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古陶瓷图典
    •   ( 2297 条评论 )
    • 中国古陶瓷图典》编辑委员会 编 /2013-12-01/ 文物出版社
    •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陶瓷器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载体,它们凭借着坚实的质地、稳定的性能,得以保存千年万年,记录下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考古资料不断丰富,材料不断更新,陶瓷史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和系统化,逐渐形成了古文献学、考古学和文物学三足鼎立的知识格局。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整理、公之于世,是一项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工作。近年来,随着文物宣传工作的开展,古文物已不再是令人敬而远之的神秘之物,它日益吸引众多业外人士,参与到保护、收藏和研究的行列里来,陶瓷是其中的大宗项目。因此,对相关工具书的需求大大增加。《中国古陶瓷图典》的编写工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中国古陶瓷图典》的收词范围,限定在中国古代至近代境内生产的陶瓷器及其传统烧造工艺

    • ¥176 ¥320 折扣:5.5折
    • 饮流斋说瓷(中华生活经典)新版
    •   ( 1993 条评论 )
    • 许之衡杜斌 著 /2018-09-01/ 中华书局
    • 许之衡,室名饮流斋,自号饮流斋主人,故说瓷一书,书名为《饮流斋说瓷》。全书十章,依次为概说、说窑、说胎釉、说彩色、说花绘、说款识、说瓶罐、说杯盘、说杂具、说疵伪。各章纵说历史变迁,横说花色种类,追本溯源,层层递进,析入毫芒,为初学入门之基础,治瓷学者之书。

    • ¥22.5 ¥45 折扣:5折
    • 新编宋瓷笔记
    •   ( 658 条评论 )
    • 刘涛 /2022-05-1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全书围绕宋瓷谈鉴赏、论学术、记人事,并收入七百余幅宋金时代瓷器图片,包罗了公私收藏的精华。通过雅洁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作为中国国宝的器物之美,理解中国民间丰富的创造力和蕴含在器物中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相较《宋瓷笔记》,本书新增《宋金过渡期瓷器》《书房中的宋瓷》《青白瓷香篆盘小记》《宋元时期的瓷香炉》等十四篇新文章及三百余幅器物图片。新增文字更致力于对北方金代瓷器的追寻,这些追寻将使人们认识瓷器艺术的视野更为开阔和完整。

    • ¥84 ¥168 折扣:5折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宋—元)
    •   ( 17 条评论 )
    • 中国国家博物馆张燕 分卷主编 /2023-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 瓷器卷》的第二册(宋 元分册),精选收录宋、辽、西夏、金、元传世与考古发掘瓷器共计228件(套),在国家博物馆丰富馆藏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兼顾时代和地域,所选器物窑口覆盖全面,造型优美别致。本卷分为这一时期瓷器概述、文物图版说明及附录研究文章两篇三个部分。文物按照窑系和时代顺序排列,每件均有高清全景图版,部分重要器物还有局部细节图,文字说明首列馆藏信息,然后详细介绍器型、胎质、釉质、花纹、来源等。

    • ¥390 ¥780 折扣:5折
    • 80件陶瓷器穿越世界:美丽器物讲述的人类故事
    •   ( 162 条评论 )
    •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译:陈依依 /2023-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从10万件陶瓷馆藏中精选80件,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空间范围涵盖近20个国家,以陶瓷为线,开启一段穿越历史的跨文化之旅。 从朴素粗糙的陶碗,到宗教仪式中的奢华瓷器,从文艺复兴时期粗野新奇的器物,到以非洲传统工艺为灵感、线条简洁流畅的当代器皿,书中的80件陶瓷器各个精美绝伦、妙趣横生,展示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所藏陶瓷的纯粹之美。陶瓷是历史的诉说者,它们时刻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的宗教信仰、日常生活、商业贸易、风俗习惯和创造力。

    • ¥79 ¥158 折扣:5折
    • 中国瓷器小史
    •   ( 11 条评论 )
    • 许之衡朱琰 著 /2025-01-01/ 济南出版社
    • 《中国瓷器小史》是一部讲述中国瓷器及其发展历史的图书,内容包括了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和朱琰的《陶说》 两本瓷器研究的经典著作。其中,《饮流斋说瓷》讲了窑、胎釉、彩色、花卉、款识、瓶罐、杯盘、杂具和疵伪;《陶说》则从古、今、明的3个历史阶段,讲述瓷器的发展;同时,配以20幅全彩插画。全书图文并茂、文字分条缕析,是瓷器研究和爱好者不可多得的佳作。

