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
著名宗教领袖、中国基督教协会原会长曹圣洁有关家世亲友、传道治学、社会活动和对外交往的综合性回顾,阐述其如何从一个受保守神学影响很深,封闭、虔诚的女孩,经过历次社会运动,提高爱国主义觉悟,最终成为中国基督教领袖的过程。口述人曾任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一位女性会长,与海内外基督教及各界人士均有交往,因此口述内容丰富,视野开阔,不仅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基督教从民国到当代的变迁,也对各历史阶段的教会生活、中外各类基督教人物、教会重要事件等多有生动的刻画剖析,补充了不少细节材料,使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更为丰富和生动。
作为“文革”后发挥了重要影响的一批知识分子的代表,葛兆光、钟叔河、周振鹤、吴思、邓晓芒、许纪霖、李辉、陈来等当代著名学人,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出发,观照历史与未来,思考个体与家国,瞻望世界与中国,对当代中国之由来与走向提供了各自的解答,赤诚之心见于言表。在这样多元的答卷中或可发现无限可能,在思想的碰撞与激荡中或能寻得醒世良方。他们的社会关怀和问题意识,也深刻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历史脉络。
1929 年 10 月 24 日,“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暴跌。美国和全球经济从此进入了漫长的大萧条。对千百万人而言,生活成了吃、穿、住的挣扎。普遍的不安全感笼罩之下,从贫民到巨富,无人幸免。
1929 年 10 月 24 日,“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暴跌。美国和全球经济从此进入了漫长的大萧条。对千百万人而言,生活成了吃、穿、住的挣扎。普遍的不安全感笼罩之下,从贫民到巨富,无人幸免。 普利策奖得主斯特兹·特克尔采访了从新政官员、商业巨子到农夫、工人等各个行业、阶层的数百人,以手资料反映了经济大萧条怎样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当年的苦日子又是如何在的咀嚼下回味无穷的。 特科尔的作品为美国建立起一部持续、宽广、自下而上的平民史,他本人更成为芝加哥城的标志和美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