部围绕《资治通鉴纲目》及衍生历史教科书的编辑出版活动,揭橥朱子学对福建士人与出版者的深远影响。

    • ¥65 ¥100 折扣:6.5折
    • 海外中国研究·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
    •   ( 6596 条评论 )
    • 【英】伊懋可 /2019-04-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 近半个世纪以来,伊懋可纵横于中国农业史、社会史等多个研究领域,这使他在这部拓荒性著作的撰写中左右呼应、水到渠成。 在这部书中,他向我们讲述了中国4000年来的经济、社会、政治制度、观念、知识和表达方式,与所在的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土壤、水、植物、动物之间既互利共生又竞争冲突的漫长历史故事。书的*部分讨论了大象南撤、森林破坏、战争、水利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勾画出中国环境史的 一幅总图 ;第二部分选择浙江嘉兴、贵州苗族原居地和河北遵化三个典型地区的个案,用 特写镜头 对 总图 进行细化和强化,具有浓厚的经济-社会史色彩;第三部分以 大自然的启示 、 科学与万物生灵 、 帝国信条与个人观点 三章考察了中国历史上的环境观念、情感、知识和 天人感应 思想及其影响,给出了

    • ¥63.7 ¥98 折扣:6.5折
    • 河流是部文明史:《枪炮、病菌与钢铁》普利策奖得主贾雷德·戴蒙德、伊丽莎白·科尔伯特力荐
    •   ( 1262 条评论 )
    • 劳伦斯.C.史密斯 著 /2022-08-31/ 中信出版社
    • 河流对文明进程造成的影响超乎我们的想象。大河是古文明的动脉,人类灿烂的文明遗产几乎都离不开河流的哺育。一方面,河流提供了水资源和交通方式,使早期人类的繁衍与交流成为可能,在文明发展后,又推动了农业、工业、贸易进程,提供新型能源,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河流作为一种天然的资源和屏障,不仅可以是国家的边界,甚至能够催生民族文化认同,河流治理也广泛牵涉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对人口迁徙、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造成了深远影响。今天,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正发生改变,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河,机遇和危机暗流涌动。 劳伦斯 C.史密斯是一位长期关注人类水文环境的科学家,对河流与人类社会间永恒却未被重视的关系有深切认知。在这本书中,他以广博的笔触探索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水域,追

    • ¥73.5 ¥98 折扣:7.5折
    • 边疆史地十讲(名家专题精讲)
    •   ( 440 条评论 )
    • 姚大力 /2022-08-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边疆史地研究是在继承晚清因边疆危机刺激而兴盛起来的 西北舆地之学 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这一学术传统所关注的空间范围不仅涵盖广袤的边疆中国,也包括历史上曾与中国边疆发生密切交往的中国境外的方域山川、人事名物。本书选录的十篇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时间跨度长达二十余年,或可反映作者在 考证旧闻,触发新意 方面的长期努力。

    • ¥63.4 ¥88 折扣:7.2折
    • 惠通桥之战(作者亲签+“微观战史”红章版,作者余戈曾获得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文津图书奖,樊登盛赞推荐)
    •   ( 807 条评论 )
    • 余戈 著;天喜文化 出品 /2024-05-01/ 天地出版社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事吃紧时期,滇缅公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交通运输生命线,而天堑怒江之上能够承载汽车通行的桥梁只有一座 惠通桥。 在第一次入缅作战期间,惠通桥维系着十万远征军的兵力输送和物资补给;战事失利后及时爆破惠通桥,为避免形势危殆构筑起一道战略防火墙。在滇西反攻阶段,修复惠通桥、夺控滇缅公路,惠通桥又成为扭转战局、赢得胜利的战略枢纽。 惠通桥不仅支撑着缅北和滇西两个战场,也是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战略焦点。从此种意义上讲,惠通桥不仅关乎滇缅战场的成败,更关乎着民族抗战的命运。 本书以 微观战史 的写作方式,借助最新发现的原始档案,对围绕惠通桥的战事和人物细节进行了细致还原。作者以惠通桥这一战略节点为着眼点,冷静客现

    • ¥59 ¥88 折扣:6.7折
    • 世界文明中的技术
    •   ( 902 条评论 )
    • 阿诺德·佩西 白馥兰 /2023-01-31/ 中信出版社
    • 本书概述了自公元1000年起、横跨千年的世界技术发展传播史。这场讨论围绕着三个关键概念展开:技术对话、环境制约、工业革命。作者使用了 技术对话 这个术语来挑战自上而下的 技术转移 概念,它表明技术传入一地后,通常被调整以适应当地的需求和条件,也常常引发进一步的创新。本书追溯了一千多年来的这些相遇和交流,考察了农业、火器、印刷、电力和铁路等技术的变化,探索发生在世界不同地区的技术对话。 以往,衡量进步的标准是技术革新的速度、创造产出及利润的提升效率;当下,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主要的问题。因此,本书的后几章将故事带入更具现实意义的21世纪,从全球视角讨论包括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和数字化在内的技术发展,提出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工业革命来迎接人类世的挑战。

    • ¥66 ¥88 折扣:7.5折
    • 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二战史诗三部曲)
    •   ( 90 条评论 )
    • 科尼利厄斯·瑞恩 董旻杰 /2022-09-30/ 中信出版社
    • 对于亲身经历诺曼底登陆的人来说,1944年6月6日的清晨令人终身难忘。在此之前,他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曚昽灰暗的晨光里,庞大的盟军舰队以庄严雄伟、令人生畏的气势,出现在诺曼底海滩的外围。来自英、美、法、加拿大等12个国家的年轻士兵,集结在这里,等候解放巴黎。与他们相对峙的,是希特勒用、拒马、火炮阵地精心布排的 大西洋壁垒 。没人知道壁垒后方的战场会是什么模样,更没有人知道,这一天将对历史进程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诺曼底登陆是二战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海上登陆作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转折点。《长的一天》正是 关于诺曼底登陆不可超越的史诗 ,它记录了诺曼底登陆的策划内幕和激战过程,描述了血腥海水和钢铁火焰构成的战场奇观,写下了作为个人在战争中所遇到的传奇般的命运。作者科尼利厄斯 瑞恩用十余年时

    • ¥54.2 ¥74 折扣:7.3折
    • 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第2版)(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   ( 675 条评论 )
    • [美] 马立博 /2022-01-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是由西方学者撰写的部中国环境通史,广泛借鉴英语世界关于中国环境史及相关议题的大量研究成果,从长时段的视角对中国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全景式的动态考察。本书自初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也推动了学术界对中国环境史的研究。这里呈现给大家的,就是马立博教授在充分吸纳西方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修订版。 本书认为,在数千年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经由市场联系的中央政权和农业家庭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关键的影响;而中国发达的农业在养活大量人口的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系统的单一化。作者还发现,中国文化中很早就形成了道法自然、水土保持和节制开发资源的思想观念,而这些思想相对于人口、经济和政治等物质因素而言却没能发挥应有的影响,这在环境保护日益得到重视的

    • ¥75 ¥109 折扣:6.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