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春、黄婧编著的《楚器名物研究》共分八章分别是:服饰篇、佩饰篇、饮食篇、车马篇、出行篇、建筑篇、礼俗篇、楚器考论篇等内容。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的一种区域文化,集中了东周文化的大半精华。它同东邻的吴越文化和西邻的巴蜀文化一起,曾是盛开在长江流域古区域文明的奇葩。与并世共存的先进文化相比,楚文化可以说是后来居上。当楚文化迹象初露之时,它只是糅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特色不显,影响不大,几乎无足称道。到了西周晚期,它才脱颖而出,令北方有识之士刮目相看。
历史遗留的无穷宝藏,满载着时间的痕迹和人类的智慧结晶,千百年岁月的积淀,让文明永恒。流传着、品味着、感悟着,在心灵中荡起波澜,让生活充满奇迹,这就是收藏的魅力。收藏古玩珍宝,也就收藏了一段历史,收藏了一种文化……
《十里红妆女儿梦》通过“女婴”、“缠足”、“闺房”、“女红”、“婚嫁”、“花轿”、“礼俗”、“婚房”、“妻妾”、“为人媳”、“屏画和生殖”、“贞节”、“美红妆”等章节,通过子孙桶、缠足架、绣花桌、麻丝桶、花轿、百宝箱等旧时代女人日常生活里必不可少的大量器物,诠释了旧时代女人凄美的一生,勾画了旧中国浙东一带的女人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除文字之外,书中还配以大量精美绚丽的图片,令人观止。
文物,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见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着10余万件珍贵的军事文物,这些文物从不同侧面见证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历史。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和展出的军事文物中,有馆藏的一级文物,如叶挺在北伐战争中用过的指挥刀、朱德在南昌起义中使用的手枪、毛泽东在井冈山送给袁文才的皮裹腿等;有许多则堪称我军历史上“第一”的珍贵文物,如我军的第一部电台,我军最高领导机关的第一枚印章——中革军委之印,红军长征带到陕北的唯一的一门山炮等。这些珍贵的军事文物,不仅见证了革命战争的历史,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而且能使我们从中悟出共产党人崇高思想境界、忘我的精神内涵和不屈的顽强意志。
本书依据酒具使用功能,按储藏器、盛酒器、注酒器、饮酒器、温酒器、挹酒器等分类编排;上自史前,下迄民国,按历史发展脉络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材质、不同造型的中国酒具,剖析了其艺术价值,解读了其文化内涵。
本书邀约上海博物馆专业人士写作,精选历代材质各异的茶具珍品,以一图一文的形式,为读者展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脉络及盛茶器皿的独特魅力。且于细微处下功夫,在书眉间缀以百余首茶诗,并附以历代茶书简介,极富观赏性及资料价值。装帧设计也可圈可点,可做清雅秀美的礼物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