    • ¥19.1 ¥39.8 折扣:4.8折
    • 里程碑文库|萨尔珀冬陶瓶:一只古希腊陶瓶的前世今生与英雄之死
    •   ( 174 条评论 )
    • [英]奈杰尔·斯皮维 /2021-11-15/ 北京燕山出版社
    • 萨尔珀冬陶瓶曾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骄傲。这个由雅典陶工欧克西泰奥斯和画师欧弗洛尼奥斯制作的调酒器,其实只有 45.7厘米高,但并不妨碍它成为艺术品市场上只卖出百万美元的古希腊陶瓶,更无法阻止一连串堪比好莱坞悬疑大片的离奇事件与它扯上关系。 在本书中,英国古典学者奈杰尔 斯皮维将带领我们 近距离 欣赏这只来 自公元前 6世纪末的 火锅 (陶瓶的绰号),看看它为何那么小又那么贵、为何似乎永远 丑闻 缠身,以及重要的 瓶身上 死神与睡神抬着萨尔珀冬尸体 的形象,尤其是死者之臂,怎样影响了西方艺术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

    • ¥39 ¥78 折扣:5折
    • 瓷器改变世界 典藏版500余幅中国外销瓷器图片 江建新作品
    •   ( 236 条评论 )
    • 江建新 主编 /2022-1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立足于外销于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这一文化特色产物,结合国外各大博物馆、图书馆、考古发现、私人收藏和专业研究的成果,深入挖掘中国外销瓷器的发展历史,以精良的编排、深入浅出的文字,力求让读者轻松读懂瓷器文化历史,同时了解瓷器作为中国的 国器 ,曾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向世界所传达的中国文化、所弘扬的中国精神、所传播的中国价值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了世界

    • ¥95 ¥198 折扣:4.8折
    • 古陶瓷鉴定的科学依据(陶瓷鉴定工具书,从理论和实践推翻了传统眼学鉴定的理论和标准,建立了全新的可被检验的科学鉴定体系)
    •   ( 215 条评论 )
    • 蔡礼君 /2019-11-15/ 学苑出版社
    • 目前国内的文物鉴定,特别是陶瓷鉴定,占主流的一直是靠 眼学 和经验的专家。其实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专家所能经眼的文物毕竟有限,专家的知识结构也有问题。在现实中,传统鉴定出现的问题很多,影响很坏,包括时下热议的 北师大捐赠事件 、 王刚砸瓷 ,先前的著名专家孙瀛洲、史树青走眼经历等等,不胜枚举。 拨乱反正,使文物鉴定科学化、规范化是文物鉴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于这一点,业内其实一直有反思和认同,渐成共识。 本书是古陶瓷鉴定的权威工具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且可操作性极强。 本书版面字数约32万,彩图800余幅,分为 中国古陶瓷历史和相关鉴定 古陶瓷的化学常识与鉴定 古陶瓷的物理常识与鉴定 古陶瓷工艺知识与鉴定 等4部分,从古陶瓷历史、物理和化学常识,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系统讲

    • ¥108.9 ¥198 折扣:5.5折
    • 遇见宋瓷(修订版)
    •   ( 5 条评论 )
    • 许晟| /2025-01-01/ 上海三联
    • 一本书看懂“ 人造物”宋瓷,在宋瓷里见证中华美学高光时刻!为什么有历史学家认为“宋瓷是贯通古今东西、人类所能得到的 器物”?为什么宋瓷被称为中国美学的 ? 重要的是,为什么宋瓷这么重要这么美,你却一直看不懂、也没机会看清楚?如果你心存疑问,那就让《遇见宋瓷》给你一个看懂宋瓷的机会。 本书是许晟对 宋瓷片做的一份“审美报告”。作为哲学与艺术理论家,作者具有独到的审美洞见与审美直觉。在本书中,为了让读者一次性看到 的宋瓷,他针对80余片 瓷片,拍摄并精选了百余幅高清照片,并逐一对宋瓷的艺术特色与美学成就进行赏析,向读者介绍了宋瓷及各 窑口的传奇与荣光,以及它们所提醒的、纯粹而抽象之美的境界。可以说《遇见宋瓷》为普通读者和宋瓷搭起了一座赏心悦目的“沟通”桥梁,也为读者提升审美力提供了一次很好

