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径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 波罗行纪》(又名《马可 波罗游记》、《东方闻见录》),记述了他在东方富有的国家 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可?波罗行纪》英译本的注释本以伯希和的《马可 波罗注》(Notes on Marco Polo)为精细深刻。
本书系傅秉常出任苏联大使的三年日记: 1943年,是傅秉常出使苏联的*年,日记主要记载了在苏联的见闻,1944年和1945年的日记,主要记载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的情况,也涉及国内的政治军事,以及二战后重建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关系。日记原稿由其家人珍藏,中研院近代史所曾分三册出版繁体字版,现经傅家后人授权,经过再次加工整理出版简体字版,以为治民国外交史的学者提供*手资料。 除此之外,傅日记并非限于两国关系,还描述了战时苏联民众日常生活、个人的参观访问见闻、对不同国家外交官之百态之记录,乃至个人情感,如丧母之痛和对国民政府运转失当的不满等。内容丰富,是研究民国史的重要史料。
一部北大荒的开发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军垦史。军垦人的艰辛与拼搏,汇聚成 北大仓 的硕果,凝聚成 北大荒 的精神。本书收录了一百四十余位军垦老人的口述实录,既有重大事件的历史亲历,也有日常生活的鲜活细节,更有对自身生命历程的深切感悟,反映了军垦群体在北大荒开发进程中的真实状态。让我们能够更真切地体会军垦人的经历、精神和人生态度,更多元地观察和理解那段历史,进而对我们的时代和生活有更深入的审视和思考。
1968年至1982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派出了若干采访小组,分赴全国各地,采访了140多位当年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及相关人员。这些受访者讲述了他们井冈山斗争的亲身经历及其所见所闻。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八七会议,关于湘东赣西秋收起义,关于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红军被服厂、造币厂,关于王佐家世,关于红军三十二团,关于朱德,关于红五军等。采访者将这些口述作了详细的记录,共约120万字。这些记录稿以非常可信的细节,对井冈山时期诸多历史事件作了有血有肉的补充和丰富是这些重大事件的见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特别是随着被采访者相继去世,这些资料更加弥足珍贵。
1929 年 10 月 24 日,“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暴跌。美国和全球经济从此进入了漫长的大萧条。对千百万人而言,生活成了吃、穿、住的挣扎。普遍的不安全感笼罩之下,从贫民到巨富,无人幸免。 普利策奖得主斯特兹·特克尔采访了从新政官员、商业巨子到农夫、工人等各个行业、阶层的数百人,以手资料反映了经济大萧条怎样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当年的苦日子又是如何在今天的咀嚼下回味无穷的。 特科尔的作品为美国建立起一部持续、宽广、自下而上的平民史,他本人更成为芝加哥城的标志和美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作为“文革”后发挥了重要影响的一批知识分子的代表,葛兆光、钟叔河、周振鹤、吴思、邓晓芒、许纪霖、李辉、陈来等当代著名学人,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出发,观照历史与未来,思考个体与家国,瞻望世界与中国,对当代中国之由来与走向提供了各自的解答,赤诚之心见于言表。在这样多元的答卷中或可发现无限可能,在思想的碰撞与激荡中或能寻得醒世良方。他们的社会关怀和问题意识,也深刻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历史脉络。
1929 年 10 月 24 日,“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暴跌。美国和全球经济从此进入了漫长的大萧条。对千百万人而言,生活成了吃、穿、住的挣扎。普遍的不安全感笼罩之下,从贫民到巨富,无人幸免。 普利策奖得主斯特兹·特克尔采访了从新政官员、商业巨子到农夫、工人等各个行业、阶层的数百人,以手资料反映了经济大萧条怎样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当年的苦日子又是如何在今天的咀嚼下回味无穷的。 特科尔的作品为美国建立起一部持续、宽广、自下而上的平民史,他本人更成为芝加哥城的标志和美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口述历史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学界的一个热点与亮点,主要运用的访谈手段回归了中国历史的传统,同时赋予历史以鲜活的气息。中国当代口述历史在很多领域已经崭露头角。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口述历史尚未成熟,人们对口述历史存在的忽视和误解。本书通过对当代中国口述史发展的整体反思,结合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口述历史的本质和方向问题,对口述历史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和实践口述历史、如何进行口述历史等基本问题予以探讨,进而探索较为规范的口述史操作路径,以期引起更多人对口述历史的关注与讨论。
1929 年 10 月 24 日,“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暴跌。美国和全球经济从此进入了漫长的大萧条。对千百万人而言,生活成了吃、穿、住的挣扎。普遍的不安全感笼罩之下,从贫民到巨富,无人幸免。 普利策奖得主斯特兹·特克尔采访了从新政官员、商业巨子到农夫、工人等各个行业、阶层的数百人,以手资料反映了经济大萧条怎样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当年的苦日子又是如何在的咀嚼下回味无穷的。
