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三卷:《会谈卷》记录了从1964年到1986年,邓小平会见外国元首和中外记者时的谈话内容,涉及中国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政策、台湾问题、香港问题、西藏问题、对毛泽dong的评价等问题。《会议卷》记录了从1938年到1987年,邓小平参加的有关会议,并对邓小平在会议中所作的重要讲话、对一些政策问题的阐述、处理民生要务的方法和态度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评析。《演讲卷》记录了从1943年到1988年邓小平的历次重要演讲。内容涉及国家建设、干部选拔、军队国防、财政、教育、党内思想等诸多方面。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怀着一份赤子之情的邓小平的一句经典。作为邓小平的女儿,毛毛的这本书真实、生动地记述了邓小平先生政治生涯乃至整个中国政治历史中一段重要和艰辛的经历。这本书记录着他对工作的执着,对子女的关爱,也体现了一代领导人的光辉风采。这部书对了解邓小平先生、研究邓小平理论和认识今天的中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毛泽东评说世界政要》的体例是:每个世界政要名下都分为传略、毛泽东评说和作者述评三个部分。“传略”是根据可靠资料由作者撰写的,力求准确、简明、具体、生动;“毛泽东评说:是从毛泽东的文章、诗词、讲话、谈话中选录的,也有少数条目出自权威人士的回忆录,每个世界政要选录若干条,多少不等,但都有可靠依据;”作者述评“则包括对世界政要本人生平业绩的叙述、分析和对毛泽东评说的阐释两项内容。
一个真实的毛泽东,充满智慧的毛泽东,不为人知的毛泽东。 走近毛泽东,学习毛泽东。 毛泽东,似乎已成为永远也谈不完的话题,尽管他逝世已近30年,尽管人和世界都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依然时常热烈的谈论他,绕有兴趣地阅读各种各样有关他的书籍。 本书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的眼光,那些不同时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秘书、军事参谋、警卫、医生、护士、机要员、管理员、炊事员、乘务员、司机、摄影记者等的眼光,引领读者,更真实、更全面、更迅速地触摸到毛泽东的内心世界,真实的再现毛泽东的工作、生活、情感。
在50次回湖南的300多个日日夜夜里,毛主席的伟大品格、优良作风、高尚风范和领袖魅力,在全省各族人民中留下了永恒记忆。他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察看工农业生产,了解工农兵学商的工作、学习、生活,会见党政军负责同志,座谈农事,处理国务,运筹大政,阐述真知。他情系家乡、关怀乡亲,深入田间地头、城市街道、工厂车间和学校,访民情、察民生,体现了一代伟人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博大胸怀。他十分关心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搞好企业技术革新,加快湖南工业发展,把湖南建设成工业省,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毛主席50次回湖南,是新中国成立后,他深入全国各地,深入人民中间,进行调查研究,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一个缩影。 《毛泽东五十次回湖南》一书,系统、生动地记录了毛主席回
梅岭2号距毛泽东生前下榻的梅岭1号仅一箭之地。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毛泽东首次南巡湖北起,以后每年都要莅临湖北。有时一年少则一次,多则数次,一次中少则数天,多则数月。1956年6月至1974年9月,美丽的东湖客舍就成为毛泽东南巡进的工作、读书、休憩之所。从而,在这里发生了一些在党史、国史上鲜为人知的有影响的大事和重大活动。 作者尽可能弄清毛泽东在东湖客舍发生的每一件大事,每一项活动以及它的来龙去脉。将毛泽东民主革命时,在东湖客舍建成前在武汉的活动,也恰如其分地穿插进去,构成毛泽东在武汉革命史的立体感。使本书史料翔实,丰富。在文笔上,笔者力图实事求是,朴实无华。
本书是第一部叙述文人毛泽东一生的传记。尽管毛泽东是位多角色的人物,“文人毛泽东”从来不脱离他的政治选择,他的方方面面的活动,既相互渗透又各有不同,但本书作者写出了毛泽东作为诗人,作为文化人一生的心路历程,以及作为政治领袖介入文坛时所挟带的春风和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