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万华待胜识——明赵谅墓出土彩绘漆棺保护研究》系*都博物馆承担石景山南宫净德寺遗址明宦官墓出土彩绘漆棺保护修复项目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千文万华待胜识——明赵谅墓出土彩绘漆棺保护研究》基于大量科学实验,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及成果应用等方面全面地对考古出土非饱水漆木器的保护方法进行了梳理探讨,*次创新性地对中国北方出土典型非饱水类型彩绘漆棺进行科技保护;综合采用多种现代仪器对漆棺制作材料和成型工艺进行科学认知;同时利用三维扫描等先进的高清数字化技术,对彩绘漆棺表面图像、纹样进行了全方位信息采集,在文物数字化保护领域进行了一次有益尝试;漆棺保护工作还充分调动馆内外专家学者力量,从历史人文角度对内涵丰富的漆画内容进行了初步解读。《千文万华待胜识——明赵谅墓出土彩绘漆棺保护研究》所
本卷为《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 马衡卷》,内容包括故宫博物院藏马衡捐赠甲骨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马衡辑《甲骨刻辞拓本》两部分。其中后者又分为《凡将斋甲骨刻辞拓本》和《国学门甲骨刻辞拓本》两种,作为附编。此次整理,项目组以《甲骨刻辞拓本》为底本,校核北大藏霍保禄捐赠甲骨的著录情况,厘清了长久以来困扰学界的国学门藏甲骨的著录等问题。 马衡先生是著名的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和文物收藏家。自1924年受聘 清室善后委员会 ,参加点查清宫物品工作起,便与故宫结缘。此后长期在故宫博物院兼职,1933年任故宫博物院代理院长,主持文物南迁,次年任院长,至1952年卸任,在故宫工作了近30年,为中国的文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马衡先生生前及故后,将其收藏的所有文物悉数捐赠国家。 马衡旧藏甲骨分两类:一类是有字甲骨
由于甲骨断损严重,许多甲骨文无法通读,甲骨残文的整理与研究成为甲骨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书围绕甲骨残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确定残文的相关概念,阐明残文整理与研究的作用,把残字进行分类整理,对《字编》等工具书残字进行校补,梳理残辞类型,据残文进行缀合。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绪论包括三项内容:明确残文概念,进行解题;梳理研究历程;阐明研究意义。 第二章甲骨残字,主要讨论甲骨残断字、缺刻字的整理与研究,对残字进行校订与补正等。主要运用比较和对照的方法,研究内容有以下三点。一是把残字与完整字进行比较对照,从而确定残字的完整字形;二是把残辞与相对完整的同文刻辞、同类刻辞进行比较对照,从而补出缺刻字;三是把不清晰的拓片与清晰的拓片、摹本或照片对照,从而补出残字。 第三章,
《明式家具珍赏》内容简介:一、本画册收录明式家具珍品共162件,主要分为文字论述(前言)、彩色图片反和图版解说三个部分进行介绍。全书彩图连局部特写332幅,家具实测图42幅,黑白图186幅。前言部分有插图52幅。二、收录之家具,先分类,后按器形之由简而繁,造型之由基本形式到成熟阶段来作次序,编排出各家具之图号。遇有因版面上的设计问题而引致家具不能按图号顺序载出时,仍以学术分类为主,宁跳号而不改图号。三、局部特写图均以①、② 为号,而实测图,则仅在主图说明文字后加(附实测图),而不再另编图号。四、前言、图版解说中的(图版1)、(图版2) 指彩色图版;(插图1.1)、(插图2.1) 指前言内的插图。五、收录之家具在图版说明中均已注明藏处,但为使读者更清晰地一览藏者及其收藏品,故在书末再附有《家具收藏者一览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3)》共收入6种8篇清华简文献,分别是已失传两千多年的《傅说之命》3篇、《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以及《赤鹄之集汤之屋》。这批文献的整理公布,将会对历史学、文献学、文学史、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手资料。
旅博甲骨属于安阳殷墟早期出土品。此次旅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文殷商史研究中心合作,全面彻底整理馆藏全部甲骨文,以墨拓、彩照与摹本、释文简释的形式刊布出版,是一部融学术研究与资料著录为一体的高档次甲骨著录书,使这批中华古代文明的瑰宝得以齐整地留传于世。
本卷为《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 谢伯殳卷》,内容包括故宫博物院藏谢伯殳旧藏甲骨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藏谢伯殳等甲骨两部分。 谢伯殳名棨涣,字伯殳,号瓠庐,又号庸斋,以字行。浙江余姚人。清末著名银行家、中国通商银行华经理谢纶辉之孙。谢伯殳早年毕业于澄衷学堂、上海圣约翰大学,民国时期曾任上海美大火油公司董事长、中央信托公司、绍兴大明电气公司等多家公司董事等职。 谢伯殳一生研究金石甲骨,他的殷墟甲骨收藏与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齐名,深为考古学界所重。谢伯殳旧藏甲骨大部分为故宫博物院购藏,小部分藏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17年,故宫研究院课题组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开展合作,对华东师大历史博物馆所藏谢氏旧藏甲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谢伯殳旧藏甲骨对中国史学及古文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将两处甲骨
《故宫漆器图典》介绍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近300件元、明、清三代宫廷用漆器。本图录的前言按照时代顺序分别介绍了元、明、清三代漆器各自的特点和继承发展的关系。并且介绍了我国古代的漆工专著《髹饰录》的相关情况。本图录正文按照漆器的工艺划分为五大部分:雕漆、填漆与填漆戗金漆器、金漆、镶嵌漆器、彩绘漆器。作者对于每种工艺都有比较详实的介绍,这样方便读者来理解不同种类的漆器。本图录在按工艺分类之下又按照时代和器物形制和纹饰进行分类。这样的排序方法让读者对于不同时期同种工艺漆器的特点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并且很方便读者进行比较、研究。此外,作者陈丽华对于每件漆器的纹饰、款识、工艺都有简明扼要的介绍,并且每件器物都配有尺寸,这样能让读者更加多方面、多角度的来赏析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300件漆器精品。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3(繁体竖排版)》内容主要包括:图版、周易、中弓、互先、彭祖、释文考释、周易、中弓、互先和彭祖。
故宫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典文化。从故宫的地位、作用及其内涵看,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和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皇帝是历史的产物。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