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日本奈良的正仓院保存着大量7~9世纪漂洋过海来到日本的精美工艺品,以及同时代的古文书。这些 宝物 上至天皇与贵族的生活用具,下至平民百姓的户籍,种类与数量繁多,不仅有螺钿紫檀五弦琵琶、鸟毛立女屏风等名品,亦有习字草稿、典籍外借记录等日常生活的留痕。历经千年,这些 正仓院宝物 幸运地躲过战乱与天灾,像一颗时光胶囊,将一个时代带到我们面前。 正仓院的藏品大量来自海外,展示了当时以唐为中心的文化交流盛景。本书由多件宝物的材质、图案、铭文、工艺等关键元素出发,通过解读制造地、经手人及其进入日本的途径等信息,重现当年日本的对外交往与贸易。 正仓院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保存了许多原本难以传世之物。作者东野治之教授在本书中将看似寻常的 正仓院文书 与奈良地区出土的木简结合,进一步揭开了那个时代普通
......
国家宝藏,一句荣耀,一种隽永,一生传承。 《国家宝藏》是央视综艺频道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独家授权同名书籍。 这是一本沉淀中华文明的记忆之书。九大博物馆馆长甄选27件镇馆之宝,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在《千里江山图》的壮美中一窥先人背影,聆听“曾侯乙编钟”奏响的华夏正音,感悟“越王勾践剑”千秋不朽的中国剑魂…… 这是一部国人智慧的集成之作。文物铭记过去的历史,也成就今天的故事。数十位国宝守护人无论职业背景、性情性格、学术成就,他们与27件国宝命运交织,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每一位国宝的创造者、挖掘者、守护者都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基因宝库。 这是一本文物知识普及的收藏之作。书中全部内容经故宫博物院等九大博物馆专家亲自审校修订。书中收录大量节目未播出内容,结合史料文
英国有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有巴黎卢浮宫,日本有东京国立博物馆,但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两个故宫博物院。“两个故宫”是东亚近代史的产物。故宫的魅力根源,来自于数次奇迹似的历史转折。两岸故宫不只是珍奇、瑰丽的宝库,更呈现出政治权力与文化深层结构的样貌。“两个故宫”的存在,串联了什么历史情结?潜藏了多少政治人物的历史思维?《朝日新闻》资深记者、“中华圈的专家”野岛刚,历时五年,奔波全球亲身采访,从政治、外交的独特角度梳理了两个故宫的世纪纠缠。
本书仿若一个独特的宝箱,里面藏着世上最令人惊奇的、不为人知的珍藏,那些在世界各地博物馆档案室里的藏品——作者将它们带到世人面前,在这本图文并茂的书中生动地展示给读者。 谁曾知晓有哪些藏品藏在暗处?在壁橱里,在保险箱里,甚至在飞机机库里——大部分博物馆的藏品至今未见天日。它们在那儿等待着对藏品极为着迷的研究者和收藏家前来,揭示它们的存在。在曼哈顿的地下,书架上摆放着无价之书;在伦敦的砖楼里,古旧的布块记载着许久以前的孤儿们的来历;在华盛顿,登月宇航服上还留有真正的月尘;人迹罕至的机库里有奥古斯特·皮卡德的大胆发明——密封舱式气球“贡多拉”…… 这是一本独特而漂亮的图书。那些珍藏,和其他许多不寻常的发明、传说、发现以及艺术品一起,在这本书里展示出来。这儿还充盈着旧时的气氛,
城市是承载着无数希望和梦想的地方,破坏和矛盾、愿景和秩序在其间安然并存。绘制和记录城市为热闹的街巷划定了规则和边界。 这本华丽的著作检视了制图业的发展和对城市的视觉记录,揭示了城市空间的组织方式。从天际线剖面、鸟瞰图和全景图,到帮助我们导航的交通网示意图和道路布局图,再到体现人类理想的统计地图,本书正以种种方式为我们揭开城市的神秘面纱。 通过聚焦城市制图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并对我们的未来生活进行展望,杰里米·布莱克著的《大都会--手绘地图中的城市记忆与梦想》阐释了 古老的、 年轻的、 活力的,还有那些 易成为争夺对象的城市。任何对自己居住的城市有兴趣,或者对海外某座大都会的历史和文化充满热望的人们,都可以将此书作为启蒙的读物和出行的伴侣。
从战国末年到大汉初定,这是一段四大王者并立于世的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秦王赢政横扫六合;西楚霸王项羽雄起江东;匈奴王冒顿亡命大漠;而本书的主角,未来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也在慢慢崛起。并且,不可避免的,与其他三位王者发生交集。 终结战国乱世,强秦统治天下。从刘邦与嬴政二人的视角看过来,一个高居庙堂的帝王;一个在民间挣扎求生的亭长。两人的世界相互辉映,便是强秦统治的那个年代……秦末大乱。世家弟子项羽,市井流氓刘邦,不同身份背景的两个人,在成为当世最强者之前,各自经历了不同坎坷、却同样艰难的奋斗。楚汉争霸。明君良臣互相成就,奇谋诡道层出不穷,战术天才驰骋天下……虽然这段历史只有短短的四年,却堪称是中国四千年历史中最精彩、最波澜壮阔的四年!巨虎亡而赤龙升,这一胜一负之间,所
