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夏天,素有“火炉”之称的南京依旧闷热。在这个闷热夏日的某一天,文物出版社社长苏士澍先生冒着酷暑来到南京,并约请我陪他参观、考察南京栖霞山六朝石刻,我欣然应约。踩着热日炙烤得松软的土地,我们沿途参观。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苏先生对南京的六朝石刻怀有浓厚的兴趣,并对六朝石刻寄予高度评价。苏先生认为,六朝雕刻在中国雕刻史上占有独到的地位,也是世界雕刻艺术的奇迹之一。每一个石刻以及与石刻有关的故事都颇有意味。我们便萌生了出版一本围绕石刻与石刻故事有关的书的念头。本书以南京、丹阳一带的六朝石刻为主要线索,围绕石刻本身,挖掘石刻背后的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每一个故事。文章注重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相结合,同时尊重史实,不以讹传讹。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文物专家、南京文物局魏正谨局
叙述条理清晰,内容详实,各门各派印章一一予以罗列,极具资料价值。◎宋元以后,原本由工匠完成的印章镌刻,在文人手中得到呈现,并进而发展为众多风格鲜明的艺术流派,其中以“西泠八家”为代表的浙派印人,力追古贤而不拘囿于成法,风格浑朴苍劲。1904年夏,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叶铭、吴隐创建西泠印社,并力推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社长。盛名之下,精英云集。百年来,印社社员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于金石篆刻和书画艺术的研习之外,在印学研究、印谱辑录诸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