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闯琦先生编著的《蒋介石全纪录》(上下卷)有别于坊间野史式的传记小说,公正、客观、形象、完整地评述了蒋介石的一生,350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再现了这个历史关头的风云人物。其中大部分照片为首次披露。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为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为父亲编著的最重要一部著作。共分两卷,上卷《父亲与民国》(1893—1949),下卷《台湾岁月》(1949—1966)。 全书以白崇禧戎马生涯为主线,涵盖北伐、蒋桂战争、建设广西、抗日、国共内战、二二八事件后赴台宣慰……记录从1927年至1949年白崇禧前半生的军政活动,大起大落,澄清白崇禧与蒋介石、李宗仁等人分分合合的历史误区,以及1949年后在台湾十七年的交游、信仰、弈棋、狩猎等暮年活动,淡泊自适,表露白崇禧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生活点滴。 精选珍贵照片五百余幅,记录诸多历史关键时刻。其中,白崇禧作为历史上华南领兵攻入北京的第一人、最后完成北伐大业的一组影像,更是弥足珍贵。 【上卷“父亲与民国”看点】——关系北伐成败的龙潭之役,
对谭延闿,世人褒贬不一。 孙中山称他为“一时人望”;蒋介石称颂他“文武兼资”、“党国英奇”;胡汉民赞赏他“休休有容”、“和气中正”,誉以“药中甘草”;于右任称他为“民国一完人”。青年曾称之为“乡邦英俊”,几十年后,仍评价他是“一个聪明的官僚”。 这与其幕僚谢奄对他的评价非常吻合:“谭祖庵出身科第,而无科第骄人之习;身为贵公子,而无裘马轻肥之狂;是名士而无白眼看人之习;是六朝人而无稽元之疏放;有谢安救世之怀,而不狎东山之妓;有曾左匡济之心,而不学其硬干。然则祖庵果为何等人乎?则答之曰:祖庵为一个诗书涵养之雅人,为一个审时度势之政治家。总而言之,可以称之为一个绝顶聪明人。”
翔实生动地记录了蒋介石从出生到病逝的整个人生历程。再现了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及台湾 *家庭 生活、工作、娱乐的实情,其晚辈目前各自的境遇等。在中国现代史上,对中国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人物很多,蒋介石是其中之一;在中国现代史上,受到各界长期关注的人物很多,蒋介石是其中之一;在中国现代史上,引起两极评价的人很多,蒋介石是其中之一。观其一生演绎出了多少成败荣辱、多少人生感叹!
周恩来自述:十二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我从事于革命事业,正如中国一般知识分子一样,经过了从封建家庭转到受西方学校教育,然后变成社会主义者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个置生死于度外的领袖,一个擅长谈判艺术的政治家,一个享誉国际舞台的外交家,一个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总理。
《抗战中的蒋介石》一书初稿,完成于十余年前。其以纪实体裁的笔调,描述了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重要人物之一的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历、思想与他的行为。该书稿几经修改,直至近年来,随着蒋介石历史研究及其资料发掘工作的不断进展,特别是保存在美国斯坦福胡佛研究院档案馆的蒋介石日记开放以后,又补充了其中部分第一手的日记资料,内容得以充实丰富。 《抗战中的蒋介石》以档案资料为依据,参考了前人有关蒋介石的研究成果,尊重历史,杜绝虚构,凡书内容中有所描述之情节,均有历史事实为依据,仅以纪实题材增加其可读性。主要内容包括:牺牲已到最后关头、诱敌南下、熬过难关、鲁南大捷、蒋介石“唯一的欧洲朋友”、保卫大武汉、背后的暗战、抗战杂音、发生在相持阶段、“盟军统帅”、国事家事乱如麻、最后的战争
本套丛书共16册,10卷,包括《领袖卷》、《先驱卷》、《英烈与模范卷》、《军事卷》、《民运卷》、《隐蔽战线卷》、《政治经济建设卷》、《科教卷》、《文化卷》、《统战与国际友人卷》。
张太雷,1898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 ,是我们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他是第一个被派往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的使者。1927 年12 月12 日 ,他在广州起义战斗中被敌人枪击身亡,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献出了29 岁年轻的生命。2009年9月10日,张太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张太雷画传》系天津大学张太雷研究中心主持的为纪念张太雷诞辰120周年而编辑的一本文献画册,将用400张图片、5万字的篇幅展示张太雷革命的光辉一生。