    • ¥65.9 ¥128 折扣:5.1折
    • 古玩图鉴:陶瓷篇
    •   ( 242 条评论 )
    • 传世文化 /2018-10-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所谓陶瓷,即陶器与瓷器的统称,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而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英文中的 China 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作为世界上蕞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研究陶瓷的发展史无疑具有极为独特的意义。 《古玩图鉴:陶瓷篇》共包含6个章节,包括陶器的起源、古代陶器的类别、中国陶器艺术史、古代陶器的鉴定方法、瓷器的起源、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以及古代瓷器的鉴定方法等内容。图文结合,内容丰富,精巧实用。 古玩图鉴 系列图书一共8册,包括《家具篇》《铜器篇》《玉器石器篇》《陶瓷篇》《书画与碑帖篇》《玺印古钱篇》《文房清供篇》《杂项篇》,根据民国收藏家赵汝珍的《古玩指南》一书改编而成。

    • ¥27.8 ¥58 折扣:4.8折
    • 金道瓷行——商周时期北方地区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研究
    •   ( 173 条评论 )
    • 黎海超 著 /2018-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是区别于普通陶器的两类特殊器物,在商周时期南北方均有出土,而以南方地区居于主体。南方地区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类型丰富、数量庞大,又多见窑炉证据,可视为南方地区的特征性产品。相对而言,商周时期北方地区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则数量极为有限,也缺乏烧制基础。因此北方地区出土的这两类器物具备远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历来为学界所关注。原始瓷器的发现和研究史几乎与中国现代考古学共同发端、发展,自1929年在殷墟小屯的发掘中便出土有原始瓷器。此后随着原始瓷器在各地的广泛发现,这类特殊遗物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迄今为止,相关的研究成果已极为丰富。然而作者对以往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仍可发现在若干方面尚有较大缺憾,故从 资源与社会 、 中心与周边 、 贸易与互换 三个概念对北方地区印

    • ¥39 ¥78 折扣:5折
    • 瓷器
    •   ( 31 条评论 )
    • 杨俊艳 /2019-07-31/ 云南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瓷器上的纹案为介绍对象,分别介绍了植物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山水图案、器物图案、景物图案六个类别,每个类别下面又分成几个部分,每个类型的图案分别介绍了它在历史上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展特点,同时配有大量的图片来说明,图文并茂,非常具有可读性。

    • ¥135 ¥270 折扣:5折
    • 李臣说瓷 明清瓷器识真
    •   ( 110 条评论 )
    • 李臣 /2019-10-31/ 学苑出版社
    • 本书主题定位于瓷器鉴赏、辨伪和断代,收录了从明洪武到崇祯、清顺治到宣统及民国共五百余年的多个品种的瓷器。瓷器来源主要是作者参加北京电视台《拍宝》栏目时,广大藏友的收藏品。内容结构上以时间为序,划分为清早中晚期、明早中晚期等几个阶段,每件器物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阐述。本书将鉴赏理论与作者实践经验相结合,对收藏爱好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198 ¥360 折扣:5.5折
    • 安思远旧藏古陶瓷选萃 杭天 文物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   ( 2 条评论 )
    • 杭天 /2015-01-01/ 文物出版社
    • 《安思远旧藏古陶瓷选萃》介绍安思远先生的中国古陶瓷藏品在其整体藏品中并不突出,但数量上也有四~~五百件之多,质量上更是名品济济,上溯新石器时代陶器,下迄清代瓷器,而其中又以宋瓷最为出彩,以两宋时期为中心,兼跨五代、辽、夏、金、元,当时南、北方众多瓷窑的代表性作品多囊括其中。《安思远旧藏古陶瓷选萃》撷取其中代表性藏品60件(组),配以鉴赏解说,或简或详,简者述其扼要,详者广征博引、条分缕析,力求深入透彻。总之,《安思远旧藏古陶瓷选萃》向读者呈现了众多我国古代很好的陶瓷艺术作品,对于读者的研究、欣赏,都大有裨益。《安思远旧藏古陶瓷选萃》作者杭天,艺术家、书法家、古陶瓷研究学者,擅长宋、金、元时期北方陶瓷及西夏瓷的鉴赏,我社于2010年出版了其专著《西夏瓷器》,受到读者好评。杭天近年长期