1929 年 10 月 24 日,“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暴跌。美国和全球经济从此进入了漫长的大萧条。对千百万人而言,生活成了吃、穿、住的挣扎。普遍的不安全感笼罩之下,从贫民到巨富,无人幸免。 普利策奖得主斯特兹·特克尔采访了从新政官员、商业巨子到农夫、工人等各个行业、阶层的数百人,以手资料反映了经济大萧条怎样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当年的苦日子又是如何在今天的咀嚼下回味无穷的。 特科尔的作品为美国建立起一部持续、宽广、自下而上的平民史,他本人更成为芝加哥城的标志和美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1929 年 10 月 24 日,“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暴跌。美国和全球经济从此进入了漫长的大萧条。对千百万人而言,生活成了吃、穿、住的挣扎。普遍的不安全感笼罩之下,从贫民到巨富,无人幸免。 普利策奖得主斯特兹·特克尔采访了从新政官员、商业巨子到农夫、工人等各个行业、阶层的数百人,以手资料反映了经济大萧条怎样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当年的苦日子又是如何在今天的咀嚼下回味无穷的。 特科尔的作品为美国建立起一部持续、宽广、自下而上的平民史,他本人更成为芝加哥城的标志和美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在地区的发展经验中,“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农复会在迁台初期就协助行政部门推动“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也带来了稳定的农村社会秩序,奠定了农村复兴的基础。 本书系对当年参与农复会工作的人士,进行口述历史访问工作,所整理而成的实录。全书对于土地改革、农会改组、农业技术创新等史实,均有详实的记录,是研究农业发展史之重要参考资料。
裴鸿恩,汉族,1943年出生于平遥城内雷家街,曾任平遥推光漆厂副厂长,被评为山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师,擅长绘雷、武术。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平遥人文轶事的收集整理工作。这本《往事不寂寞(裴鸿恩口述平遥轶事)》就是他的成果之一。从小到大,对平遥的文化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古城的人,古城的事。聆听、收集这些故事成了裴鸿恩日常生活的—部分。这些人,这些事,听过之后便难以忘记。闲暇的时候,读《往事不寂寞(裴鸿恩口述平遥轶事)》,讲述往事,乐在其中。
《老北京述闻》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立足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定位,传承发展北京“四个文化”中心建设要求而策划的一套丛书,着重从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等方面,涵盖了北京的皇城文化、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旨在通过讲述北京人文故事,提炼首都文化符号,探讨首都文化的特点与传承。全套丛书共十二卷,分别讲述了北京三千年历史文化的历史典故、人文地理、古都文脉、戏曲曲艺、风物民俗、营造史话、胡同街巷、名人故居、京城会馆、传说故事、饮食名馔、史籍志书等,内容上涵盖了北京的皇城文化、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傅秉常(1896-1965),民国时期有名外交官。曾任国民政府很后一任驻苏大使。本书系傅秉常出任苏联大使的三年日记,是研究民国史之重要史料。1943年,是傅秉常出使苏联的靠前年,日记主要记载了在苏联的见闻,1944年和1945年的日记,主要记载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的情况,也涉及靠前的政治军事,以及二战后重建靠前秩序中的大国关系。
本书以伪满洲国“首都”新京(长春)经过大量采访,从口述史的角度,并严谨对照史料,记录生活在这座城市或与这座城市有关系的人物命运的浮沉、内心的挣扎、被占领的煎熬以及他们的抗争。揭示这座中国抗日战争中被长期侵占的城市里平民生活的战争伤痕——“14年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把战争对人们精神和情感的伤害,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长春这座伪满洲国时期的“首都”第一次以人文地理写作方式进入出版业的视线。作者以对历史现场勘察和对诸多历史亲历者的走访贯穿全书主线,历史触感真实,写出了身在战争中的人,无论前方后方、军人百姓,那些撕不开、看不到的内伤,几乎无人能逃。
口述历史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学界的一个热点与亮点,主要运用的访谈手段回归了中国历史的传统,同时赋予历史以鲜活的气息。中国当代口述历史在很多领域已经崭露头角。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口述历史尚未成熟,人们对口述历史存在的忽视和误解。本书通过对当代中国口述史发展的整体反思,结合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口述历史的本质和方向问题,对口述历史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和实践口述历史、如何进行口述历史等基本问题予以探讨,进而探索较为规范的口述史操作路径,以期引起更多人对口述历史的关注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