大英博物馆馆藏丰富,其中不乏精美藏品,它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从史前到现代的各种藏品。J.D.希尔编著的《大英博物馆珍品之旅》展示了从博物馆遴选出来的 精美、 重要的250件珍品。从沃伦杯到丢勒的《犀牛》,从路易斯西洋棋到阿兹特克的绿松石双头蛇,以及盖尔安的猫,大英博物馆 代表性的杰作都在这里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新方式展现。《大英博物馆珍品之旅》编排独特,按照跨文化的主题分章节,使得不同时期、地点的藏品可以互相对话,为读者欣赏这些杰作提供一种有意思的新见解。
乡土研究是作者学术研究的主题之一,《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一书,集15年来作者发表的有关乡土中国的书评和札记,表述了作者对于乡村研究的成就与局限、民间文化研究中的“地方观”与“天下观”、乡村研究与知识分子的现代性之间关系的看法。
历史上的固原,自秦汉以来就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控扼着丝绸之路。宁夏固原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大量精品丝绸之路文物,反映了固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承载着固原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缩影,同时体现着丝绸之路在传播世界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贡献和价值,体现了固原在世界“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本书选取固原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三十余件,以图文并茂、音频互动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讲述这些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集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是全面展示固原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一部经典著作。同时在集中展现丝路文化,彰显丝路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为苏州市吴中区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导览手册。书中对苏州市吴中区博物馆和馆内展线进行介绍,分章节对基本展陈的各专题进行介绍,并对展陈的重点文物进行图文并茂的说明。本书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结合“吴文化”与“吴地文化”对吴地文明做出了多维度、全方面的诠释。全书分为“考古探吴中”“吴风”“吴雅”“吴颂”几个部分。“考古探吴中”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实物展示、场景模拟等多种陈列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究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讫春秋战国时期的前吴文化及吴文化的起源和勃兴。“吴风”分为山水华滋、吴地风物、营造构建、江南精工四个部分。“吴雅”分为镜鉴泉货、汲古长物、巨匠巧作三个部分,以雅物见证吴地历史,展示吴地生产生活方式。“吴颂”围绕吴语、吴音、吴乐,讲述吴中故事。
《商人与收藏》讲述了1866年,一群美国人在巴黎倡议建立一座国家艺术博物馆。1870年4月13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成立。同年11月,博物馆收到了件捐藏品一口重达2.72吨的古罗马石棺。1880年3月30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迁至现址。那时的纽约中央公园还是一片蛮荒之地,而博物馆建筑则像一座红砖砌成的谷仓。美国“商人”们在世界范围内前赴后继开展“收藏”的壮举,他们把“私藏”变成博物馆“馆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故事就这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