    • ¥177.1 ¥372.2 折扣:4.8折
    • 15世纪的亚洲与景德镇瓷器
    •   ( 228 条评论 )
    • 上海博物馆 编 /2020-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在以往的陶瓷研究中被约定俗成地称为 空白期 。这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的陶瓷烧造情况几乎不见于文献记载中;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这一时期生产的官窑和民窑瓷器在国内外的出土品、传世品中均非常罕见,尤其是带年款的官窑作品。然而,近年来伴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丰富与学术研究的持续深入,所谓的 空白期 瓷器的窑业制度、风格特征、贸易销售等情况已逐渐清晰。 本书为上海博物馆 明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 特展普及读本,特邀请研究 空白期 瓷器以及亚洲历史的著名学者撰文,力求展现学界对于 空白期 的*研究成果,以及该时代背景下的亚洲整体局势与发展情况。

    • ¥49 ¥98 折扣:5折
    • 古陶瓷鉴定收藏入门 王丹丹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   ( 1 条评论 )
    • 王丹丹 /2012-01-01/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古陶瓷鉴定收藏入门》是古陶瓷爱好者的收藏入门参考书,除讲述了收藏鉴定的一般知识外,还介绍了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代、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时期以及元明清各朝各代古陶瓷器的造型、工艺、胎釉、纹饰、款识等的特点,以及它们的演化过程,希望帮助古陶瓷爱好者在鉴赏收藏时能够辨明朝代、识别真伪。在收藏过程中,辨伪防伪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历代都有仿造本朝和前朝器物的习惯,这在我国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作假的手段也层出不穷。收藏爱好者要细心观察,不断对比,慎重购买。“老仿老”有后朝仿前朝的,也有本朝仿本朝的。只要是民国及民国以前的陶瓷器,也都能称之为古董、老件,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 ¥34 ¥86 折扣:4折
    • 中国古代陶瓷所体现的造物艺术思想
    •   ( 139 条评论 )
    • 朱广宇王廷信 著 /2018-09-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中国古代陶瓷所体现的造物艺术思想》从古代陶瓷日用器、礼器和丧葬器三种类型的陶瓷器着手分析,总结出陶瓷艺术中所体现的 器以载道 、 器以藏礼 、 文质彬彬 、 物与神游 和 得意忘形 的造物艺术思想。并在结论部分指出,在我国传统的宫廷艺术、宗教艺术、文人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各个艺术层面上,陶瓷艺术越向上层靠拢,其所具备的人文思想内涵就越丰富,所反映出的不同时代的造物思想内容所占比重就越大。

    • ¥25 ¥52 折扣:4.8折
    • 中国越窑瓷(上下册)
    •   ( 90 条评论 )
    • 林士民林浩 著 /2012-10-01/ 宁波出版社
    • 《中国越窑瓷(套装上下册)》首次提出“早期越窑”与“越窑”这一全新概念,并根据研究成果提炼后把“早期越窑”分为成熟、发展、繁荣、停滞、衰落等几个历史时期;“越窑”篇经深入研究,也提炼归纳为复苏、发展、鼎盛、衰落几个历史时期。上述这些分期都是深入研究的成果,有其独到的见解,非常难得,过去还没有这样深入的研究,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关于“早期越窑”与“越窑”发展的原因,该书也作了详尽的分析,指出除了宁波港的发展外,另一个促使窑业发展的原因,是东西方文明对话的开通,促进了文化、贸易的发展与交融。西方胡人在“早期越窑”制品中的大量出现,说明了宁波、绍兴这些地方早已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热土,其影响已深入到制瓷领域了。 《中国越窑瓷(套装上下册)》总结了从东晋到隋代三个多世纪早期

    • ¥230.4 ¥480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